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872008)

作品数:5 被引量:69H指数:5
相关作者:邓胜徽卢远征付国斌商平杨小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生物学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植物
  • 5篇盆地
  • 3篇早白垩世
  • 3篇植物化石
  • 3篇植物群
  • 3篇化石
  • 3篇白垩世
  • 2篇中侏罗世
  • 2篇侏罗世
  • 2篇酒泉盆地
  • 2篇古气候
  • 1篇地质时代
  • 1篇新疆吐哈盆地
  • 1篇杉科
  • 1篇石炭
  • 1篇石炭纪
  • 1篇松柏纲
  • 1篇苏铁纲
  • 1篇吐哈盆地
  • 1篇起源点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作者

  • 6篇邓胜徽
  • 2篇卢远征
  • 2篇孙克勤
  • 1篇袁生虎
  • 1篇杨小菊
  • 1篇刘永昌
  • 1篇商平
  • 1篇郭彦如
  • 1篇付国斌

传媒

  • 2篇古生物学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199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内蒙古西部雅布赖盆地中侏罗世晚期植物群被引量:8
2004年
首次报道产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阿拉善右旗雅布赖盆地红柳沟剖面中侏罗统新河组的 7属 1 2种植物化石 ,主要由真蕨纲和苏铁纲组成。真蕨纲有Gleichenites,Coniopteris和Cladophlebis等 ,苏铁纲有丰富的Otoza mites和Nilssonia ,Nilssoniopteris等。地质时代为中侏罗世中晚期 ,大致为巴通期到卡洛维期。
邓胜徽刘永昌袁生虎
关键词:植物化石中侏罗世苏铁纲
内蒙古平庄-元宝山盆地早白垩世元宝山组植物群落生态及古气候
本文对内蒙古平庄-元宝山盆地群早白垩世元宝山组植物群落的古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合元宝山组的沉积环境和植物化石的埋藏特点,将该植物群分为湿地(沼泽)植物群落和低地植物群落.对植物群落的组成进行了分析,认为该植物群落生活在...
商平邓胜徽孙克勤郭彦如
关键词:植物群古生态古气候
文献传递
甘肃酒泉盆地早白垩世植物化石及其古气候意义被引量:27
2008年
首次较系统报道了产于甘肃酒泉盆地下白垩统的植物化石,分为两个植物组合。Athrotaxites-Solenites组合产于赤金堡组上段,有Solenites luanpingensis Wang,Pityocladus cf.i waianus(ishi)Chow,Pityocladus sp.,Athrotaxites berryi Bell等,时代大致为早白垩世早期,反映潮湿或半干旱半潮湿气候。Brachyphyllum-Pseudofrenelopsis组合见于中沟组上部,包括Sphenopterissp.,Pseudofrenelopsis dalatzensis(Chowet Tsao)Cao ex Zhou,Cupressinocladus elegans(Chow)Chow,Cupressinocladus sp.,Pagiophyllumyumenense sp.nov.,Pagiophyllumcompressum sp.nov.,Pagiophyllum sp.,Brachyphyllumningshiaense Chow et Tsao,Brachyphyllumobtusum Chow et Tsao,Elatocladus sp.,Podozamites sp.,Carpolithus sp.等12种,时代为Aptian-Albian期,反映干旱型气候。
邓胜徽卢远征
关键词:早白垩世植物化石古气候
新疆吐哈盆地中侏罗世植物化石被引量:22
1999年
研究记录了新疆吐哈盆地三道岭煤田西山窑组的 4 3属 86种植物化石。该植物化石组合以真蕨和银杏类最为繁盛 ,苏铁类和松柏类较发育 ,楔叶类较少 ,另有少量苔藓类和石松类。真蕨类又以蚌壳类占优势 ,出现大量中侏罗世分子 ,属于中国北方温带植物地理区 Coniopteris—Phoenicopsis植物群的典型组合 。
商平付国斌侯全政邓胜徽
关键词:吐哈盆地地质时代中侏罗世
甘肃酒泉盆地下白垩统Pseudofrenelopsis(掌鳞杉科)的发现及其意义(英文)被引量:15
2005年
记述甘肃酒泉盆地早白垩世地层中发现的两种掌鳞杉科植物化石Pseudofrenelopsis dalatzensis(ChowetTsao,1977)Cao ex Zhou和P.gansuensissp.nov.。其中,归入P.dalatzensis的标本无论是小枝形态还是表皮构造都与产于吉林延吉盆地大砬子组的模式标本一致。定为新种的标本小枝较粗,可能只有一枚叶;节间角质层厚25—30μm,表面没有乳突和表皮毛,气孔器和表皮细胞均规则成行排列;气孔器圆形或椭圆形,较大,整体下陷。副卫细胞通常5—7个,少数可达8—9个。保卫细胞仅部分保存。已发现的Pseudofrenelopsis均分布于北半球,时代限于早白垩世,且多为早白垩世晚期,其中P.dalatzensis在模式标本产地与丰富的被子植物共生,应为早白垩世Aptian到Albian期。该种在酒泉盆地中沟组的出现说明该组的时代最高可到Aptian或Albian期。已有资料还表明,Pseudofrenelopsis主要生活于有季节变化、盐度较高或较干旱的环境中,这与酒泉盆地早白垩世沉积物和其他门类的化石所指示的环境特征相符合。
邓胜徽杨小菊卢远征
关键词:松柏纲早白垩世酒泉盆地下白垩统杉科模式标本
华夏植物群起源中心的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贺兰山一带石炭纪、二叠纪地层发育 ,晚石炭世早期至二叠纪的地层连续出露 ,其中富含植物化石 ,特别是晚石炭世纳缪尔 B— C期的红土洼组含丰富的早期华夏植物群分子。笔者多年来的研究表明 ,在此连续剖面上 ,植物化石反映出植物群的演化趋势颇为明显 ,构成石炭纪和二叠纪植物群较为连续的演化序列。植物群中含有大量的华夏型分子 ,属典型的华夏植物群。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呼鲁斯太剖面晚石炭世早期红土洼组是迄今为止含华夏植物群的最有代表性层位 ,所含植物化石是目前已记载的最为丰富的晚石炭世早期华夏型植物组合 ,因此笔者认为贺兰山一带可视为华夏植物群的起源中心。
孙克勤邓胜徽
关键词:华夏植物群石炭纪二叠纪起源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