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2004BS06019)
- 作品数:3 被引量:72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勇王万磊王光纪祥龙周海波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小麦互益素对麦长管蚜及其天敌的影响被引量:7
- 2008年
- 研究了在田间使用小麦互益素——水杨酸甲酯和6-甲基-5-庚烯-2-酮对麦长管蚜及其主要天敌——异色瓢虫和燕麦蚜茧蜂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互益素虽然没有明显改变麦长管蚜的田间种群变动趋势,但显著降低了麦长管蚜的种群数量.使用小麦互益素能够恶化麦长管蚜的生存环境,使有翅蚜数量明显增加.尽管小麦互益素使天敌物种丰富度有所下降,天敌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下降,但燕麦蚜茧蜂、异色瓢虫等优势天敌的种群数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因此,田间使用小麦互益素对控制麦长管蚜的危害具有重要作用.
- 马向真王万磊鹿金秋刘勇
- 关键词:麦长管蚜天敌种群动态群落结构
- 不同小麦品种(系)叶片表面蜡质对两种麦蚜取食的影响被引量:25
- 2007年
- 采用气质联用(GC-MS)和生物测定法,探讨了不同小麦品种(系)叶片表面蜡质对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取食的影响.结果表明:SN80、SN18和ZM12叶片表面蜡质对2种蚜虫取食具有刺激作用,而SN87叶片表面蜡质无刺激作用.对4种小麦材料叶片表面蜡质进行GC-MS分析发现,其表面蜡质化学组分有所不同,但主要组分均为长链烷烃,其它组分包括7-十四碳烯、8-十五烷酮、十四烷酸乙酯和十六烷酸乙酯等.生物测定结果表明:长链烷烃(>C17)、7-十四碳烯及8-十五烷酮对两种蚜虫取食具有显著的刺激作用;而乙基柠檬酸、十四烷酸乙酯和十六烷酸乙酯对麦长管蚜取食无刺激作用;十四烷酸乙酯和十六烷酸乙酯对禾谷缢管蚜取食也无刺激作用.
- 刘勇陈巨莲程登发
- 关键词: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小麦
- 小麦间作大蒜或油菜对麦长管蚜及其主要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被引量:46
- 2008年
- 麦长管蚜是我国冬小麦产区的重要害虫.试验探索了不同间作方式对麦长管蚜及其主要天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调查期内,麦-油(油菜)间作田和麦-蒜(大蒜)间作田中麦长管蚜无翅蚜的种群密度多显著低于单作田;麦-油间作田中有较高的瓢虫种群密度和瓢蚜比;5月2日前,麦-油间作田中蚜茧蜂的种群密度高于单作田和麦-蒜间作田;5月5日后,麦-油间作田的僵蚜率和蜂/蚜比也显著高于单作田和麦-蒜间作田;麦-蒜间作田有翅蚜的种群数量较高,但瓢虫和蚜茧蜂的种群数量无明显变化.麦-油间作和麦-蒜间作均能对麦田中麦长管蚜起到较好的控制作用.
- 王万磊刘勇纪祥龙王光周海波
- 关键词:间作麦长管蚜天敌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