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4054)

作品数:13 被引量:84H指数:6
相关作者:胡德夫葛兴芳刘树强吉晟男王毅花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局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生物学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普氏野马
  • 3篇圈养
  • 3篇类固醇
  • 2篇大熊猫
  • 2篇激素
  • 2篇粪便
  • 2篇粪样
  • 1篇动物
  • 1篇行为时间分配
  • 1篇养殖
  • 1篇养殖业
  • 1篇养殖业发展
  • 1篇野生动物
  • 1篇应激
  • 1篇应激状态
  • 1篇孕期
  • 1篇孕酮
  • 1篇增殖
  • 1篇增殖细胞
  • 1篇增殖细胞核

机构

  • 12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国家林业局
  • 2篇陕西省动物研...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北京动物园
  • 1篇阿勒泰地区林...
  • 1篇北京自然博物...

作者

  • 11篇胡德夫
  • 5篇葛兴芳
  • 4篇吉晟男
  • 3篇郎冬梅
  • 3篇杨亮亮
  • 3篇王毅花
  • 3篇刘树强
  • 2篇唐勇清
  • 2篇卫宁
  • 2篇王伯君
  • 2篇黄祥云
  • 2篇刘文华
  • 2篇张文博
  • 2篇何岚
  • 2篇王文霞
  • 1篇张志翔
  • 1篇邹青
  • 1篇邓怀庆
  • 1篇黄英
  • 1篇李凯

传媒

  • 7篇四川动物
  • 2篇动物学杂志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特产研究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第三届中国西...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鸡胚发育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在法氏囊的表达
2011年
法氏囊是鸟类特有的器官,是B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本研究分析了鸡胚早期发育过程的中法氏囊形态变化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变化。结果表明鸡胚6.5d(E6.5)时,法氏囊开始出现在鸡胚泄殖腔的最深处,从最开始E6.5的一些小的囊泡发育成E8的一个大腔,E8~E10,法氏囊继续发育。从E11开始,法氏囊开始出现一些小的皱褶,E11~E18,这些小的皱褶逐渐变得清晰,并贯穿整个法氏囊。在E9时,法氏囊轮廓形成,可以发现在表皮层和基膜层PCNA有着广泛的表达。统计分析表明表皮层的PCNA阳性率在100%左右,在整个发育早期几乎没有变化;而基层的阳性率随着胚胎的发育逐渐下降,在E9、E10、E11、E12、E14和E18表达率分别是97%、93%、71%、55%、56%和20%。
袁源刘树强
关键词:法氏囊发育组织化学PCNA
发情周期圈养雌性林麝粪样孕酮的变化被引量:6
2011年
本试验运用非损伤的取样方法,结合行为观察,通过酶联免疫法对雌性成年圈养林麝在分娩以后发情期粪便中的孕酮进行了测定,在此期间每2天采集粪样1次。结果显示,用酶联免疫法对林麝粪样中孕酮含量的分析来区别其发情周期中的黄体期和黄体间期是可行的。行为上的发情也是与其粪样中孕酮较低的含量相一致的。通过对5只林麝发情周期粪样孕酮含量的分析结果得出,林麝为季节性多发情动物,平均发情周期(n=10)是21.94d±1.2d。
郎冬梅胡德夫邹青王毅花
关键词:发情周期
圈养普氏野马夏季高温期昼间活动时间分配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2011至2012年的7~8月,在新疆野马繁育中心采用全事件取样法和目标动物取样法相结合,研究了圈养普氏野马不同组间夏季昼间的主要行为。结果表明,圈养普氏野马在不同高温应激条件下的主要行为存在一定差异,符合动物正常的生物学特性,经双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检验,得出不同组间在采食行为时间分配上,带驹雌马显著高于其他组群(F3,68=131.144,P=0.000),而幼驹显著低于其他组群(F3,68=131.144,P=0.000);在饮水行为时间分配上,带驹雌马低于其他组群,且与雌马的差异达显著水平(F3,68=1.825,P=0.049);在站醒行为时间分配上,带驹雌马显著低于其他组群(F3,68=41.438,P=0.000;P=0.010),而幼驹显著高于其他组群(F3,68=41.438,P=0.000);在休息行为时间分配上,幼驹高于其他组群,且与雄马(F3,68=7.068,P=0.040)、带驹雌马(F3,68=7.068,P=0.006)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在运动行为时间分配上,雄马显著高于(F3,68=24.781,P=0.021;P=0.000)而带驹雌马显著低于(F3,68=24.781,P=0.000;P=0.003)其他组群;在修饰行为时间分配上,雌马显著高于其他组群(F2,51=14.967,P=0.017;P=0.001);在其他行为时间分配上,幼驹显著高于(F3,68=217.107,P=0.000)而雌马则显著低于(F3,68=217.107,P=0.000)其他组群。总体上,圈养普氏野马在高温季节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行为应答,建议针对新疆夏季高温期,对野马分组分圈进行管护,防止出现由高温造成的意外伤害。同时,行为观测的研究方法可作为监测普氏野马夏季高温期生存状况的有效工具,为人工管护提供科学依据。
吉晟男杨亮亮葛兴芳王伯君张文博曹杰张颜豹胡德夫
关键词:普氏野马圈养夏季高温期
放归初期普氏野马家族群的变更及其管护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本研究以我国放归野化的普氏野马家族群为观测对象,在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系统研究了该物种家族群变更的类型及其频次。结果表明,普氏野马家族群的变更类型有5种:1)头马更替、2)群体分裂、3)群体合并、4)家族群间个体变换、5)亚成体离群。头马更替和群体分裂主要发生于6~7月份,分别占该类变更总数的50%和66%;群体合并主要发生于6月、8月,占66%;家族群间个体变换主要发生于7月、10月和11月,占89%;亚成体离群主要发生于4月和5月,占75%。普氏野马家族群变更是该物种生物学特性与放归地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依据本研究结果,作者提出了调整放归野马群体的年龄结构,改善放归地水源空间配置,进而维护放归普氏野马家族群的稳定性的管护措施。
黄祥云吉晟男张永军曹杰初红军李凯胡德夫
关键词:管护
我国麝养殖种群现状及其养殖业发展的分析被引量:33
2012年
我国麝养殖是解决麝类野生种群保护和中医药麝香来源的关键环节,是极为重要的野生动物养殖业。通过调查得出,截至2011年全国养殖麝已达8400余头,主要分布于四川、陕西等省份;养殖麝种群雄雌比率为1∶0.97,成幼比率为1∶0.53,表明养殖麝种群处于快速增长状态,种群结构基本合理。结合目前麝养殖业资料的调查,分析了养殖规模、养殖技术、种源管理、产业政策对麝养殖产业发展的作用并提出提升麝养殖业发展的对策。
李林海黄祥云刘刚王文霞卫宁刘燕胡德夫梦梦
关键词:养殖业
大熊猫尿液类固醇激素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3
2012年
概述了大熊猫尿液样本采集和保存方法,系统总结了大熊猫尿液类固醇激素的提取方法、测定方法以及大熊猫尿液类固醇激素在应激反应监测、发情期监测及最佳配种时间选择、雌性卵巢功能和妊娠监测、雄性繁殖力评估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结合前人的研究工作,对大熊猫尿液类固醇激素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于小杰胡德夫吉晟男葛兴芳唐勇清金学林
关键词:类固醇激素尿液大熊猫
圈养东北虎不同年龄组粪便中类固醇激素含量的变化研究
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是我国Ⅰ级重点保护动物,其生存状态一直是保护生物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主要采用非损伤性取样方法(noninvasive sampling)及酶联免疫...
吴琼吴建平
文献传递
圈养普氏野马繁殖期的昼间行为时间分配被引量:4
2014年
2011年4月-8月,在新疆野马繁育中心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研究了圈养普氏野马(Equus ferus przewalskii)繁殖期昼间行为时间分配。结果表明:(1) 雌雄普氏野马繁殖期采食、饮水和站立行为差异不显著(P〉0.05),而休息、运动、修饰和其他行为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 〈0.05)。其中,雄马的休息时间、修饰时间显著低于雌马,运动时间和其他行为时间显著高于雌马。(2) 雌雄个体繁殖期除运动、修饰和其他行为节律存在显著差异外(P 〈0.05),其余行为节律则表现出一定的同步性。(3) 雌雄野马繁殖期内昼间交配次数比较少,且同一家族群内雌马各自参与交配的日期基本不会重叠,同一天内,雄马与群内两匹以上雌马均有交配的现象十分罕见。
吉晟男杨亮亮葛兴芳王伯君张文博曹杰王振彪胡德夫
关键词:普氏野马圈养繁殖期
非孕期圈养林麝粪样皮质醇激素变化及其指示作用被引量:9
2012年
于2010年4月底至9月中旬采集了陕西凤县圈养林麝的新鲜粪样,运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了林麝非孕期的粪样皮质醇含量,探查林麝的应激生理状态。结果表明:圈养雌性林麝非孕期应激生理状态可以分为4个阶段(幼仔卧巢哺乳期、幼仔出巢哺乳期、幼仔单独饲养期、雌麝进入发情期),其中,雌麝于产后的幼仔卧巢哺乳期处于较高的应激生理状态(产后第2~4周),而雌麝与幼麝分离期处于较低的应激生理状态(产后第13~15周);与此对应,单独饲养且与育幼无关的雄麝仅于饲料更换阶段(5月份)表现出一定的应激生理水平增高。分析得出,非孕期圈养林麝粪样皮质醇水平变化与重要的时间相联系,是导致应激生理状态变化的主导因素。认为圈养林麝非孕期应以雌麝的管护为主,尤其处于较高水平的第1阶段,是育幼雌麝饲喂和管护的敏感时期。
郎冬梅刘文华王毅花唐勇清何岚刘树强胡德夫
关键词:非孕期
圈养林麝粪便类固醇激素保存时效性研究被引量:17
2011年
用非损伤性采样方法对圈养林麝在三个条件:1)未处理,2)90%甲醇,3)0.9%抗生素,15个时间梯度下(20℃)的粪便中类固醇激素及其代谢物的保存时间及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林麝粪便在室温下(20℃),孕酮及其代谢物48h有明显的上升趋势;雌二醇、睾酮和皮质醇及其代谢物在18h均出现显著变化;对比抗生素保存,用甲醇保存是一种较好的保存林麝粪便类固醇激素的方法;然而不同激素用甲醇保存的时间不同,孕酮不宜超过1个月,皮质醇不宜超过半个月,睾酮则不宜超过10天,而雌二醇可以保存2个月之久。
郎冬梅刘文华胡德夫王毅花葛兴芳
关键词:林麝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