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78031)

作品数:30 被引量:310H指数:10
相关作者:陈静云周长红王哲人刘佳音乔英娟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5篇沥青
  • 11篇混合料
  • 10篇路面
  • 7篇沥青混合
  • 7篇沥青混合料
  • 7篇沥青路
  • 7篇沥青路面
  • 5篇再生沥青
  • 4篇道路工程
  • 4篇应力
  • 4篇有限元
  • 4篇路工
  • 3篇性能研究
  • 3篇粘弹性
  • 3篇蠕变
  • 3篇黏弹性
  • 3篇荷载
  • 3篇泊松比
  • 3篇车辙
  • 2篇迭代

机构

  • 28篇大连理工大学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交通部公路科...
  • 1篇杭州科技职业...
  • 1篇沈阳工业大学
  • 1篇辽宁省交通科...
  • 1篇交通运输部
  • 1篇重庆水利电力...
  • 1篇天津市公路管...

作者

  • 28篇陈静云
  • 7篇周长红
  • 6篇王哲人
  • 6篇刘佳音
  • 4篇乔英娟
  • 4篇李玉华
  • 4篇王维营
  • 3篇赵延庆
  • 3篇徐辉
  • 2篇张岩
  • 2篇丁银萍
  • 2篇许斌
  • 1篇邱隆亮
  • 1篇张磊
  • 1篇马强
  • 1篇王峻
  • 1篇马春燕
  • 1篇徐光辉
  • 1篇焦晓磊
  • 1篇鲁丽华

传媒

  • 5篇沈阳建筑大学...
  • 3篇东南大学学报...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中外公路
  • 2篇沈阳工业大学...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公路工程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建筑材料学报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Journa...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BBR与FT-IR的沥青胶结料低温性能与抗老化能力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为了评价几类沥青胶结料的低温性能和抗老化能力,分别对3种具有代表性的沥青胶结料(基质90#沥青、SBS改性沥青和A型温拌沥青)进行了旋转薄膜烘箱老化(RTFO)和压力老化(PAV)试验。并对老化后的胶结料进行了低温弯曲梁流变仪试验(BBR)和傅里叶红外光谱试验(FT-IR)。试验结果表明:沥青的老化对低温性能有直接的影响,而且温度的降低使这种影响更加显著。BBR试验从不同角度分析验证了SBS改性沥青具有相对最优的低温性能,而温拌沥青则相对较差。长期老化沥青FT-IR试验结论与BBR试验规律具有一致性,证明了微观层面揭示的分子官能团的变化规律与宏观层面显现的低温性能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陈静云王维营孙依人刘佳音许斌
关键词:沥青胶结料BBRFT-IR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车辙变形的非线性有限元模拟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对混凝土梁桥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的车辙问题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模拟计算与分析。采用时间硬化的蠕变模型,考虑横向加载位置对车辙深度的影响,着重研究了车辙发展的历史,分析了构成车辙的主要因素。认为横向加载位置对车辙影响不大;车辙早期以沥青混凝土压密为主,后期则以水平流动变形为主;它主要发生在沥青铺装下面层,与竖向蠕变应变有良好的相关关系。
张磊陈静云
关键词:桥面铺装车辙有限元蠕变
SBS改性沥青老化与再生机理的红外光谱被引量:42
2012年
目的探索沥青老化的过程和再生剂的作用原理,为高等级路面的养护和维修决策分析提供帮助.方法将SBS改性沥青经自然老化、人工老化和再生后,并通过对这几种沥青的红外光谱分析,从微观官能团的角度探索沥青老化的过程和再生剂的作用原理.结果从宏观层面看SBS改性沥青老化5 h后针入度和延度下降了64%和82%,添加3%再生剂能提高老化沥青针入度50%左右,延度100%以上并且有效降低软化点和黏度.从微观层面验证了氧化和聚合是沥青老化的主要原因,客观地评价了再生剂对调整沥青组分的贡献.结论表明SBS改性沥青老化过程主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再生过程既是进行组分调节的过程,也是实现新的化学平衡的过程,改性沥青红外光谱分析结论对于解释其老化与再生机理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陈静云邱隆亮
关键词:红外光谱老化沥青再生沥青
基于料堆试验的沥青混合料离析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为了分析沥青混合料的离析特性,首先提出一个利用各矿料组分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异系数组合而成的离析指标,然后通过料堆试验分别对AC型和SMA型沥青混合料的5种不同级配进行试验,既验证了此指标的可靠性,同时也获得了骨料级配、沥青用量以及温度等因素对这2种沥青混合料离析程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SMA相对于AC型沥青混合料有较强的抗离析性能;对于同一种混合料,温度的影响作用非常小,而沥青用量的影响则远远大于温度的影响,并与离析指标近似成线性关系.
陈静云丁银萍周长红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离析影响因素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chemical property analysis of RWMA binders with 100% artificial reclaimed asphalt被引量:2
2017年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chemical property analysis of the recycled warm mix asphalt (RWMA) binders containing 100% artificial reclaimed asphalt ( RA) are presented, and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different percentages of the rejuvenator and warm mix additive (WMA) additives on RWMA binders are analyzed through laboratory tests. Three types of WMA additives ad one commercial rejuvenator named GST were selected to restore the artificial RA. The laboratory performace tests including the penetration test, softening test ad rotary, viscosity (RV) test were carried out. In addition, the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test was performed to explore the chemical property of RWMA binders. The results of the performance tests indicate that the rejuvenator GST has the ability to restore the artificial RA; choosing the optimum content of WMA additives and rejuvenator is the key to restoring 100% artificial RA, since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them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basic laboratory performance of RWMA binders. The FTIR tests show that the process of recycling mainly adjusts the chemical component of aged asphalt and no remarkable change is observed in the FTI1R spectra of RWMA binders in terms of chemical functional groups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WMA additives.
陈静云王维营孙依人刘佳音许斌
沥青混合料蠕变试验数据处理与粘弹性计算被引量:56
2007年
为了获得沥青混合料粘弹性本构关系,并利用这种本构关系进行各种数值计算,结合贯入试验中采集到的蠕变数据,采用Matlab软件对蠕变柔量进行拟合,得到了由广义Maxwell模型和Burgers模型表示的粘弹性参数;针对ANSYS有限元软件的计算要求,推导了将其转化为Prony级数形式的计算公式.通过实例计算表明:四参数Burgers模型和六参数Maxwell模型的拟合相对误差分别小于0.7%和1.3%,利用Prony级数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与理论解误差不大于0.001%.Burgers模型比广义Maxwell模型更能准确表达沥青混合料的本构关系;Prony级数的转化公式方法简单,计算精确.
陈静云周长红王哲人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蠕变试验粘弹性ANSYS
混合料配合比矿料组成理论级配设计的迭代法被引量:3
2006年
为解决正规方程法进行混合料配合比矿料组成设计时出现负数解及混合料级配超出理论界限范围的问题,采用迭代算法,先按正规方程法计算矿料组成比例系数,将得到的混合料级配作为目标级配初始值,对超出理论级配上限或下限的目标级配值强制调整为相应的界限值,当组成比例系数为负数时则取消对应的矿料,根据修正后的目标级配再利用正规方程法计算新的矿料组成比例系数,并得到新的混合料级配及新的目标级配,经过迭代计算得到完全满足理论设计级配范围要求的解。迭代法原理简单明了、结果收敛稳定、应用方便,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性。
李玉华陈静云
关键词:混合料配合比迭代算法
沥青混合料板式试件的疲劳开裂规律被引量:1
2013年
基于沥青路面分析仪疲劳试验,通过调整试件的宽跨比来增强试件尺寸对路面结构的代表性,研究沥青混合料板式试件的疲劳开裂规律.制备原状、短期老化和长期老化3种板式试件,用往复移动的试验轮加载,使对边简支的板式试件内产生双向弯拉应力,测量疲劳过程中的挠度变化,观察裂缝开展过程,测定试件破坏时的疲劳寿命.板式试件疲劳试验显示了具有初始局部缺陷的有限宽度板在双向弯拉应力下的开裂过程.板底裂缝既呈现出从下至上的垂直扩展,又在板底水平方向呈现出长度的增加.板式试件的裂缝发展、裂缝形态及挠度变化均有别于梁式试件.
陈静云刘佳音李玉华周长红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疲劳开裂
加速加载条件下沥青路面结构动力响应被引量:5
2014年
为深入了解交通荷载作用下不同沥青路面的行为特征,通过MLS66加速加载设备模拟实际车辆作用,实测了半刚性基层结构与倒装结构路面的3个方向动态响应,研究了正载与偏载时面层与基层底部的应变响应规律。实测应变显示:半刚性路面中基层底部拉应变大于面层。倒装结构面层底部弯拉应变大于半刚性路面,对荷载作用次数更加敏感。倒装结构中最大拉应变出现在面层底部纵向,疲劳开裂首先在横向出现。2种结构的面层应变响应均体现了沥青混合料的黏弹性特征。不同轴载下应变测值表明,考虑超载车辆对路面结构作用时,应选用接地压力作为参数进行计算。基于MLS66的路面结构动力响应研究,为理解不同路面结构的破坏现象提供了帮助。
陈静云刘佳音刘云全周长红
关键词:沥青路面加速加载倒装结构
沥青路面剪应力粘弹性响应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对典型沥青路面结构建立了粘弹性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半正弦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内剪应力粘弹性响应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温度、深度等因素对剪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半正弦荷载作用的末期,路面结构承受的剪应力由正向变为反向,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承受正向和反向剪应力的重复作用,剪应力和剪应变随深度先增加后减小.在同一深度,剪应力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剪应变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赵延庆周长红陈静云
关键词:剪应力分布循环荷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