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3SJB890012)
-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4
- 相关作者:孙国友顾齐洲陈磊宋燕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体育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从“教体结合”到“教体融合”: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新模式被引量:8
- 2016年
- "教体融合"在主体、管理模式以及运行机制上区别于"教体结合"。"教体融合"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目标的长远性,有利于强化人才培养主体的协调性,有利于体现人才培养对象的多元性,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过程的科学性。从"体教结合"发展到"教体融合",是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新模式。因为,"教体融合"不仅是体育教育领域实现"中国梦",实现我国竞技体育科学发展的需求,而且是内化竞技体育强国的成功经验,突破"教体结合"体制性障碍的需要。我们应积极探索"教体融合"的有效路径,形成具有自身教育特色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机制。
- 孙国友顾齐洲
- 关键词:教育系统体育系统
- 我国“体教结合”研究进展与反思被引量:4
- 2016年
- "体教结合"是以"以人为本"作为思想基础,以人的和谐发展作为基础和实现目标的手段,是教育体系与竞技体育培养体系实现高层次结合的一种尝试,是我国新时期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模式的创新,对我国体育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就我国"体教结合"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相关问题进行反思,提出我国"体教结合"的发展路径,旨在为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 顾齐洲孙国友
- 关键词:新中国
- 我国高校“教体融合”之可能性及其瓶颈被引量:9
- 2016年
- "教体融合"是以"以人为本"作为思想基础,以人的和谐发展作为基础和实现目标的手段,是教育体系与竞技体育培养体系实现高层次融合的一种尝试,是我国新时期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模式的创新,它对我国体育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辨析"教体融合"与"教体结合"二者本质差异的基础上,从政府体育行政职能的转变、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以及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高校实行"教体融合"提供了可能性。结合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剖析现阶段高校实行"教体融合"存在着观念落后、组织封闭、资源缺乏、训练模式刻板、管理体制僵化等瓶颈问题,为探索有效的"教体融合"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 孙国友顾齐洲
- 关键词:教育系统体育系统
- 近代中国体育学科的发展——基于学科规训理论视野的考察被引量:2
- 2014年
-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基于学科规训理论来考察近代中国体育学科的发展过程。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是在癸卯学制中确立的,但是体育学科的建立却是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制度化过程。体育学科专业训练和研究的制度化实现了体育的学科规训、制度化的体育学科体系建立起来。在体育学科规训的过程中,控制学科知识和实践的权力伴随着学科知识系统的发展和完善实现了从领域外向领域内的转移。
- 陈磊宋燕
- 关键词:体育学科规训
- 我国高校“教体融合”长效机制构建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和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上逐渐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教体融合"这一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人们的关注。高校作为优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有必要积极创新,从观念创新、组织合作、资源整合、协同管理、学训融合等方面探索有效的实践策略,构建长效融合机制,以期应对"教体融合"瓶颈问题,并推进体育竞技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及高校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
- 孙国友顾齐洲
- 关键词:竞技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