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554)

作品数:23 被引量:115H指数:7
相关作者:孙保存张诗武张丹芳赵秀兰郭华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肿瘤医院武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血管
  • 10篇血管生成
  • 10篇黑色素
  • 10篇黑色素瘤
  • 8篇肿瘤
  • 8篇细胞
  • 7篇血管生成拟态
  • 6篇蛋白
  • 5篇蛋白酶
  • 5篇内皮
  • 5篇金属蛋白
  • 5篇金属蛋白酶
  • 5篇基质
  • 5篇基质金属
  • 5篇基质金属蛋白...
  • 4篇多西环素
  • 3篇抑素
  • 3篇酶类
  • 3篇内皮抑素
  • 3篇恶性

机构

  • 17篇天津医科大学
  • 6篇天津市肿瘤医...
  • 2篇武警医学院
  • 2篇天津市环湖医...
  • 1篇天津市中心妇...
  • 1篇江苏先声药物...

作者

  • 21篇孙保存
  • 15篇张诗武
  • 14篇张丹芳
  • 10篇赵秀兰
  • 8篇郭华
  • 5篇齐丽莎
  • 4篇戚红
  • 4篇刘志勇
  • 2篇倪春生
  • 2篇张文治
  • 2篇谷彦军
  • 2篇刘岩雪
  • 2篇郄硕
  • 1篇宋立新
  • 1篇王刚
  • 1篇古强
  • 1篇张利华
  • 1篇刘易欣
  • 1篇李岩
  • 1篇殷晓进

传媒

  • 6篇中国肿瘤临床
  • 4篇国际肿瘤学杂...
  • 3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武警医学院学...
  • 1篇Chines...
  • 1篇国际病理科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5篇2008
  • 8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肿瘤局部组织微环境变化在恶性肿瘤演进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刘燕青宋立新王刚孙保存
关键词:恶性肿瘤演进
上皮-间充质转变在肿瘤学中的研究进展
2007年
上皮-间充质转变(EMT)是胚胎细胞在发育过程中重要的生物学行为,这一现象在肿瘤的形成与演进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肿瘤细胞EMT的研究对深入揭示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及去分化等生物学特性、信号转导机制及寻找抗肿瘤治疗靶点奠定了基础。
孙涛(综述)孙保存(审校)
关键词:上皮细胞间质干细胞肿瘤表型
细胞自噬及其在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6年
细胞自噬性死亡是一种非凋亡性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其特征是在垂死细胞中利用自噬小体对细胞内容物进行降解。现对自噬的病理形态特征、生化改变、发生机制、分子调控、与凋亡的联系进行综述,以利于加深对细胞死亡方式的进一步认识,并介绍自噬在肿瘤发生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齐丽莎孙保存
关键词:细胞死亡肿瘤
黑色素瘤组织内三种血液供应模式时间关系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1
2007年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拟态(VM)、马赛克血管和内皮依赖性血管三种血液供应模式在肿瘤生长过程中的时间延续性变化。方法:将B16黑色素瘤组织块接种到C57纯系小鼠鼠鼷部,待肿瘤大小约0.5mm左右时,连续处死小鼠,将瘤组织块制作成切片,在切片上进行三种血液供应模式的计数,初步判定三种血液供应模式的时间关系趋势,同时利用双重免疫组化染色和电镜技术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随着肿瘤体积的不断增大,VM数目不断减少,而内皮依赖性血管数目呈现出不断增加趋势,马赛克血管的数目多少无明显变化,肿瘤体积的大小与内皮依赖性血管数目呈高度正相关(!=0.718,P=0.009)而与VM成高度负相关(!=0.77,P=0.003)。免疫组化双染和电镜观察的结果显示马赛克血管的管壁同时由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构成。结论:VM是黑色素瘤生长的早期血液供应的主要形式。后来VM逐渐被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替代,马赛克血管可能是VM和内皮依赖性血管之间的一种过渡形式。
张诗武郭华张丹芳谷彦军赵秀兰孙保存
关键词:黑色素瘤VM
骨髓源性的间充质干细胞及内皮细胞与黑色素瘤血管生成
2007年
目的:探索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以及骨髓源性的间充质干细胞(MSC)在恶性黑色素瘤血管生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BrdU标记后的ECV304细胞接种至荷瘤的SCID小鼠体内,17d后处死小鼠,将肿瘤组织进行抗BrdU免疫组化染色;水囊引产的胎儿四肢骨的骨髓源性的MSC进行分选、扩增、验证。PKH26染色后将MSC自鼠尾静脉接种至荷瘤(LiBr)的SCID小鼠体内,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肿瘤新生血管情况;将无PKH26染色的MSC自鼠尾静脉接种至荷瘤小鼠(B16)体内14d后处死动物,利用FISH技术和免疫荧光染色技术研究肿瘤组织血管生成情况。结果:BrdU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阳性的ECV304细胞可以作为血管内皮细胞参与黑色素瘤组织的血管生成;PKH26荧光染色的骨髓MSC在黑色素瘤组织内可以诱导分化、分裂增生参与肿瘤的血管形成;FISH和免疫荧光染色证实骨髓源性的MSC可以参与小鼠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结论:在恶性肿瘤的生长过程中,不但肿瘤组织周围的血管内皮细胞通过出芽的形式参与肿瘤的血管生成,来自于骨髓的MSC和内皮细胞也可以参与肿瘤的血管生成。
孙保存张诗武张丹芳郭华赵秀兰张文治郝希山
关键词:血管生成黑色素瘤间充质干细胞荧光原位杂交
多西环素对小鼠黑色素瘤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和活性的抑制作用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多西环素对小鼠恶性黑色素瘤模型MMP-2、MMP-9表达和活性的作用。方法C57/BL小鼠47只建立黑色素瘤模型,随机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给药组每日腹腔注射盐酸多西环素,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7d后处死给药组和对照组小鼠各10只。继续给药14d后处死剩余小鼠,比较两个时间点多西环素对MMP-2、MMP-9、VEGF表达的影响。并用检测MMP-9、MMP-2酶原、活性MMP-2的活性变化。结果多西环素给药7d抑瘤率为52.36%,给药14d抑瘤率为35.63%。给药组的MMP-2、MMP-9表达均低于对照组,而VEGF的表达高于对照组。给药组的MMP-9和活性MMP-2的条带酶解量以及活性MMP-2与MMP-2酶原比值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MMP-2酶原条带酶解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西环素可以抑制恶性黑色素瘤小鼠移植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和抑制MMP-2、MMP-9的表达和活性有关。
刘志勇张诗武张丹芳戚红刘岩雪赵秀兰孙保存
关键词:多西环素黑色素瘤基质金属蛋白酶
377例双向分化恶性肿瘤血管生成拟态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探讨双向分化恶性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955~2000年间我院病理科石蜡包埋双向分化恶性肿瘤样本887例,其中临床和病理资料完整的37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有血管生成拟态组和无血管生成拟态组,分析具有血管生成拟态肿瘤的临床意义。结果:除滑膜肉瘤外(P=0.759),恶性黑色素瘤(P=0.0382)、间皮肉瘤(P=0.0356)、横纹肌肉瘤(P=0.0282)中具有血管生成拟态的肿瘤患者生存时间明显低于无血管生成拟态肿瘤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具有血管生成拟态的双向分化恶性肿瘤恶性度高、血道转移早、临床预后差。
孙保存张诗武倪春生刘志勇戚红张丹芳
关键词:血管生成拟态临床预后
一种可用于肿瘤实验模型的半无壳鸡胚培养技术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建立一种可以用于肿瘤体内研究的大样本模型。方法:将瘤细胞接种于10d龄的鸡胚尿囊膜上,重新封闭后7d取材。结果:90.9%的尿囊膜上出现明显的肿瘤。结论:该方法可用于肿瘤体内实验的大样本研究,为肿瘤及其微循环研究提供了简便、经济的模型。
戚红赵秀兰张诗武倪春生张丹芳刘志勇孙保存
关键词:鸡胚肿瘤
不同微环境对黑色素瘤细胞侵袭能力和局部微循环模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明确不同微环境对肿瘤细胞侵袭能力和微循环模式的影响,并阐述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恶性黑色素瘤单细胞悬液 B16分别接种至 C57小鼠腹腔和后肢肌肉组织中,于接种肿瘤后第18天后处死动物,取腹腔内肿瘤组织和小鼠后肢肿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SP 法)CK18染色对后肢组和腹腔组肿瘤细胞恶性侵袭表型进行比较,并比较在不同微环境生长下肿瘤细胞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 Real time PCR 方法从蛋白水平和 mRNA 水平比较腹腔组和后肢组肿瘤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 MMP-9的表达差别;并对肿瘤组织内不同微循环模式进行计数。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腹腔组相比,后肢组肿瘤细胞 CK18、HIF-1α表达明显增高(t=8.142,t=3.645,P 均<0.05),同时也表达更高的肿瘤侵袭相关蛋白,肿瘤细胞表达 MMP-2和 MMP-9均明显高于腹腔组(t=4.916,t=7.782,P 均<0.05),Real time PCR 检测结果也显示后肢组 MMP-2和 MMP-9 mRNA 表达也明显高于腹腔组(t=36.814,t=26.025,P 均<0.05)。在后肢组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是肿瘤细胞获得营养的主要方式,而腹腔组肿瘤细胞获得营养供应方式主要通过内皮依赖性血管。结论不同生长微环境影响黑色素瘤细胞的恶性表型转化,致使肿瘤细胞分泌更多肿瘤侵袭转移相关蛋白,促进肿瘤细胞向周围组织浸润,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增高促进了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
张诗武孙保存张丹芳李岩容哲赵秀兰
关键词:黑色素瘤基质金属蛋白酶类微循环血管生成拟态
内皮抑素和多西环素抑制黑色素瘤血管生成和瘤细胞增殖的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内皮抑素和多西环素对黑色素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57只,进行小鼠B16黑色素瘤动物实验,将小鼠分多西环素组(D)、多西环素加内皮抑素组(DE)、内皮抑素组(E)和空白对照组(C)4组,给予内皮抑素和多西环素处理,取瘤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比较各组坏死率、微血管密度(MVD)的差异。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三个药物处理组MVD数量均较对照组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888,P<0.05),表明多西环素和内皮抑素抑制肿瘤微血管生成;由于多西环素和内皮抑素减少了肿瘤血供进而抑制瘤细胞增殖、促进其坏死,三个处理组瘤细胞坏死率均较对照组高,其中多西环素加内皮抑素组(DE)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29,P<0.05),PCNA在各处理组的表达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729,P<0.05)。结论:多西环素和内皮抑素联合使用,影响黑色素瘤组织PCNA的表达和微血管生成,明显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生长增殖。
齐丽莎张诗武孙保存张丹芳殷晓进王森
关键词:黑色素瘤MVDPCNA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