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06-02-03B)

作品数:5 被引量:110H指数:4
相关作者:张秀英闫长生肖世和游光霞常成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籽粒
  • 3篇小麦
  • 2篇重组自交系
  • 2篇籽粒大小
  • 2篇自交
  • 2篇自交系
  • 2篇粒重
  • 2篇不同生态
  • 1篇等位
  • 1篇等位变异
  • 1篇性状
  • 1篇休眠
  • 1篇休眠特性
  • 1篇数量性状
  • 1篇数量性状位点
  • 1篇穗粒
  • 1篇穗粒数
  • 1篇品种籽粒
  • 1篇千粒重
  • 1篇种质

机构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安徽省农业科...
  • 2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泰安市农业科...

作者

  • 5篇肖世和
  • 5篇闫长生
  • 5篇张秀英
  • 3篇张海萍
  • 3篇游光霞
  • 3篇常成
  • 2篇王瑞
  • 2篇海林
  • 2篇伍玲
  • 2篇王瑞霞
  • 1篇司红起
  • 1篇马传喜
  • 1篇卢杰

传媒

  • 2篇作物学报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小麦PEBP-like基因等位变异与籽粒大小、粒重关系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小麦PEBP-like基因与籽粒大小、粒重相关。本文根据水稻GS3基因序列搜索小麦及其近源种属EST序列,电子克隆小麦PEBP-like基因,并设计特异引物在万县百麦子/京411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ecomb inant inbredl ines,RILs)鉴定该基因变异与籽粒大小及粒重的关系。结果表明,本文小麦籽粒大小与粒重相关性较好,其中粒宽和粒重的相关性最好(0.668**),其次是粒厚(0.629**),粒长也与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0.485**)。WKS3-8引物在亲本和群体中多态性较好,具有A型等位基因的家系,籽粒较小、粒重低,其大部分家系千粒重低于平均值(38.3g);而具有B型等位基因的家系,籽粒较大,粒重高,其大部分家系粒重高于平均值。上述说明PEBP-like基因等位变异与小麦粒长、粒宽、粒厚及粒重关系密切。
常成张海萍张秀英闫长生肖世和
关键词:小麦等位变异粒重
不同生态环境下冬小麦籽粒大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被引量:34
2009年
【目的】鉴定影响籽粒大小相关性状的QTL,并估计QTL的表型效应;分析不同环境下QTL的稳定性。【方法】以冬小麦小粒地方品种和尚麦为母本,大粒育成品种豫8679为父本及其F7:8重组自交系的142个株系为试验材料,分析籽粒长度、宽度、厚度、体积及千粒重在北京(2006、2007)、合肥(2007)和成都(2007)4个不同环境下的性状表现,并利用已构建的含有170个SSR标记和2个EST标记的遗传图谱,对这5个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4个环境下共检测到93个影响籽粒长度、宽度、厚度、体积及千粒重的QTL,这些QTL分布在除1D和6A之外的所有小麦染色体上。在检测到的QTL中,与籽粒长度、宽度、厚度、体积和千粒重相关的QTL分别为17、16、18、21和21个。另外,本研究还在1A、1B、2A、2D、3A、3B、5A、5B、5D、6A、6D、7B和7D染色体上共发现了18个QTL富集区。【结论】获得93个影响小麦籽粒大小相关性状的QTL,这些QTL可作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途径进行小麦遗传改良的依据。
王瑞霞张秀英伍玲王瑞海林游光霞闫长生肖世和
关键词:重组自交系粒长粒宽籽粒体积
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小麦籽粒灌浆速率及千粒重QTL分析被引量:52
2008年
以142个和尚麦/豫8679的F7:8重组自交系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分析了籽粒平均灌浆速率、最高灌浆速率及千粒重在北京(2006,2007)、安徽合肥(2007)和四川成都(2007)4个生态环境下的性状表现,并利用已构建的含有170个SSR标记和2个EST标记的遗传图谱,对这3个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到54个QTLs,涉及小麦1A、1B、2A、2D、3A、3B、3D、4A、4D、5A、5B、6D和7D染色体。其中,17个与平均灌浆速率相关,可解释表型变异的7.17%~ 20.83%;16个与最高灌浆速率相关,可解释表型变异的6.31%~ 15.95%;21个与千粒重相关,可解释表型变异的4.36%~ 16.80%。另外,在1A、1B、2A、3B、4D、6D和7D染色体上发现10个涉及"一因多效"或紧密连锁位点的基因组区段,有助于了解籽粒灌浆和籽粒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
王瑞霞张秀英伍玲王瑞海林闫长生游光霞肖世和
关键词:数量性状位点重组自交系灌浆速率千粒重
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及地方品种籽粒休眠特性的分子标记鉴定被引量:19
2010年
为探索我国小麦微核心种质及地方品种籽粒休眠的遗传基础,利用已报道的4个3AS上的SSR标记(Xbarc57、Xbarc294、Xbarc310和Xbarc321)和1个3BL上的Viviparous-1基因标记Vp1-b2对107份我国小麦微核心种质及31份地方品种进行籽粒休眠的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5个分子标记在试验材料中表现出丰富的等位变异,具有5~6种等位类型,与籽粒萌芽指数(GI)密切相关。根据一般线性模型分析结果,各位点的等位变异显著影响籽粒休眠,其中Vp1-b2和Xbarc294对籽粒休眠作用较其他标记大,可分别解释65.8%和61.2%的表型变异;其次是Xbarc310(56.3%)和Xbarc57(55.8%),最小的是Xbarc321(53.3%)。而5个标记联合可解释95.9%的性状变异,其次是Vp1-b2和Xbarc294的组合(89.1%),解释变异最小的标记组合是Vp1-b2和Xbarc321(79.4%)。5个分子标记即可解释籽粒休眠的绝大部分表型变异,说明我国小麦微核心种质及地方品种籽粒休眠特性受3AS和3BL上的2个主效基因控制。
张海萍常成游光霞张秀英闫长生肖世和司红起卢杰马传喜
关键词:小麦分子标记微核心种质
小麦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Tackx3参与穗粒数的形成被引量:3
2009年
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与禾本科作物的穗粒数密切相关。本文根据已报道的小麦细胞分裂素氧化酶(cytokinino xidase,CKX)基因EST序列在GenBank中搜索更新的EST序列,组装后设计特异引物在豫麦8679/红芒春31重组自交系群体(recombined inbreed lines,RILs)中鉴定与小麦穗粒数相关的CKX基因。结果表明,Tackx3基因在RILs群体中表现较好的多态性,并与小麦穗粒数相关。具有"A"型Tackx3等位基因的家系其穗粒数大都分布在较低的范围内(穗粒数15~60),平均值为55;而具有"B"型Tackx3等位基因的家系其穗粒数大都分布在较高的范围内(61~95),平均值为65,穗粒数均值T测验达极显著水平,说明Tackx3基因等位变异与小麦穗粒数形成关系密切。
常成张海萍张秀英闫长生肖世和
关键词:小麦穗粒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