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8A19122)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吴小芹张红岩朱丽华秦莉戴培培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赤松
  • 3篇植株
  • 3篇松材
  • 3篇松材线虫
  • 3篇松材线虫病
  • 2篇植株再生
  • 2篇生芽
  • 2篇组培
  • 2篇丛生
  • 2篇丛生芽
  • 1篇芽诱导
  • 1篇芽增殖
  • 1篇移栽
  • 1篇再生植株
  • 1篇田间
  • 1篇田间生长
  • 1篇培苗
  • 1篇组培苗
  • 1篇离体
  • 1篇抗病

机构

  • 4篇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4篇吴小芹
  • 3篇朱丽华
  • 3篇张红岩
  • 2篇秦莉
  • 1篇戴培培
  • 1篇谈家金
  • 1篇叶建仁
  • 1篇王张丽

传媒

  • 3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林业科技开发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赤松离体培养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被引量:15
2010年
以无菌条件下萌发21~28d的赤松(Pinus densiflora)幼苗子叶-胚轴材料为起始外植体建立了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在添加4mg/L6-BA和0.05mg/L NAA的GD培养基上培养5周可诱导丛生芽形成,无6-BA但添加0.1mg/L NAA的DCR培养基促进了芽的进一步生长,DCR培养基中添加0.5~1.0g/L活性炭促进了芽的伸长,在添加2mg/L6-BA和0.1~0.2mg/L NAA的GD培养基上丛生芽大量增殖。伸长的丛生芽接种在附加0.2mg/L NAA的1/2GD培养基中培养4周后,不定根发生率达68.4%,转移至无激素但添加0.5g/L活性炭的1/2GD中不定根迅速伸长。将完整的再生植株移栽于蛭石-珍珠岩-河沙等比混合的基质中,12周后成活率约为60%。
朱丽华吴小芹戴培培张红岩
关键词:赤松丛生芽诱导丛生芽增殖不定根植株再生
抗病赤松组培丛生芽低温保存条件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从抗病赤松丛生芽的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以及山梨醇浓度、NAA和6-BA组合等方面探讨了离体条件下赤松组培丛生芽的低温保存条件。结果表明:保存温度为17℃时,丛生芽存活率达到96.7%;培养基中单独添加0.1mg/L的山梨醇或0.1mg/L多效唑均可缓解冷害,添加0.2mg/L的6-BA+(0.1~0.2)mg/L的NAA组合保存效果最好,可使恢复生长后丛生芽的增殖系数提高到5.9~6.0;不同基因型的丛生芽低温保存效果差异显著,其中,1#-A、7#-7、16#-2保存效果较好。
张红岩吴小芹朱丽华谈家金
关键词:赤松丛生芽松材线虫病
抗松材线虫病赤松组培再生植株田间生长表现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评价从日本引进的抗松材线虫病赤松通过无性快繁获得的再生植株在我国的生长状况,本研究对田间试种的抗病赤松6个家系12个无性系共688株再生植株进行跟踪监测。结果表明,抗病赤松0.5年生再生植株试种成活率明显低于2.5年2、年1、.5年及1年生再生植株;不同无性系间抗病赤松再生植株生长状况存在明显差异。其中,1#-A和5#-5无性系再生植株生长较好。菌根化造林试验表明,两种外生菌根菌美味牛肝菌(Be)和黄色须腹菌(Rl)对抗病赤松1#-A5代8、代再生植株具有明显促生效果。此研究为今后抗病赤松再生植株造林育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秦莉吴小芹朱丽华叶建仁张红岩
关键词:赤松松材线虫病再生植株田间生长
抗松材线虫病赤松组培苗的生根与移栽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以抗病性较好但不易生根的抗松材线虫病赤松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对影响组培苗生根移栽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将待生根的丛生芽置于17℃条件下处理5 d后,不定根诱导率最高达93%;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30~50 mg/L香蕉汁有利于不定根诱导;对移栽基质进行高温灭菌或0.2%高锰酸钾消毒2次的处理均可有效提高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喷施营养液对组培苗的长势具有促进作用。
秦莉吴小芹王张丽
关键词:赤松松材线虫病不定根诱导植株再生移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