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3-2-10)
-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4
- 相关作者:冯国华张会云陈荣振刘东涛王静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砂姜黑土强筋小麦栽培技术模式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2011至2013年度在江苏省新沂市的砂姜黑土上进行不同栽培模式对强筋小麦品种徐麦30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培管理模式不仅影响小麦个体发育和产量,还对田间病虫害的发生产生一定影响。超高产管理模式和优化管理模式小麦单株个体发育健壮,形成壮苗、分蘖成穗多;生育期延长,促成大穗、多粒、大粒,提高了小麦产量。不同管理模式之间小麦产量差异极显著,以超高产管理模式最高,其次为优化管理模式,但超高产管理模式病虫害发生较重,肥水投入多,不仅产投比较低,而且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生产应用以优化管理模式最适。
- 张会云冯国华陈荣振巩普亚顾继朴
- 关键词:砂姜黑土强筋小麦栽培技术模式
- 基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双单倍体技术快速选育抗赤霉病新品种
- 小麦赤霉病是由禾谷镰刀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病害,近年来逐渐由传统发病区北移向黄淮麦区和北方麦区等扩展,严重威胁小麦生产安全。黄淮麦区作为我国小麦主产区,因缺乏赤霉病自然发病鉴定条件和有效抗源,抗赤霉病育种进展缓慢。徐州农科所...
- 马红勃刘东涛张会云王静冯国华刘静刘立伟
- 关键词:小麦抗赤霉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文献传递
- 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徐麦32被引量:3
- 2013年
- 徐麦32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淮麦18为母本,以周麦1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连续选择及品质筛选育成的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12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麦201206。
- 刘东涛陈荣振冯国华张会云李德民王静
- 关键词:强筋有性杂交
- 长期定位施肥对不同专用型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为黄潮土地区合理施肥、优化栽培措施、提高小麦产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33年定位施肥试验基础上,研究不同施肥条件下不同专用型小麦品种徐麦32和宁麦13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以及产量变化。[结果]有机肥、无机肥、品种以及两两互作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施肥对徐麦32和宁麦13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以及产量的影响基本一致。施有机肥处理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及产量显著高于不施有机肥处理(除单施有机肥处理M外)。在施有机肥基础上配施化肥能显著增加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及产量,但对千粒重影响较小,且与N、NP或者NPK肥配合施用效果相当。在不施有机肥的处理中,NPK和NP处理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显著高于N和CK处理,长期单施N肥并不能增产,需配施P或PK肥才有效。相关性分析表明,在主处理施有机肥条件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间相关性减弱说明有机肥的长期施用弥补了无机肥施用种类不足的影响。[结论]在黄潮土地区,小麦生产中应注重有机肥和无机肥的配合施用,避免肥料长期单一施用对产量造成的损失。
- 马红勃刘东涛马宁张会云王静贾辉辉陈荣振张爱君冯国华
- 关键词:小麦长期定位施肥产量构成因素
- 小麦类病斑突变性状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初步定位
- 小麦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播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在我国仅次于水稻、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各种病害的传播,严重威胁了小麦的产量和安全。为了选育出高产抗病的小麦新品种,必须不断地发掘、鉴定新的抗源基因...
- 马红勃刘东涛冯国华张会云王静刘静刘立伟
- 关键词:小麦基因定位
- 文献传递
- 国审小麦新品种徐麦33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4
- 2015年
- 介绍了国审小麦新品种徐麦33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并对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 冯国华陈荣振刘东涛张会云王静马红勃
- 关键词:栽培技术
- 部分小麦品种(系)品质相关基因的分子检测被引量:10
- 2015年
- 为了了解小麦品种(系)的遗传信息,提高优质小麦育种的效率,利用已有的品质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Dx5、Wx-A1、Wx-B1、Wx-D1、1BL/1RS、PPO18和PPO29)检测了144份黄淮麦区、3份国内其他麦区和8份德国品种(系)的基因等位变异类型。结果表明,5+10亚基类型、Wx-B1b和1BL/1RS易位的出现频率分别为34.8%、2.0%和47.1%,郑麦、新麦、淮麦、烟台以及徐麦等系列小麦品种(系)5+10亚基出现频率较高,而周麦系列中频率较低;未检测到Wx-A1b、Wx-D1b以及双缺失类型的材料;2A染色体上PPO等位基因Ppo-A1a(高PPO)、Ppo-A1b(低PPO)及杂合型基因型出现频率分别为45.8%、49.7%和4.5%,2D染色体上PPO等位基因Ppo-D1a(低PPO)和Ppo-D1b(高PPO)基因型出现频率分别为47.1%和52.9%,两个基因组合类型Ppo-A1b/Ppo-D1b(中等PPO)的出现频率最高,为29.0%,Ppo-A1a/Ppo-D1a(中等PPO)、Ppo-A1a/Ppo-D1b(双高PPO)以及Ppo-A1b/Ppo-D1a(双低PPO)的出现频率依次为23.9%、21.9%和20.6%;聚合多个优质基因的频率很低,同时含有5+10亚基、缺失1个Wx基因、非1BL/1RS易位以及双位点低PPO活性(Ppo-A1b/Ppo-D1a)的材料仅有1份(郑麦366),同时含5+10亚基、非1BL/1RS易位以及Ppo-A1b/Ppo-D1a的材料也仅占5.2%,应加大多个优异基因聚合品种的选育力度。
- 马红勃刘东涛冯国华陈荣振张会云王静贾辉辉
- 关键词:小麦品质基因分子标记
- 长期定位施肥对不同筋力型小麦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5年
- 为了解长期施肥对小麦品质的作用,在33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施肥条件下强筋小麦品种徐麦32和弱筋小麦品种宁麦13蛋白及淀粉相关品质特性。结果表明,有机肥、无机肥以及有机肥与品种的互作对小麦大部分蛋白和淀粉特性参数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施肥对徐麦32和宁麦13蛋白质含量、干面筋含量、湿面筋含量、SDS沉淀值及面粉糊化特性参数影响基本一致。单施氮肥处理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单施有机肥处理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其他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干、湿面筋含量、SDS沉淀值与蛋白质含量呈较明显的正相关。施有机肥处理的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及峰值时间均显著高于不施有机肥处理,说明有机肥能显著改善小麦面粉的糊化特性;而无论施有机肥与否,施用无机肥不能显著改善面粉糊化特性。综上所述,长期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有利于弱筋小麦品质的改善,而对强筋小麦品质的改善不利。大田生产中应根据不同专用品种对品质的不同要求施用不同种类的肥料。
- 贾辉辉冯国华刘东涛张会云王静马红勃陈荣振张爱君
- 关键词:长期定位施肥小麦有机肥无机肥
- 半冬性小麦抗赤霉病主效QTL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其效应分析
- 小麦赤霉病是由禾谷镰刀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病害,严重威胁小麦生产安全。黄淮麦区作为我国小麦主产区,目前可利用的各种抗赤霉病育种材料比较缺乏,且来源于其他麦区抗源的主效QTL Fhb1、Fhb2、Fhb4、Fhb5在黄淮麦区小...
- 马红勃刘东涛张会云王静刘静陈荣振冯国华
- 关键词:小麦近等基因系
- 文献传递
- 强筋小麦新品种徐麦32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3
- 2013年
- 多年试验结果表明,徐麦32属半冬性中早熟强筋小麦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5-15日,在此范围内适宜基本苗为180万~240万-/hm2,冬前、春季最高茎蘖分别控制在900万~1200万/hm2、1500万一1800万/hm2。该品种氮素利用率较高,适宜纯氮用量为224.55~230.55kg/hm2,基追比以5:5为宜。其产量三要素协调,成穗数稳定,一般630万~6757万个/hm2,每穗粒数较多,平均32—34粒,千粒重40~43g,产量潜力9750~10500kg/hm2。籽粒角质、品质指标均达国家一等强筋小麦标准。
- 张会云冯国华陈荣振刘东涛王静
- 关键词: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