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9Z158)

作品数:1 被引量:15H指数:1
相关作者:王丽娟王辉张增海闫俊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西南季风
  • 1篇季风

机构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国气象局

作者

  • 1篇闫俊岳
  • 1篇张增海
  • 1篇王辉
  • 1篇王丽娟

传媒

  • 1篇海洋学报

年份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南海海气界面潜热通量的分布特征及其对西南季风爆发影响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5
2008年
利用1982年1月至2001年12月逐日的Re_NCEP南海海表面潜热通量资料,分析了南海夏季西南季风爆发早年和晚年潜热通量在南海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通过相关对比诊断分析了潜热通量对西南季风爆发及强度的影响,初步给出了其动力学机理。结果表明,季风爆发早、晚年的前一年冬季至初春(12~3月),南海南部(5°~13°N,100°~120°E)和北部(13°~22°N,105°~120°E)的潜热通量距平符号相反,呈现反位相,季风爆发早(晚)年,前一年冬季至次年初春,南海北部的潜热通量为正(负)距平,南海南部则为负(正)距平;在季风爆发的早年和晚年,南海潜热通量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春、夏、秋季南海潜热通量正距平持续时间短(长),季风强度偏弱(强)。南海北部的潜热通量和南海北部季风强度隔季正相关。当潜热通量为正(负)距平时,同期和滞后1~3个月的海温均为负(正)异常,加大(减小)了春季南海和周围陆地陆暖海冷的海陆温差,有利于西南季风在南海北部的早(晚)爆发,西南风异常偏强(弱)。
王丽娟王辉闫俊岳张增海
关键词:西南季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