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GMATG-2008S07)

作品数:1 被引量:38H指数:1
相关作者:王宏隋平冯宏芳余永江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要素场
  • 2篇气象
  • 2篇气象要素
  • 2篇气象要素场
  • 2篇灰霾

机构

  • 2篇福建省气象局

作者

  • 2篇余永江
  • 2篇冯宏芳
  • 2篇隋平
  • 2篇王宏

传媒

  • 1篇气象科技

年份

  • 2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福州市灰霾气象要素场特征分析被引量:38
2009年
利用1988-2007年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图5、00 hPa高空图资料,分析了福州市灰霾的时间分布,冬、夏半年霾日气象要素场和稳定度因子特征。结果表明:福州市灰霾年变化呈明显上升趋势;月分布呈单峰型,高发期在12、1月;冬半年14:00,夏半年08:00灰霾发生几率最高。冬半年灰霾多出现在冷空气减弱后,地面气压持续下降,温度不断上升,风速弱,湿度大,充分回暖后的天气下,对应地面天气形势有变性高压后部和底部、锋前暖区、地面倒槽;少数出现在冷空气入侵,地面气压上升,温度下降,湿度较小的天气下,对应地面天气形势为大陆冷高压。夏半年灰霾多出现在高温、干燥、大气层结稳定的清晨,对应500 hPa天气形势为副热带高压、副热带高压边缘、地面弱倒槽,以及少量台风外围控制下干热的下沉气流里。
王宏冯宏芳隋平余永江
关键词:灰霾气象要素场
福州市灰霾气象要素场特征分析
利用1988~2007年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图、500hPa高空图资料,分析福州市灰霾的时间分布,冬、夏半年霾日气象要素场和稳定度因子特征。结果表明:福州市灰霾年变化呈明显上升趋势;月分布呈单峰型,高发期在12、1月;冬季...
王宏冯宏芳隋平余永江
关键词:灰霾气象要素场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