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274205)

作品数:8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刘新国王田田宋俊美庄鑫孙鲁艳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理学

主题

  • 6篇准经典轨线
  • 3篇动力学
  • 3篇矢量相关
  • 3篇同位素效应
  • 3篇H+
  • 3篇HF
  • 2篇碰撞
  • 2篇立体动力学
  • 2篇LIF
  • 1篇动力学性质
  • 1篇散射截面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势能面
  • 1篇同位素替代
  • 1篇准经典轨线方...
  • 1篇微分散射截面
  • 1篇反应物
  • 1篇REACTI...
  • 1篇AR

机构

  • 7篇山东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刘新国
  • 3篇孙鲁艳
  • 3篇宋俊美
  • 3篇王田田
  • 3篇庄鑫
  • 2篇胡梅
  • 2篇谭瑞山
  • 2篇李琦
  • 2篇王艳洁
  • 1篇张庆刚
  • 1篇李红征

传媒

  • 3篇山东师范大学...
  • 2篇物理学报
  • 1篇山东科学
  • 1篇计算物理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碰撞能及反应物振动激发对Ar+H_2^+→ArH^++H反应立体动力学性质的影响
2014年
基于我们最近所构建的Ar+H+2→ArH++H(12A′)反应的新势能面,采用准经典轨线法研究了碰撞能分别为0.48,0.77,1.24 eV以及能量为0.48 eV时反应物不同振动态下Ar+H+2→ArH++H反应的立体动力学性质.结果显示在给定的碰撞能情况下,以及当反应物振动量子数由0变到2时计算的积分反应截面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通过比较发现,碰撞能对此反应k-j′关联函数P(θr)分布的影响大于其受振动激发的影响,并且关于k-k′-j′三矢量相关的函数P(?r)分布以及极化微分反应截面对碰撞能较敏感,同时发现振动激发对P(?r)分布和极化微分反应截面也有较大的影响.
胡梅刘新国谭瑞山
关键词:矢量相关
低碰撞能下Li+HF(v=0-3,j=0-40)→LiF+H反应的立体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基于2003年势能面,运用准经典轨线法(QCT)研究Li+HF→LiF+H反应立体动力学.探究较低碰撞能(1.15 kcal·mol-1-5.00 kcal·mol-1)下碰撞能、振转激发对极化微分反应截面(PDDCSs)和三矢量相关的P(θr,r)分布函数的影响,将积分散射截面与已有的理论及实验结果比较.结果显示,在较低碰撞能下碰撞能、振转激发对极化微分散射截面和三矢量相关的P(θr,r)分布函数有影响,但振转激发对极化微分反应截面和P(θr,r)分布的影响更大,碰撞能的增加使产物转动角动量后向散射的极化强度增大.在计算的能量范围内积分散射截面与其它的理论及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李红征刘新国王艳洁李琦
关键词:立体动力学
Li+HF(v=0—3,j=0)→LiF+H反应的立体动力学理论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基于2003年Alfredo Aguado等人构造的新势能面(Aguado和Paniagua.J.Chem.Phys.,Vol.119,No.19,2003),本文结合振动激发和碰撞能两个因素,采用准经典轨线的方法对反应Li+HF(v=0—3)的k-j′两矢量相关和k-k′-j′三矢量相关的分布函数及极化微分反应截面进行了详细的立体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描述三原子分子反应的k-j′两矢量相关联的函数P(θr)分布不受振动激发影响,而碰撞能则对其影响较大.描述k-k′-j′三矢量相关的函数P(r)分布和极化微分反应截面对振动激发较敏感,同时我们发现碰撞能对P(Фr)分布和极化微分反应截面也有较大影响.
谭瑞山刘新国胡梅
关键词:矢量相关立体动力学准经典轨线方法
Li+HF体系基态反应势能面的构建
2017年
由于在天体物理、光解离等方面的重要性,碱金属卤化物受到广泛关注,Li F分子作为典型的碱金属卤化物代表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Li HF势能面反映了该分子体系中三个原子间相互作用势随核坐标变化的情况,是认识Li+HF→Li F+H化学反应的重要途径,对进一步研究Li HF体系有重要意义.我们用单双激发耦合簇理论方法和aug-cc-pv5z基组计算了Li HF体系的基态能量,采用了PIP-NN方法进行拟合,得到了一个新的高精度势能面.
王田田宋俊美刘新国庄鑫孙鲁艳
关键词:从头算势能面神经网络
低碰撞能及同位素效应对H+HLi体系动力学性质的影响
2017年
H+HLi体系仅含有5个电子,却有着复杂的化学性质.本文基于该体系的最新基态势能面,运用准经典轨线方法对H+HLi反应进行了研究,重点计算了低碰撞能量与同位素效应对P(θ_r)、P(φ_r)以及极化微分反应截面等函数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低碰撞能量对H+HLi体系沿不同路径发生反应时有着不同的影响;同位素效应会增强H+HLi反应产物的定向程度;产物分子HH/HLi/DH/DLi有着丰富的散射特性.
宋俊美王田田刘新国庄鑫孙鲁艳
关键词:准经典轨线同位素效应
H+LiH及其同位素替代D+LiD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2019年
基于两个LiHH体系基态势能面,采用准经典轨线的方法对H+LiH→H2+Li及其同位素替代D+LiD→D2+Li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计算了基态反应几率、积分反应截面、产物矢量相关性质P(r)、极化微分反应截面以及不同振转态对积分反应截面的影响。通过对结果分析比较发现,Yuan-PES势能面具有小势垒,而Li-PES不存在势垒或势阱。基于Yuan-PES的积分反应截面略高于基于Li-PES的积分反应截面,此外还研究了振动激发对产物分子的转动角动量的取向特征和定向特征的影响,以及同位素替代对其的影响;H+LiH反应的前向散射趋势较D+LiD反应更明显,且Yuan-PES的前向散射程度更高。该研究丰富了该体系动力学性质,对以后该体系的实验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孙鲁艳庄鑫刘新国张庆刚
关键词:准经典轨线同位素效应
The collision energy effect on the stereodynamics of the Ca + HCl→CaCl + H reaction
2013年
The stereodynamics of the reaction of Ca + HCl are calculated at three different collision energies based on the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Verbockhaven G et al. 2005 J. Chem. Phys. 122 204307] using quasi-classical trajectory theory. The polarization-dependent differential cross sections (PDDCSs) (2π/σ )(dσ 00 /dω t ), (2π/σ )(dσ 20 /dωt ), (2π/σ )(dσ 22+ /dωt ), (2π/σ )(dσ 21 /dω t ) and the distributions of P(θ r ), P(φr ), and P(θr ,φr ) are calcul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otational polarization of the CaCl product present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different collision energies, and the effects of the collision energy on the vector potential, including the alignment, orientation, and PDDCSs, are not obvious.
王立志杨传路梁景娟段莉莉张庆刚
关键词:STEREODYNAMICS
H+HLi体系同位素取代反应准经典轨线理论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Li H分子在宇宙形成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少数参与整个气相化学反应的分子之一.H+HLi体系只有5个电子,是除了H3体系外最简单的中性的三原子体系,但是具有许多复杂的性质.作者基于最新Li H2体系的高精度基态势能面,通过研究H+HLi反应的同位素替代来深入地了解它的反应特性.作者利用了准经典轨线方法计算了P(θr)、P(r)不同碰撞能下两种同位素替代反应D+HLi、H+DLi的反应特征.作者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发现碰撞能对上述两种替代反应都是有影响的,并且H+DLi替代反应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当碰撞能从10 kcal/mol逐步增加到40 kcal/mol时,产物的定向增强了、取向减弱了,且前向散射与侧向散射的强度都呈现无规律变化.
李琦王艳洁刘新国宋俊美王田田
关键词:同位素效应准经典轨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