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基础科研计划(A3820060138)
- 作品数:18 被引量:58H指数:6
- 相关作者:杨占山岳凌杨淑琴张永芹陈洁更多>>
-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 一种水凝胶药物缓释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10
- 2009年
- 研制一种能加速伤口愈合的水凝胶药物缓释膜。应用冷冻-解冻法制备了含(或不含)药物的水凝胶膜,研究其理化性能及药物体外释放规律;应用扩散法研究了冷冻-解冻过程对庆大霉素效价的影响。结果显示,冷冻4 h形成的水凝胶溶胀度为841.21%,凝胶分数、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96.10%、0.222 MPa和673.50%;冷冻4 h的冻融过程对硫酸庆大霉素的效价无影响(p>0.05);掺加药物的水凝胶膜在6 h内药物快速释放达高峰,累计释放率为59.57%,而后缓慢释放,持续到第5天,其释放规律符合Higuchi方程,释药原理属骨架型扩散释放机制。结果表明,该法制备的水凝胶膜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和抗生素缓释功能。
- 岳凌杨占山杨淑琴李清华
- 关键词:缓释性能药物释放
- 耐辐射球菌pprI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抗辐射作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研究耐辐射球菌pprI原核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转染对离体真核细胞急性放射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应用DNA重组技术构建pEGFP-c1-pprI质粒;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分别将空载体质粒pEGFP-c1和重组质粒pEGFP-c1-pprI转入人肺上皮细胞系Beas-2B细胞,筛选稳定转染细胞系;应用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受照转染细胞的生存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的变化;荧光显微镜观察受照细胞ROS荧光强度;免疫荧光实验观察受照细胞不同时间γ-H2AX焦点数目.结果 成功地构建了pprI原核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Beas-2B细胞中表达了PprI融合蛋白,建立了稳定转染细胞系.与空白对照组和空载体组相比,细胞克隆生存曲线显示转染了pprI基因的Beas-2B细胞经不同剂量辐射,其存活分数SF增加,该曲线参数D0、Dq、N增高;转染了pprI基因的Beas-2B细胞受照后的ROS的荧光强度和不同时间(1、2、4 h) γ-H2AX的焦点数均显著减低(F=16.73、19.47、6.94,P<0.05);此外,该细胞G2期阻滞(F=139.73、237.92,P<0.05)和凋亡率显著减低(F=626.02、2 052,P<0.05).结论 耐辐射球菌pprI原核基因可在离体真核细胞中稳定表达,并且显著提高受照真核细胞的辐射抗性.
- 文玲施怡任丽丽丛瑛杨占山
- 关键词:耐辐射球菌急性放射损伤辐射抗性
- VEGF和Ang-1在皮肤创伤和放射性烧伤愈合过程中的表达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促血管生成素-1(Ang-1)在皮肤单纯性创伤和放射性烧伤中表达的动态变化,了解其在血管再生中的作用,为深入探讨放射性烧伤的愈合机制及其治疗提供有意义的实验资料。方法在大鼠背侧切开皮肤全层制备大鼠创伤模型(单创组),应用电子线照射臀部皮肤,建立放射性烧伤模型(放伤组)。于伤后1-60d不同时间活体伤口取材,HE染色组织病理学观察,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VEGF和Ang-1蛋白的表达。结果在单纯性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VEGF和Ang-1蛋白表达变化均在伤后第1天开始上升,伤后第5-7天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到接近正常水平。在放射性烧伤愈合过程中,VEGF是先降低后升高然后再降低,而Ang-1的变化与此相反。与单创组比较,放烧组VEGF蛋白表达在第1、7和14天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第1、7、14、21、28和35天Ang-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此后渐升高。结论放射性烧伤愈合早期阶段VEGF和Ang-1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是放射性烧伤愈合延迟的重要原因之一。
- 潘秀花杨占山杨晶赵培峰岳凌潘鹏王天昶
- 关键词:VEGFANG-1创伤愈合放射性烧伤
- 抗辐射球菌pprI基因活体电转染救治小鼠γ射线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为研究抗辐射球菌pprI基因活体电转染对哺乳动物急性放射损伤的影响,探讨一种新的救治放射损伤的转基因技术。将自行构建的pCMV-HA-pprI质粒注入接受γ射线照射的小鼠肌肉内,采用活体基因电转导技术将该基因导入细胞内,观察照后第1、7、14、28和35天小鼠死亡率、血细胞计数以及骨髓细胞、脾脏和胸腺淋巴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显示,6Gyγ射线可引起小鼠急性致死性放射损伤,转基因组小鼠死亡率(1/10)明显低于单纯照射组小鼠死亡率(4/10)。与单纯照射组和空载体转染组比较,pprI基因转染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红细胞总数于照后第7天显著增高(p<0.05);血小板数于第7、14天显著增高(p<0.05);血淋巴细胞百分率于照后35天恢复正常;pprI基因转染组脾细胞凋亡率于第7、14、28天显著降低(p<0.05);胸腺细胞凋亡率于第1、7、14、35天显著降低(p<0.05);骨髓细胞凋亡率于第1、7、14和28天显著降低(p<0.05),并且胸腺细胞和骨髓细胞凋亡率均于照后28天恢复正常。结果表明,抗辐射菌pprI基因活体电转染对动物急性致死性放射损伤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 陈婷婷连利霞牟英杨占山
- 关键词:PPRI转基因
- 耐辐射球菌PprI蛋白对急性放射损伤小鼠防护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研究耐辐射球菌PprI蛋白对哺乳动物急性放射损伤的防护作用,初步探讨其作为一种新的抗辐射蛋白的作用机制。将PprI蛋白或生理盐水注射入小鼠肌肉内,观察辐照后第1、7、14、28天小鼠外周血象以及小鼠骨髓、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的凋亡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与生理盐水注射组相比,PprI蛋白注射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于照后第28天显著增高(p<0.05);外周血小板数和淋巴细胞百分率于照后第1、7天显著增高(p<0.05);PprI蛋白注射组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率在照后第1、7、14天明显降低(p<0.05);胸腺淋巴细胞凋亡率于照后第14和28天明显降低(p<0.05);骨髓细胞凋亡率在照后第1、14和28天明显降低(p<0.05);并且骨髓细胞凋亡率于照后第28天基本恢复正常。上述结果初步表明,耐辐射球菌PprI蛋白对哺乳动物急性放射损伤有着明显的防护作用。
- 陈洁张永芹毕洁静杨占山
- 关键词:耐辐射球菌
- 耐辐射球菌PprI蛋白质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及辐射细胞增殖作用
- 2014年
- 耐辐射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是迄今为止地球上发现抗辐射能力最强的生物之一[1-2].这种超强抗辐射能力主要被归结为3个方面的机制:保护、耐受和修复[3].而耐辐射球菌中的PprI蛋白在抗辐射损伤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PprI蛋白具有抗辐射损伤药物开发的潜在应用价值.但目前对于PprI原核蛋白的毒性少见报道.本研究探讨了PprI蛋白对体外细胞增殖和毒性的影响,旨在为该蛋白进一步用于临床提供细胞学研究资料.
- 吴伟陈洁毕洁静施怡文玲杨占山
- 关键词:蛋白质细胞增殖作用毒性抗辐射损伤
- 抗辐射球菌pprI基因活体电转染对受照小鼠睾丸病理学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观察抗辐射球菌pprI基因活体电转染小鼠受γ射线辐照后睾丸组织的形态学变化,探讨一种新的原核基因表达对哺乳动物生殖系统损伤的防治作用。将含有pprI基因的pCMV-HA-pprI质粒注入小鼠肌肉内,然后采用活体基因电转染技术将该基因导入细胞内,对照组小鼠和转基因组小鼠均采用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吸收剂量为6 Gy,分别于辐照后第1、7、14、28和35天取下注射部位肌肉组织,提取组织总蛋白,进行PprI蛋白的Western blotting检测。同时取小鼠睾丸组织,石蜡包埋制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进行镜下病理学观察。PprI蛋白在辐照后第1天有较强的表达,说明pprI质粒成功转染至小鼠体内。对照组小鼠在照后第1天生精小管结构完整,各级生精细胞未见明显病理变化;第7天在部分生精小管观察到少量精原细胞坏死;第14天生精细胞变性坏死明显加重,生精小管萎缩变细,相互"远离";至第28天各级生精细胞及精子极度减少,生精小管内细胞分层结构基本消失,甚至空虚,仅残留支持细胞,间质疏松;第35天空虚的生精小管内开始出现新生精原细胞。而转基因组小鼠辐照后第1天生精细胞未见明显病理变化;第7天部分生精小管见少量精原细胞坏死,较单纯照射组轻;第14天生精细胞变性坏死加重,各级生精细胞数量减少;第28天局部生精小管内出现新生精原细胞,基底层结构基本显现;第35天转基因组局部生精小管内新生生精细胞增多,出现分层现象。研究结果表明,pprI基因活体电转染对小鼠睾丸γ辐射损伤具有显著的防治作用,睾丸辐射损伤修复明显提前。
- 连利霞陈婷婷张永芹王秀珍杨占山
- 关键词:PPRI睾丸组织病理学
- 耐盐性高吸水树脂的辐照合成及其后处理工艺被引量:4
- 2014年
- 本实验提供了一种新的PVA/PAAS/EDTA高吸水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聚乙烯醇(Poly vinyl alcohol,PVA)、聚丙烯酸钠(Poly acrylate sodium,PAAS)和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将由这些材料组成的水溶液经电子束辐射交联合成共聚物凝胶,经浸洗液溶胀和洗涤,萃冻和冷冻干燥后处理,制备出耐盐性高吸水性树脂。采用正交设计原理选出最佳配比,用不同配比的洗涤液进行后处理,研究洗涤液对树脂吸液性能的影响。测试树脂的各项性能,与国内外著名产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实验制备出的高吸水性树脂具有优良的吸液速率和离心保液量,去离子水吸液倍率((821.05±1.61)g·g-1)和生理盐水吸液倍率((72.57±3.01)g·g-1)则非常显著地优于国内外著名高吸水性树脂产品(P±0.01)。
- 李莉楚立凯黄伟虹岳凌杨占山
- 关键词:ABSORBENT辐射交联DIAMINE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基因治疗小鼠辐射损伤的实验研究
- 2010年
- 目的通过构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并将其转入受照小鼠机体,研究VEGF蛋白表达对放射损伤的救治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通过随机化分组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和转基因组。转基因组应用VEGF重组质粒进行肌肉注射,注射后24h接受8Gy X射线照射,进行小鼠临床表现和死亡率观察。并于照后不同时间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器官病理学和原位胸腺和脾细胞凋亡检测。结果用PCR方法从pSP73/HVECF165质粒扩增得到VEGF165基因片段,经双酶切后与酶切的pcDNA3.1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VEGF165,经电泳和测序表明序列与GeneBank完全一致。X射线8Gy照射小鼠,单纯照射组14d内死亡率为64%,而转基因组为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2,P〈0.05)。转基因组小鼠胸腺和脾组织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t=3.11、3.53,P〈0.05),放射病理损伤明显改善。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cDNA3.1/VEGF165重组质粒转基因治疗可显著降低严重辐射损伤小鼠的死亡率,显著减低胸腺和脾脏细胞凋亡率,明显改善免疫器官的病理变化。
- 孙斌杨占山周正宇金美芳
- 关键词:基因治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小鼠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基因细胞ECV-304辐射生物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通过建立正反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基因细胞系,研究VEGF对血管内皮细胞ECV-504的辐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鉴定VEGF正义表达载体,并构建其反义载体,建立转染YEGF正反义表达载体的血管内皮细胞系;应用MTT法、微核法研究转染细胞系的辐射生物学变化。结果将VEGF正反义表达载体成功转染到ECV-304中,建立稳定细胞系。与正常细胞相比,转染正义表达载体的ECV-304稳定细胞系经过4Gy7射线照射后,细胞促生长率提高至(10.8±1.9)%(P〈0.05),细胞微核率(MNF)从(53.5±6.61)%减少到(42.5±2.46)%(P〈0.01),微核细胞率(MNCF)从(51.6±5.23)%减少至(23.7±2.27)%(P〈0.05);而转染反义表达载体的细胞系细胞促生长率降低至(-9.2±2.8)%(P〈0.05),MNF、MNCF分别增加至(62.1±1.96)%(P〈0.01)、(38.1±1.47)%(P〈0.05)。结论VEGF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辐射防护作用,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放射性溃疡的转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 章文成杨晶杨占山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物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