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JT1104)
- 作品数:2 被引量:20H指数:2
- 相关作者:陈汉林董传万唐立梅沈忠悦杨树锋更多>>
-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海南岛叉河花岗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 <正>海南岛花岗质岩浆岩分布广泛,具有多期次活动特征。中生代以来的花岗岩以海西-印支期花岗岩(约占全岛面积的40%)、燕山期花岗斑岩和花岗闪长岩等侵入岩为主,其次为燕山晚期喷发相中酸性火山岩。对于海南岛中生代的花岗岩,前...
- 唐立梅陈汉林董传万程晓敢
- 文献传递
- 海南岛晚中生代花岗闪长岩及其包体的锆石U-Pb定年及构造意义被引量:6
- 2014年
- 海南岛晚中生代的岩浆活动十分强烈,代表性的岩体有千家岩体、屯昌岩体和保城岩体,岩体岩性为花岗闪长岩,其中包含大量的闪长岩包体。系统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及包体均形成于101 Ma,为双峰式侵入岩,由来自地幔的高温基性岩浆注入下地壳较酸性的长英质岩浆,两种岩浆同时上侵冷却形成。它们形成的构造环境为板内拉张环境,指示了海南岛于101 Ma处于强烈的岩石圈减薄阶段,这与晚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弧后拉张有关。
- 唐立梅陈汉林董传万
- 关键词:锆石U-PB定年岩石圈伸展
- 海南岛中三叠世造山后伸展作用:双峰式侵入岩的年代学及地球化学制约被引量:17
- 2013年
- 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海南岛兴隆双峰式侵入岩进行了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并初步探讨其构造意义.呈双峰式的辉绿岩体与花岗岩体分别由独立的基性岩浆和酸性岩浆形成,在两者接触之处发生了局部的岩浆机械混合;辉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38±2)Ma,花岗岩的为(234±2)Ma,两者形成于同一构造岩浆作用事件;侵入岩的Si2O含量呈双峰式,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它们形成于造山后伸展环境,其Sr-Nd同位素组成具有EMⅡ型富集地幔特征,其源区可能受到了俯冲流体交代作用的影响.兴隆侵入岩的形成指示海南岛中三叠世处于造山后伸展的构造环境,其形成与岩石圈伸展减薄背景下玄武质岩浆的底侵作用有关.
- 唐立梅陈汉林董传万杨树锋沈忠悦程晓敢付璐露
- 关键词:中三叠世造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