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0JDJNJD211)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杨东齐霁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商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主义
  • 2篇马克思主义
  • 2篇马克思主义大...
  • 1篇大众化
  • 1篇俗化
  • 1篇通俗
  • 1篇通俗化
  • 1篇乡村
  • 1篇乡村社会
  • 1篇民主
  • 1篇民主革命
  • 1篇民主革命时期
  • 1篇民主环境
  • 1篇村社

机构

  • 2篇天津商业大学

作者

  • 2篇齐霁
  • 2篇杨东

传媒

  • 1篇兰州学刊
  • 1篇科学社会主义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彭湃与马克思主义在乡村社会的大众化
2011年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特别是在乡村社会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彭湃无疑是一位开拓者。从对乡村社会现状的认知,到对农民群体社会心理的剖析,不仅体现了他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摆在了首位,事实上也是他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起点。更为重要的是,彭湃在乡村社会的大众化实践中,是以最平凡的形象深入民间,用自己的高尚情操和感染力来号召和吸引民众的。而人们也正是从他身上所承载的形象与符号中才做出自己的认知和判断的。当彭湃在民众心目中已成为一种特定的符号,他们也就最终认识和理解了"马克思主义"。这也正是彭湃在乡村社会大众化实践中留给我们的一条最宝贵的经验。
齐霁杨东
关键词:乡村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究竟在何种程度上是可能的——以民主革命时期的实践为例被引量:3
2011年
通俗化与大众化之间并不能完全等同,马克思主义与广大民众之间的对接与融合,是通过一定的载体间接完成的,其中代表国家行使职权的党政干部,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民众正是从这些干部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特定符号,来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与此同时,在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中问计于民,加强民众的参与实践,使其在参与中去体会感知,无疑是激发人们对理论的关注和向往的有效方法。
杨东齐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化民主环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