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09)

作品数:13 被引量:67H指数:6
相关作者:邓涛李强颉光普王世骐曾志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甘肃省博物馆南加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12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化石
  • 6篇中新世
  • 5篇临夏盆地
  • 5篇哺乳动物
  • 4篇英文
  • 3篇头骨
  • 3篇晚中新世
  • 3篇甘肃临夏盆地
  • 2篇动物化
  • 2篇动物化石
  • 2篇新生代
  • 2篇头骨化石
  • 2篇盆地
  • 2篇气候
  • 2篇气候环境
  • 2篇骨化石
  • 2篇哺乳动物化石
  • 1篇地壳
  • 1篇地壳结构
  • 1篇地理分布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院
  • 4篇甘肃省博物馆
  • 2篇南加州大学
  • 1篇甘肃工业职业...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亚利桑那大学
  • 1篇赫尔辛基大学
  • 1篇佛罗里达州立...

作者

  • 7篇邓涛
  • 5篇王世骐
  • 4篇颉光普
  • 4篇李强
  • 2篇曾志杰
  • 1篇孙博阳
  • 1篇史恒
  • 1篇王晓鸣
  • 1篇陈少坤
  • 1篇李桂林
  • 1篇邱铸鼎
  • 1篇王伴月
  • 1篇郭志
  • 1篇傅铭楷
  • 1篇侯素宽
  • 1篇赵得思
  • 1篇王卫民
  • 1篇高星
  • 1篇段宗奇
  • 1篇王杨

传媒

  • 6篇古脊椎动物学...
  • 3篇科学通报
  • 3篇第四纪研究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采用地震背景噪音成像技术反演天山及周边区域地壳剪切波速度结构被引量:5
2010年
采用地震背景噪声成像技术获得了天山及周边区域的地壳剪切波速度结构,数据取自中亚地区50个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站的连续噪音记录,通过互相关计算共获取了约748个高信噪比瑞雷面波经验格林函数:利用可视化方法测量了周期为6~50s的瑞雷面波相速度频散,据此反演了相速度分布模型和剪切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短周期(6~20s)相速度分布与地质构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高速区域对应于山脉,低速区域对应于沉积盆地,天山造山带下部存在双向俯冲高速异常,其中天山南部的高速异常从塔里木中上地壳向北俯冲,天山北部的高速异常则从中地壳向南俯冲;另外天山造山带中下地壳存在低速通道,该通道为地幔热流的上涌或侵入提供了途径.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地壳的向北俯冲和哈萨克地台地壳的向南俯冲作用,以及天山下方的地幔热流上涌共同为天山造山带的活化提供了主要动力.
郭志高星王卫民李桂林段宗奇史恒
关键词:地壳结构地幔上涌
藏北伦坡拉盆地丁青组哺乳动物化石对时代和古高度的指示被引量:15
2011年
藏北班戈县论波日地点丁青组上部所含的犀科肱骨远端是在伦坡拉盆地新生代沉积中发现的第一件哺乳动物化石.论波日肱骨标本远端滑车内髁自内向外逐渐收缩,内髁内侧边缘不突起,内上髁发达,强烈向后伸展,与内髁关节面之间以沟相隔,符合犀科的特点.内髁下宽上窄,内侧副韧带窝相当浅,内侧韧带结节非常微弱,内髁上缘的内侧部分与其上的骨面平滑过渡,没有明显的界线,与近无角犀(Plesiac eratherium)一致.对比结果显示,论波日标本在大小和形态上最接近于山东临朐山旺动物群中的P.gracile,从而判断其时代为早中新世晚期(山旺期),年龄约18~16Ma.伦坡拉盆地犀科化石的发现,表明丁青组上部已进入新近纪,恢复的古生态环境经早中新世的古气温校正后指示当时其地的古海拔高度接近3000m.
邓涛王世骐颉光普李强侯素宽孙博阳
关键词:青藏高原伦坡拉盆地中新世犀科
线性回归法复原化石标本中的残缺数据(英文)被引量:1
2010年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中对样本完整性的要求,为了在分析中不抛弃大量不完整的化石标本或者不大大减少变量,创建了一种恢复标本残缺数据的方法。本方法基于线性回归理论,假设同类标本个体之间的区别仅仅是大小的区别,形状的区别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同类标本中,可以用一件标本的已知测量数据预测另一件标本的残缺测量数据。在多件标本的情况下,对某件标本的某个残缺数据的预测结果是用其他标本分别进行预测所得值的加权平均,加权系数的选取与每件标本的保存完好程度相关。用现生马属头骨及肢骨标本做的数据试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对标本的种类、数量及残缺值的多少均不敏感,对于尺寸较大的标本或数值较大的数据的预测效果要比对尺寸较小的标本或数值较小的数据的预测效果要好。与传统的线性回归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本方法利用的是样本(即标本)间的线性相关性,传统方法利用的是变量(即测量项)间的线性相关性。在通常情况下,样本间的线性相关程度要优于变量间的线性相关程度。本方法简单实用,在对化石标本进行统计分析,特别是多元统计分析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王世骐邓涛
关键词:最小二乘法化石标本马属
内蒙古宝格达乌拉晚中新世副竹鼠化石(英文)被引量:6
2010年
描述了1996-2007年间在内蒙古阿巴嘎旗晚中新世宝格达乌拉组采集的副竹鼠化石。材料包括下颌骨1件、牙齿14枚和肢骨4件,分别采自该组的2个地点。根据标本较大的尺寸、形态特征,以及颊齿的釉质曲线高度,宝格达乌拉材料被归入三趾马层副竹鼠Pararhizomys hipparionum Teilhard de Chardin & Young,1931。Pararhizomys是一类具高冠、脊形和冠面构造简单颊齿的啮齿动物。该属目前发现的化石地点少,材料也不多,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和蒙古高原周缘,其地史分布为晚中新世早期至上新世中期。与鼢鼠类(siphneids)和鼠平类(arvicolids)一样,Pararhizomys属的颊齿有由低冠到高冠发展的趋势,具体表现为牙齿侧面釉质曲线(dentine tract)由平直、远离内外两侧谷底到起伏、接近甚至超过内外两侧谷底。为方便比较,本文为釉质曲线的高度设立"H"指数,即从每侧最深谷的谷底和釉质曲线的最高处取平行于冠面的平行线,此两平行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H"。H值越大,表明齿冠越低,反之则齿冠越高。尽管目前发现的副竹鼠标本不多,但似乎可以看到从早期到晚期,其颊齿的个体有从小变大,釉质曲线高度H值逐渐减小,即齿冠逐渐增高的趋势。由于Pararhizomys的牙齿形态多少与竹鼠类的低冠竹鼠Brachyrhizomys和竹鼠属Rhizo-mys及拟速掘鼠属Tachyoryctoides有相似之处,故常被与Brachyrhizomys和Rhizomys一起归入竹鼠科(Rhizom yidae),但该属的牙齿不具中脊和下中脊,褶沟少,一般为2-3个,与上述三属有明显的不同。本文对下门齿所作的切片观察也表明,Pararhizomys的釉质层结构与Brachyrhizomys,Rhizomys和Tachyoryctoides者相差甚远,其内层(PI)明显增厚,釉柱和釉柱间质(IPM)的排列方式存在明显差别。颊齿的冠高、冠面形态,以及下门齿的釉质层结构,似乎都表明了Pararhizomys属不大可能归入竹鼠科或速掘鼠科(Tachyorictoididae)。而下门齿釉质
李强
关键词:晚中新世地理分布
蒙古野驴肢骨在不同性别中的变异(英文)
现生的马属被认为是性同型的哺乳动物。作者研究了雄性及雌性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肢骨的统计学差异。结果表明,雄性蒙古野驴肢骨的尺寸略大,但是与雌性蒙古野驴非常接近,两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该结果支持现生马...
王世骐
关键词:蒙古野驴进化
文献传递
临夏盆地晚新生代哺乳动物的多样性变化及其对气候环境背景的响应被引量:10
2011年
甘肃临夏盆地的晚新生代沉积物厚度巨大,其中富含从晚渐新世到早更新世各个时代的哺乳动物化石,目前已知包括10目42科131属172种,在种级水平上全部是绝灭类型,仅少数属有现生代表。这些化石是研究哺乳动物群演化及其与气候环境背景关系的重要材料。哺乳动物的多样性和形态特征与气候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对温度、湿度和海拔高度的变化尤其敏感。依据中国陆生哺乳动物分期对临夏盆地沉积序列中的物种分异度、新纪录和消失种进行统计。临夏盆地哺乳动物的多样性变化在整个晚新生代时期相当显著,可以明显地分为不同阶段:中中新世、晚中新世和早更新世是多样性水平最高的时期,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多样性最低,上新世处于中等水平。从哺乳动物多样性分析得到的临夏盆地各时期气候环境变化过程与根据其他独立证据,如群落线分析得到的结果高度吻合,也与青藏高原的隆升密切相关。
邓涛
关键词:哺乳动物多样性晚新生代气候环境临夏盆地
甘肃新生代气候环境变化与哺乳动物群演替被引量:5
2011年
甘肃省境内新生代沉积中富含动物化石,以早渐新世晚期、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早期、中中新世晚期、晚中新世、早更新世和晚更新世的哺乳动物化石最为丰富。新生代青藏高原形成、快速隆升,改变了东亚的大气环流和中国的地理格局,使甘肃的气候和地理面貌发生了巨变。甘肃省境内的哺乳动物群在这些变化背景下发生了一次次的更替。本文通过对不同时代的动物群所代表的生态特征分析和结合沉积物佐证,推测了甘肃新生代的气候环境演变过程:古新世-早渐新世早期,海拔不高,气候炎热干燥,呈沙漠或干旱的荒漠环境;早渐新世晚期-早中新世早期为半干旱半暖湿气候下的森林环境,间有开阔的草原地带;中中新世晚期森林更加茂密,水体丰富,冬季风开始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晚中新世为炎热半干旱的稀树草原环境,古冬季风盛行;上新世时变得越来越干冷;第四纪开始,青藏高原的抬升活动愈发剧烈,甘肃的海拔高度越来越高,从早期的干冷到中间的短期暖湿反复变化,生物和地貌也随之巨变,适应干冷气候和荒漠草原环境的哺乳动物兴起。晚更新世时甘肃北部以干燥寒冷的草原为主。夹有大面积森林草原或荒漠草原,但此期间气候有波动,出现过温湿气候;南部有茂密的森林,气候暖湿。晚更新世末,气候环境、地理和生物面貌已与现代相似。
颉光普赵得思
关键词:新生代气候环境变化哺乳动物
步林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的早期工作记录——经典脊椎动物化石地点与现代地层框架的解译(英文)被引量:9
2011年
1931 ~ 1932 年,博格·步林两次率领中瑞考察团( 又名斯文·赫定考察团) 到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东部进行考察,在克鲁克湖与托素湖地区首次发现了丰富的新近纪哺乳动物化石。这批化石成为我国早期青藏高原古生物研究的奠基石。直至今日,双湖地区仍是青藏高原脊椎动物化石最丰富、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区。柴达木盆地新近纪的堆积巨厚且连续,地层构造相对简单,盆地北缘地层出露好,是研究陆生哺乳动物演化的理想地点。然而,双湖地区地层的时代跨度超过 13 My,厚度接近 4600 m,如果化石层位不明,很容易引起动物群成分的混乱。步林对此似乎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所有采集的化石未做分层处理,导致后人对"柴达木动物群"年代的解释引起不少异议。步林并非对地层不重视。恰恰相反,他如同在甘肃塔奔布鲁克盆地的工作中那样,在缺乏地形图和地质资料的条件下做了大量的基础地层工作。他利用明显的地物( 山顶)和地质构造( 背斜) 作为参照系统,仔细地记录了化石的出露地点,并编制了一些草图。步林去世后,家属把他的野外记录留给赫定档案馆( Svan Hedin Archives) ,在斯德哥尔摩分几处收藏。遗憾的是,如同塔奔布鲁克盆地的情况,步林未能发表很多十分关键的化石地点资料,而发表的地质记录却被多数人忽略,所出版的游记也鲜为人知,个人档案记录更是深埋于历史的文献中。直到 1999 年,本文第一作者才首次接触到一些步林的野外原始资料。经过近 10 年多次对赫定档案馆的访问和对步林原始记录反复的野外核实,最终才将步林的经典地点结合进现代地层顺序的框架中。本文是继对步林塔奔布鲁克盆地燕丹图动物群经典地点与地层的研究后,进一步对其柴达木盆地化石地点的厘定与复原,是本系列文章之二。目的是将过去混淆于各地点的动物群逐一解译,将�
王晓鸣颉光普李强邱铸鼎曾志杰Gary T. TAKEUCHI王伴月傅铭楷Asta ROSENSTROM-FORTELIUSHakan WAHLQUIST董维霖张春福王杨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东部脊椎动物化石哺乳动物化石
记临夏盆地维氏大唇犀—牙齿异常个体(英文)被引量:1
2011年
临夏盆地已知的大唇犀(Chilotherium属)共有3种,C.primigenius,C.anderssoni和C.wimani。其中,C.wimani是临夏盆地晚中新世三趾马动物群中的优势种类,在临夏盆地的柳树组中部和上部的各个化石地点均有出土,时代为晚中新世中期。该种下颌主要特征表现在联合部强烈地横向扩展和i2巨大且内刃上翻。本文所述标本为一件带畸形牙齿的C.wimani亚成年下颌,年龄约9岁,个体中等大小,其特征与C.anderssoni相差较大,而与C.wimani完全一致。其畸形之处表现在左、右两侧的p4为异常状态,并且在左侧还保留有dp4。左p4前后内外倒转,且下三角座仅为一锥形牙尖形态;右p4不仅内外反转,而且下三角座完全退失。这件标本从病因来看,左dp4的滞留很可能是左p4牙胚的不正常发育造成的,而左、右p4的畸形生长很可能是生物体遗传因素和营养不良共同造成的。C.wimani的数量庞大,种间和种内竞争都很激烈。牙齿的畸形影响了上下牙的咬合状况,在环境恶劣、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功能劣势是致命的。
陈少坤邓涛何文陈善勤
关键词:甘肃临夏盆地晚中新世牙齿畸形
甘肃东乡龙担的长鼻三趾马头骨化石--龙担哺乳动物群补充报道之三(英文)被引量:5
2012年
报道了在甘肃省东乡县龙担地点发现的中国长鼻三趾马Hipparion(Proboscidipparion)sinense头骨化石。此前在早更新世龙担动物群中记述过的长鼻三趾马材料仅有一枚第三掌骨,头骨化石的发现不仅使该动物群的三趾马种级分类得到证实,同时扩大了对这个种头骨和牙齿特征的认识。由于最初建种的正型标本为老年个体,此后也未发现过中国长鼻三趾马的完好头骨化石,因此龙担的新材料将为该种的特征补充更多重要的信息,尤其是鼻切迹的构成。其鼻骨下部呈一细窄条状向前强烈延伸,组成鼻颌切迹下缘的后部,其前端尖,到达P2/P3界线水平,与前颌骨鼻突的末梢间有30mm的距离。这些特征的识别对判断长鼻三趾马的系统关系有重要意义。
邓涛
关键词:甘肃临夏盆地早更新世三趾马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