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2009GB2D000548)
- 作品数:7 被引量:54H指数:4
- 相关作者:陈龙黄峰更多>>
- 相关机构: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周口师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豫东潮土区不同氮肥用量和基追比对周麦22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国审周麦22号是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超高产小麦新品种。在豫东潮土区进行了不同氮肥用量和不同基追比对周麦22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豫东潮土区,在磷、钾肥施用量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施氮量的提高对于不同处理的小麦群体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不同处理的无效分蘖差别比较明显。在磷钾肥分别为120kg/hm2和60kg/hm2的情况下,施氮量控制在300kg/hm2左右肥效比较高,同时,基追比设置5∶5更能提高周麦22号的产量。
- 黄峰李新平殷贵鸿韩玉林王丽娜唐建卫于海飞杜华兵杨光宇
- 关键词:超高产小麦施氮量基追比
- 小麦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遗传分析被引量:26
- 2011年
- 利用7个面筋品质不同的小麦品种(系),按Griffing双列杂交法II配制21个杂交组合,对小麦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进行了遗传分析。在7个亲本中,新麦18的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均较高,一般配合力好,能显著地提高杂种后代的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周8425B湿面筋含量最高,一般配合力较好,可以较快地提高后代湿面筋含量,但后代面筋指数较差,综合品质不易得到提高。小麦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不仅受加性和显性效应影响,还存在非等位基因间互作。湿面筋含量的高值受显性基因控制,早代即可表达,容易选择;而面筋指数的高值却受隐性基因控制,早代不宜选择。湿面筋含量狭义遗传力相对较低,而面筋指数狭义遗传力较高,且二者间相关性不强。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具有实验操作简单、方便快捷、需要样品少等优点,可用于指导优质育种和小麦生产。
- 唐建卫殷贵鸿王丽娜韩玉林黄峰于海飞杨光宇李新平
- 关键词:小麦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配合力
- 周麦18号小麦生理生化特性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以新麦18号(CK1)和豫麦49号(CK2)为对照,对周麦18号小麦品种生理生化特性及其产量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周麦18号产量构成因素比较协调,其千粒重最高,为48.8g,分别较新麦18号、豫麦49号提高21.1%、32.2%。周麦18号在灌浆期具有较高的叶面积指数、较稳定的净光合速率、较低的冠层温度,灌浆强度达1.28g/(d.千粒),还具有较强的碳、氮代谢活性以及灌浆中后期较强的根系活力,这些特性是周麦18号高产稳产的保证。
- 王丽娜殷贵鸿韩玉林黄峰唐建卫陈龙于海飞杨光宇李新平
- 关键词:小麦生理生化特性灌浆
- 播期和播种密度对周麦18号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被引量:7
- 2012年
- 在低(180万株/hm2)、中(270万株/hm2)、高(330万株/hm2)3种播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周麦18号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播种密度下,不同播期对小麦产量影响有极显著差异;在相同播期下,不同播种密度对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播期对周麦18号成穗数和千粒重有极显著影响,对穗粒数影响较小。成穗数是决定周麦18号产量的关键因素,但同时也制约穗粒数和千粒重对产量的贡献。保证周麦18号高产的适宜播期为10月8日~10月15日,播种密度范围较广(180万~330万株/hm2),早播适宜低密度,播期推迟,密度适当增加。
- 王丽娜殷贵鸿韩玉林黄峰唐建卫于海飞杨光宇李新平
- 关键词:播期播种密度多穗型
- 多效唑对周麦23号主要农艺性状与品质的影响被引量:7
- 2011年
-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排列设计,研究了不同多效唑用量对周麦23号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能较好地降低株高,防止小麦倒伏,起到保产、稳产的作用。当多效唑使用量达到1125g/hm2水平时,周麦23号株高可从83.0cm降低到77.3cm,面粉白度均值达到75.6,蛋白质含量保持在标准的范围内,面粉白度和揉混特性得到改善。
- 唐建卫殷贵鸿韩玉林王丽娜黄峰于海飞杨光宇李新平
- 关键词:多效唑
- 超高产小麦周麦16号生理生化特性和灌浆规律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以豫麦49号和豫麦18号为对照,对超高产小麦品种周麦16号灌浆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特性及其产量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周麦16号与对照品种豫麦49号和豫麦18号相比,在株高显著降低及生物学产量不变的情况下,收获指数分别提高19.3%和16.2%,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株粒重分别提高17.2%和14.3%,均达显著水平;后期光合速率分别提高70.8%和34.2%,达极显著水平;气冠温差在小麦的发育过程中处于较低水平,较对照豫麦49号和豫麦18号分别低62.5%和85.0%,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灌浆中后期,一直保持较高的灌浆速率;可溶性蛋白与叶绿素含量降解速度较慢;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较高,丙二醛(MDA)含量较低。说明周麦16号具有良好的光、热利用能力,光合持续期长,中后期植株衰老较慢,源、库、流较为协调均衡,有利于子粒光合产物的积累,增加子粒饱满度,子粒产量有"超越性"增加。
- 王丽娜殷贵鸿韩玉林黄峰唐建卫于海飞陈龙杨光宇李新平
- 关键词:超高产小麦生理生化特性灌浆规律
- 黄淮麦区小麦馒头加工品质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选用黄淮麦区南部主栽品种和近几年国家审定的品种共42个,研究其馒头加工品质与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关系及影响馒头品质的主要小麦品质性状。结果表明:42个小麦品种馒头总评分75.8分,达到80分以上的占24%;适合制作优质馒头的品种有豫农035、郑育麦029、周99133、周麦16、花培5号、周麦19、偃展4110、漯4518、豫麦34和丰舞981。馒头总评分与面粉白度和亮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面粉灰分、直链淀粉和膨胀势呈显著负相关。对主要小麦品质性状进行协调选择是选育优质馒头小麦品种的关键。
- 黄峰殷贵鸿韩玉林王丽娜唐建卫李新平杨光宇
- 关键词:小麦品质性状黄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