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231114)
-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4
- 相关作者:高鹏骐赵有郭效忠沈鸣于欢欢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创新研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空间目标预警阈值确定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针对目前通常采用计算碰撞概率来进行空间目标碰撞预警的方法,为提高其评判标准的精度以达到提高航天器精准预警的目的,分析了目前空间目标碰撞概率阖值确定过程的总体框架.对阈值确定过程中所涉及的误差协方差矩阵确定方法、碰撞概率计算以及碎片通量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以国际空间站(ISS)为例,通过计算其所在空间的碎片通量,分析其轨道受空间环境的影响情况,并与早期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其以往的碰撞概率阈值可能被高估的结论.
- 周威萍沈鸣郭效忠高鹏骐赵有
- APOSOS光电望远镜空间目标观测精度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利用内符合精度和外符合精度两种精度判定方法,对国内首台基于APOSOS亚太地基光学空间物体观测系统)项目安装在国外的15 cm地基空间碎片光电观测望远镜获得的观测数据进行了观测精度计算分析。经过计算分析,得到内符合精度在5″左右;利用全球激光测距服务系统提供的综合激光测距数据格式标准点资料对Lageos1、Lageos2和Ajisai卫星进行精密定轨,进而获得这些卫星的精密轨道,并以此精密轨道作为APOSOS 15 cm光电望远镜观测数据外符合精度的评定依据,得到外符合精度大约在6″左右。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系统的观测精度较高,达到了设计指标,能够满足科研和工程应用的需要。
- 于欢欢沈鸣高鹏骐孙明国郭效忠赵有
- 关键词:中误差激光测距天文定位
- 双基地空间碎片探测系统工作频率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利用射电望远镜与雷达构成双基地系统是一种探测LEO轨道空间碎片有效手段。该系统充分发挥射电望远镜探测灵敏度高的特点,提高地基监测系统的空间碎片的探测能力。对基于大口径射电望远镜构成的双基地空间碎片探测系统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基于射电望远镜的双基地探测系统的工作频率对探测性能的影响,针对特定尺寸小碎片目标的探测距离以及在目标距离范围内系统对小碎片的探测能力分别进行了仿真实验。文中所作的研究为国内利用射电望远镜建设小碎片监测系统提供了参考。
- 赵哲赵有于欢欢高鹏骐
- 关键词:射电望远镜
- 空间目标的激光和光学两种观测技术联合定位被引量:10
- 2015年
- 利用卫星激光测距(SLR)技术对空间非合作目标进行跟踪观测现在处于发展阶段,存在预报不够准确以及单站少量观测数据不能定轨等困难。因此提出联合非合作目标的单站SLR数据和光学观测数据进行综合定轨,从而得到非合作目标的精密轨道。利用Ajisai卫星和Jason-1卫星的单站激光测距数据和光学观测数据的试验结果证明,综合定轨精度比光学定轨精度有一个量级的提高。进而可以得到高精度轨道预报,这有利于非合作目标的激光测距进入一个良性的常规运行状态。
- 孙明国高鹏骐沈鸣李振伟杨大陶郭效忠于欢欢周威萍赵有
- 关键词:卫星激光测距光学观测
- 空间碎片激光测距探测能力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针对利用激光测距技术探测空间碎片这一新的发展趋势,基于国内外现状和未来探测的需求,首先对空间碎片激光测距的探测成功率进行了理论计算;其次计算分析了望远镜口径大小、激光器单脉冲能量及重复频率与可探测空间碎片大小及探测距离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大功率激光器与大口径望远镜可有效地提高空间碎片的探测能力。为满足探测微小空间碎片(尺寸在20 cm左右)的需要,建议采用能量在2 J^3 J之间、重复频率为100 Hz的激光器和口径1.2 m以上的望远镜。
- 于欢欢高鹏骐沈鸣郭效忠杨大陶赵有
- 关键词:激光测距脉冲能量重复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