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01556)

作品数:27 被引量:246H指数:9
相关作者:彭拥军李忠仁吴旭储继红陈理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缺血
  • 12篇卒中
  • 9篇电针
  • 9篇脑缺血
  • 9篇脑卒中
  • 7篇再灌注
  • 7篇针灸
  • 7篇缺血再灌注
  • 7篇卒中后
  • 7篇脑缺血再灌注
  • 7篇灌注
  • 6篇蛋白
  • 6篇血脑
  • 6篇血脑屏障
  • 6篇血性
  • 6篇缺血性脑卒中
  • 6篇细胞
  • 6篇脑屏障
  • 5篇自噬
  • 5篇脑卒中后

机构

  • 22篇江苏省中医院
  • 10篇南京中医药大...
  • 8篇四川大学华西...
  • 4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作者

  • 22篇彭拥军
  • 7篇李忠仁
  • 6篇吴旭
  • 6篇储继红
  • 5篇陈理
  • 4篇孙建华
  • 3篇蔡云
  • 3篇王和生
  • 3篇周飞
  • 3篇姜鹏君
  • 3篇郭景春
  • 3篇傅淑平
  • 3篇洪浩
  • 2篇胡津丽
  • 1篇王皓琳
  • 1篇姚文龙
  • 1篇徐兰凤
  • 1篇沈燕
  • 1篇许美娟
  • 1篇张晓东

传媒

  • 4篇辽宁中医药大...
  • 4篇中医学报
  • 3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针刺研究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7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通道蛋白-4与脑水肿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水通道蛋白(AQPs)是近年来研究水液代谢疾病的热点,水通道蛋白-4(AQP4)是美国科学家Agre教授于1994年分离发现的,它是水通道蛋白家族的一个成员。迄今为止,已从哺乳动物组织中鉴定中13种AQPs。脑组织中的AQP主要为AQP4。AQP4是分布于脑组织中的主要水通道蛋白。AQP4蛋白丰富表达在毛细血管、血管周围及软脑膜所直接接触的胶质细胞上。近年研究表明,AQP4与脑水肿密切相关,研究AQP4的分子机制可以为临床上治疗脑水肿及水离子紊乱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对AQP4与脑水肿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彭拥军王和生孙建华陈理许美娟储继红
关键词:AQP4脑水肿
电针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9年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及多发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针灸治疗脑卒中已获得广泛认可,针灸可有效抑制脑缺血发生后产生的级联反应及神经元损伤。本文探讨电针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为电针在临床上治疗该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彭拥军徐疏影李忠仁傅淑平储继红姜鹏君朱冰梅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电针血脑屏障细胞自噬
miR-210与缺血性脑卒中被引量:3
2020年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其中以缺血性脑卒中更为高发。MicroRNA(miRNA)作为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在调节细胞因子等诸多方面参与生物学调控过程[1]。而miR-210作为其中一类,具有高度缺氧特异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脑组织呈缺血、缺氧状态。而大量研究表明,miR-210的表达在缺氧环境下最为显著。本文将探讨在调控缺血性脑卒中过程中,miR-210在细胞应答反应、血管新生与神经功能等各方面所发挥的效应及作用。
彭拥军徐疏影李忠仁洪浩储继红蔡云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MIR-210
电针抗脑缺血再灌注后AQP4介导的血脑屏障损伤的作用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电针与水通道蛋白-4(AQP4)和血脑屏障(BBB)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阐明电针抗脑缺血再灌注后BBB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选用健康SD雄性大鼠,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电针组电针人中、百会穴30 min。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水肿肿胀率测定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AQP4和MMP-9mRNA在脑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6h后,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及BBB破坏逐渐加重,AQP4和MMP-9mRNA的表达增加,在72 h均达到高峰;而电针组能够明显减轻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BBB的破坏,降低AQP4和MMP-9的表达(P<0.05,P<0.01);AQP4和MMP-9的变化有显著相关性。结论电针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损伤,减轻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后BBB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AQP4的表达实现的。
彭拥军陈理姚文龙周飞郭景春
关键词:电针脑缺血再灌注水通道蛋白-4血脑屏障
周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进展被引量:3
2020年
脑周细胞是神经血管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关于脑缺血的研究重点逐渐从神经元转移到神经血管单元。周细胞位于神经血管单元的中心,近年来成为新兴研究领域中的焦点。脑周细胞通过整合、处理邻近细胞的信号产生反应,发挥多种功能,包括调节血脑屏障、调节脑血流、调节免疫炎症反应、参与血管生成、调控干细胞活性以及表观遗传调控等。本文通过检索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周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为缺血性脑卒中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为发现新的治疗靶点提供思路。
彭拥军李文倩吕鹤群徐疏影吴旭朱冰梅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周细胞神经血管单元血脑屏障
缺血性脑卒中后血脑屏障损伤机制研究现状被引量:16
2020年
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是大脑和外周循环之间的重要屏障,通过严密调节物质交换在维持中枢系统内环境稳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可引起BBB损伤及破坏,进一步促进缺血性脑损伤的发展。本文总结并归纳了IS后引起BBB损伤及功能障碍的相关分子及细胞机制,有望为发现潜在的治疗靶点提供线索,以保护BBB并改善IS患者预后。
李文倩吕鹤群彭拥军徐疏影吴旭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血脑屏障内皮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周细胞
CGIMT在脑IR后BBB损伤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及AQP4表达观察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CGIMT)在脑缺血—再灌注(IR)后血脑屏障(BBB)损伤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及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观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各6只,模型组和电针组均采用改良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方法建立局灶性IR模型,且电针组于MCAO造模成功后5 min开始电针治疗;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采用CGIMT观察三组脑组织超微结构及AQP4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和模型组脑组织超微结构基本正常、AQP4低表达;模型组胶质细胞萎缩,核蛋白和胞质蛋白成分松散、丢失,粗面内质网致密,AQP4表达增多。结论 CGIMT能较好的保存细胞的超微结构和抗原活性、准确显示AQP4表达部位,可用于IR后脑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
彭拥军王和生孙建华陈理许美娟储继红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血脑屏障水通道蛋白4
基于H4K16ac介导的细胞自噬探讨电针血清对脑缺血后神经元的保护机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从组蛋白H4第16位赖氨酸的乙酰化(H4K16ac)对细胞自噬调控的角度,研究电针血清对脑缺血后神经元的保护机制。方法电针血清的制备:建立改良的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在造模成功后5 min和16 h进行电针干预,针刺人中、百会穴,并接电针治疗仪治疗30 min。第2次电针治疗后7 h取大鼠血清备用。细胞实验:将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组蛋白乙酰转移酶MOF(hMOF)抑制剂组与细胞沉默调节蛋白1(Sirt1)抑制剂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剥夺氧、糖3 h后再复氧、复糖24 h,并于复氧、复糖的同时给予2%电针血清、15 g/L的hMOF siRNA及8 g/L的Sirt1 siRNA处理。CCK-8检测细胞处理48 h后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处理48 h后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hMOF、Sirt1、组蛋白H4第16位赖氨酸的乙酰化(H4K16ac)、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qPCR检测hMOF、Sirt1、Beclin1 mRNA表达;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IP)检测各组神经元细胞的H4K16ac在自噬靶基因Beclin1启动子区的结合程度。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电针干预可使细胞增殖活性提高(P<0.05),细胞凋亡率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hMOF抑制组剂均可降低hMOF和H4K16ac蛋白的表达(P<0.05),升高Sirt1、LC3-II和Beclin1的表达(P<0.05);而与Sirt1抑制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hMOF抑制组剂均可抑制hMOF mRNA表达(P<0.05),而Sirt1和Beclin1 mRNA表达上调(P<0.05)。且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在自噬靶基因Beclin1启动子区域中H4K16ac的富集量增加(P<0.05)。结论电针血清对糖-氧剥夺再灌注损伤神经元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可能是电针通过调节组蛋白H4K16ac的表达进而调控细胞自噬,从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徐疏影沈燕彭拥军杨沙李文倩
关键词:细胞自噬
改良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制作方法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按照Longa的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进行改良,通过局部脑血流监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V染色和电镜等方法评价该模型的可靠性。结果:动物麻醉后一般只需15min左右即可完成栓线手术,术后大鼠大脑中动脉区域血流量下降,神经功能缺损明显,CV染色脑梗死区苍白,电镜显示缺血灶星形胶质细胞肿胀,神经元固缩坏死。结论:改良后方法优于传统方法,制备模型过程中,严密监测脑血流,严格控制脑血流量降至正常15%以下,夹闭翼腭突动脉,是提高造模成功率的关键。应用头端包被多聚赖氨酸并经熏香处理的尼龙线对血管损伤小。该改良的模型,缺血效果明确可靠,手术时间短,是理想的研究脑缺血的实验模型。
彭拥军陈理郭景春周飞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SD大鼠动物模型大脑中动脉
电针结合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使用电针并使用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方法治疗中风后患有运动性失语的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标准的中风后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高频组、低频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高频组患者进行左侧半球Broca区高频刺激(5 Hz)+电针+语言康复治疗;低频组患者进行右侧半球Broca对应区低频刺激(1 Hz)+电针+语言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电针+语言康复治疗。各组治疗均每日1次,每周5次,共20次,总疗程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对比3组治疗效果。结果高频组、低频组总有效率(80.00%)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3.63%)(P<0.05);ADL评分与HAMD评分,高频组、低频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组与低频组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或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具有良好的疗效,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提高中风后失语的言语功能状态,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彭拥军吕鹤群乔玉潘琳钐吴旭胡津丽
关键词:卒中后失语电针重复经颅磁刺激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