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20071110061)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20071110061)
- 作品数:13 被引量:92H指数:6
- 相关作者:钟芸诗时强姚礼庆周平红徐美东更多>>
-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巨大的侧向发育型肿瘤(附视频)
- 2013年
- 患者男性,66岁,大便次数增多伴腹胀8个月,大便每日3~4次,无腹痛、大便变细、便血、黑便、黏液便等,到当地医院就诊,行肠镜检查提示直肠距肛门口4—10cm处见一绒毛状肿物,占肠腔3/4周,局灶充血、糜烂,诊断为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
- 钟芸诗时强
- 关键词: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直肠视频大便次数肠镜检查
- 口服质子泵抑制剂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癌前病变一例被引量:3
- 2014年
- 患者女,60岁。因“反酸、烧心1月”于2013年1月11日门诊行胃镜检查,发现胃体近贲门处有一2.5om×2.5cm的A2期(活动期)溃疡灶,病理结果提示重度异型增生。患者拒绝手术,要求行内镜治疗。
- 时强徐美东钟芸诗周平红姚礼庆
-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内镜治疗质子泵抑制剂胃癌前病变重度异型增生病理结果
- 内镜下切除结直肠颗粒细胞瘤1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结直肠颗粒细胞瘤(granularcelltumor,GCTs),是罕见的具有施万细胞分化特征的神经脊来源的肿瘤,临床症状隐匿,内镜下多表现为黏膜下肿瘤(SMT)。近十年来,内镜治疗和免疫组化的应用和发展为消化道SMT的诊治带来了重大影响,食管颗粒细胞瘤的报道日益增多,但结直肠颗粒细胞瘤的研究仍较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2008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对11例内镜发现的结直肠SMT行内镜下切除治疗,术后病理为颗粒细胞瘤,现总结探讨如下。
- 武逸人时强姚礼庆周平红徐美东朱宝山戴春红蔡世伦齐志鹏钟芸诗
- 关键词:食管颗粒细胞瘤内镜下切除结直肠黏膜下肿瘤内镜治疗
- 消化内镜微创治疗食管疾病的新进展被引量:1
- 2013年
- 食管疾病包括食管的畸形、运动失调、炎症和肿瘤。有些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对健康影响不大;有些则影响进食,甚至威胁生命。诊断明确后不同的疾病可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
- 时强钟芸诗姚礼庆
- 关键词:内镜微创治疗食管疾病内镜技术
- 内镜切除结直肠黏膜下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附559例报告)被引量:22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黏膜下肿瘤(SMTs)的分布情况及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结肠镜下诊治结直肠SMTs 559例临床资料、病理学类型及其特点。结果结肠SMTs中以脂肪瘤148例(84.1%)最为常见,其次为颗粒细胞瘤(GCTs)9例(5.1%),平滑肌瘤7例(4.0%),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7例(4.0%),胃肠间质瘤(GISTs)1例(0.6%)及其他SMTs4例(2.3%)。其中脂肪瘤可发生于结肠各段,以右半结肠多见;GCTs多见于右半结肠;平滑肌瘤、NETs多见于左半结肠。直肠SMTs中以NETs349例(91.1%)最为常见,其次为脂肪瘤13例(3.4%),平滑肌瘤11例(2.9%),GISTs7例(1.8%),GCTs1例(0.3%)及其他SMTs2例(0.5%)。其中NETs可发生于直肠各段,以下段直肠多见;脂肪瘤、平滑肌瘤多见于直肠上下段;GISTs可见于直肠各段。结论结肠SMTs中良性病变多,可允许内镜下随访,当出现临床症状或瘤体短时间内增大时行内镜下治疗。直肠SMTs中有恶变倾向的病变占绝大多数,一经发现需积极治疗。
- 齐志鹏钟芸诗周平红徐美东时强蔡世伦武逸人姚礼庆
- 关键词:结直肠黏膜下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
- 内镜下全层切除术治疗胃黏膜下肿瘤的技术进展被引量:6
- 2015年
- 胃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是非上皮源性的,除异位胰腺外,均来自胃壁的间叶组织,主要位于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病理类型包括间质瘤、平滑肌瘤、脂肪瘤、神经源性肿瘤、纤维瘤及血管瘤等。
- 徐佳昕时强周平红
- 关键词:胃黏膜下肿瘤切除术全层内镜神经源性肿瘤固有肌层
- 以消化内镜为主的双镜联合治疗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新进展被引量:18
- 2013年
- 近年来,以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为特色的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逐渐在我国开展,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出用于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SMTs)的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ESE)、内镜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TR)、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和治疗贲门失弛缓的内镜下食管肌层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1].内镜治疗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也带动了以消化内镜为主的双镜治疗的发展.在某些情况下,联合应用内镜和腹腔镜,不仅可以实现微创的目的,还可以获得更加安全、理想的治疗效果.通过复习相关文献,结合我院内镜中心近年来开展的工作,现将以消化内镜为主的双镜联合治疗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新进展总结如下.
- 时强钟芸诗姚礼庆
- 关键词:消化内镜消化道肿瘤双镜内镜黏膜切除术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 胃部纤维钙化性肿瘤的内镜诊疗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胃部纤维钙化性肿瘤的内镜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内镜下治疗的胃部纤维钙化性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内镜治疗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随访结果。结果4例患者共4处病灶,位于胃体3例、胃窦1例,术前内镜超声提示均起源于固有肌层,最大直径1.0—2.5em。2例向腔内生长为主的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2例向腔外生长为主的行内镜全层切除术(EFR)治疗。4处病灶均整块完整切除,手术时间12—120min,中位时间62.5min,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纤维钙化性肿瘤。随访21—34个月,胃镜复查未见复发病例。结论内镜下行ESE和EFR治疗来源于胃部固有肌层的纤维钙化性肿瘤是安全和有效的,并可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为胃部纤维钙化性肿瘤的诊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 时强钟芸诗侯英勇姚礼庆周平红陈涛任重王萍徐美东
-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 内镜下应用尼龙绳结扎、切除治疗结肠大息肉被引量:9
- 2014年
- 结直肠息肉是一种癌前病变,需要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内镜下治疗技术的成熟发展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开腹手术。尼龙绳最早应用于缝合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后产生的巨大黏膜缺损[1]。近年来,尼龙绳结扎技术在内镜下的应用逐步扩展[2,3],我们对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98例直径≥3 cm的结直肠巨大有蒂息肉应用尼龙绳结扎切除术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刘靖正钟芸诗周平红周平红姚礼庆徐美东胡健卫姚礼庆李剑
- 关键词:肠息肉结肠镜尼龙绳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残胃早期癌或癌前病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残胃早期癌或癌前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采用ESD治疗的36例残胃早期癌或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术中、术后及随访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ESD,肿瘤完整切除率为100%(36/36)。切除病变平均最大直径为1.5(0.6~4.5) cm。术中出血2例,均经内镜下止血成功;平均手术时间40(10~80) min;术后1~3 d发生迟发性出血2例,经内镜下止血成功。全组无术中穿孔或迟发性穿孔的发生。术后病理示:轻中度异型增生12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7例,增生性息肉16例及印戒细胞癌1例。印戒细胞癌为T1期,于ESD术后7 d行残胃全部切除术加淋巴结清扫,术后失访。全组患者治愈性切除率为97.2%(35/36)。35例患者中位随访36(6~78)月,自诉无明显不适,胃镜检查无复发。结论 ESD是治疗残胃早期癌或癌前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 时强朱俊宇戴春红周平红徐美东陈巍峰任重陈涛蔡世伦武逸人钟芸诗姚礼庆
- 关键词: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