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D89B12)
- 作品数:7 被引量:37H指数:5
- 相关作者:邢全道高文玲何瑞银卞新民张卫建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上海市科委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沟埋还田方式下不同埋草量对冬季稻田CO_2排放的影响被引量:6
- 2011年
- 采用了碱液吸收法对冬季稻田CO2排放进行了田间原位测定,探讨了水旱轮作水稻季秸秆沟埋还田方式下不同埋草量对越冬稻田土壤CO2排放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处理单位草量与CO2排放通量之间的关系,并对不同单位沟埋草量的越冬稻田裸田CO2季节排放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CO2通量和季节排放量与埋草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各处理平均CO2通量在51.25 mg.m-2.h-1~84.92 mg.m-2.h-1之间,不同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各处理季节排放量为1 591.40mg.m-2.h-1~1 936.12 kg.hm-2,各处理平均CO2通量和CO2季节排放量均小于空白对照。单位草量CO2通量随埋草量的增加而下降,变化范围为10.63 mg.m-2.h-1~30.69 mg.m-2.h-1,处理Ⅰ与其它处理之间差异显著(P〈0.05)。
- 高文玲卞新民吴洁郭伟李胜杜磊石建福
- 关键词:CO2通量水旱轮作全球变化
- 圆盘式开沟埋草一体机的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设计一种开沟埋草一体机,能够一次开出下口宽20cm、最大深度为22cm、最大上口宽为25cm的倒梯形沟,并利用通用犁将秸秆翻到开好的沟里,然后利用覆土机构将沟填埋好。较好地解决了江淮等稻麦高产区的秸秆处理难的问题,该机设计开沟速度为0.5m/s,能够快速的进行开沟埋草,提高劳动效率,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 刘天星卜永清何彦平李庭云王媛媛邢全道
- 关键词:秸秆还田开沟机仿真
- 适应粘性土壤地区稻茬麦播种联合作业机的设计与性能试验被引量:6
- 2013年
- 针对江淮、黄淮粘性土壤地区稻茬麦面临的作业难度大、秸秆还田后埋茬不深等问题,研制了SGT-360Z24A24型反旋施肥播种镇压联合作业机,并进行性能试验。①研制的SGF-360Z24A24型联合作业机,由75kw拖拉机驱动,采用半悬挂,能耗低,一次作业即可完成旋耕、施肥、播种、开沟播种、镇压等工序;②田间性能试验表明:SGT-360Z24A24型联合作业机特别是对于粘土地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播种效果;③播种阶段反向旋耕深度8~10cm,适宜播种量260~375kg/hm2、施氮量150~180kg/hm2。
- 安波何彦平卜永清刘天星邢全道王媛媛
- 关键词:稻茬麦播种
- 将新农村建设融入城市生态廊道规划的探索——以湖州市为例
- 2010年
- 基于新城生态廊道建设过程中占用耕地的背景,在阐述生态廊道和新农村建设相关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湖州东部新区西山景区生态廊道构建实例,重点论述了生态廊道内可持续农业产业发展问题、农村保留战略以及农民生活和就业安排问题,构建了以生态廊道为依托的"三农"新形象,极大地保护了耕地,促进了城乡生态系统结构优化与空间统筹。
- 高文玲卞新民冯金飞
- 关键词:生态廊道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农民
- 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被引量:5
- 2012年
- 为了探明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设计了4种处理方式:新型旱直播(NDD),常规旱直播(CDD),水直播(DW)和机插秧(MT)。数据分析表明,NDD对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增长效果最显著,CDD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增加效果最明显。研究表明,新型旱直播对于土壤养分的综合提高效果是最优的。
- 龚万涛何瑞银马建永宋春莲邢全道
- 关键词:水直播机插秧秸秆还田土壤养分
- 中国稻田节能减排的技术模式及其配套政策探讨被引量:13
- 2009年
- 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稻田是温室气体甲烷(CH4)的主要排放源。在实现水稻持续增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能否降低稻作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是建立可持续稻作系统的关键。为此,依据多年研究总结并结合生产调研及文献分析,阐明了稻田直接与间接节能减排的基本涵义和重要意义,系统评价了保护性耕作、浸润灌溉和精确施肥等关键技术的节能减排效应。最后针对中国东北一熟区、长江中下游水旱轮作区和南方双季稻区三大水稻主产区的作物生产特点,归纳总结出了稻田节能减排的三大主体模式,并就科技支撑和生态补偿等方面提出了加强稻田节能减排的理论研究与技术推广、建立稻田节能减排的生态补偿机制以及加强宣传提高生产者的节能减排意识等政策建议。
- 谭淑豪张卫建
- 关键词:稻田节能减排全球变暖
- 多功能稻麦免耕施肥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被引量:1
- 2011年
- 江淮稻麦轮作区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针对该地区作物种植能耗高,温室气体排放多,秸秆焚烧极为严重等突出问题,结合节能减排机械化种植模式设计了多功能稻麦免耕施肥播种机。该机利用固定道进行播种作业,同时采用动力防堵机构,能够实现秸秆粉碎还田、开沟、施肥、播种等多项作业。田间试验表明,该机通过性能良好,减少作业能耗,实现一机两用。
- 李伟何瑞银
- 关键词: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