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09YZ39)

作品数:8 被引量:93H指数:4
相关作者:徐金明王强王同兴谢芝蕾韩娜娜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建筑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石灰岩
  • 3篇图像
  • 3篇灰岩
  • 2篇视频
  • 2篇视频图像
  • 2篇位移场
  • 1篇单轴
  • 1篇单轴压缩
  • 1篇单轴压缩条件
  • 1篇端承桩
  • 1篇岩石力学
  • 1篇粘结
  • 1篇振动
  • 1篇砂土
  • 1篇图像特征
  • 1篇土样
  • 1篇扭转振动
  • 1篇中桩
  • 1篇黏性土
  • 1篇模式识别

机构

  • 8篇上海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嘉兴职业技术...

作者

  • 7篇徐金明
  • 2篇王强
  • 2篇王同兴
  • 1篇谢芝蕾
  • 1篇张岩
  • 1篇王国珍
  • 1篇鲁辰达
  • 1篇闻敏杰
  • 1篇郭骏杰
  • 1篇韩娜娜
  • 1篇周廷文

传媒

  • 2篇水文地质工程...
  • 2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工程力学
  • 1篇岩土力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5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石灰岩局部化变形的图像特征被引量:14
2010年
根据室内单轴压缩试验视频图像对石灰岩局部化变形的数字特征进行分析。原始视频在岩石单轴抗压试验时摄得,根据试验荷载-时间关系曲线得到加载阶段的视频图像并转化为计算机易于识别的视频格式,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得到石灰岩试样表面任意时刻任意位置的位移大小,分析不同荷载作用下既有裂纹端点的变化过程及新生裂隙的萌生和扩展过程,选取单帧图像纹理参数作为石灰岩不同变形状态的数字特征参数,分别使用灰度直方图和灰度共生矩阵得到石灰岩图像数字特征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既有裂隙端点和新生裂隙的局部化变形现象非常明显;可以将平稳变形阶段和急剧变形阶段间的分界点作为局部化变形的起始点并据此作为局部化变形的启动条件;图像纹理特征参数能够较好反映不同荷载阶段的变形状态,可以用于预报局部化变形的起始时刻。由于图像特征反映岩石的变形破坏过程,该方法将为研究岩体地区局部化变形和地质灾害的细观机制提供一条新的研究途径。
徐金明韩娜娜李岩松
关键词:岩石力学石灰岩局部化变形图像特征
根据试验视频确定石灰岩中的位移场被引量:6
2010年
根据室内石灰岩抗压强度试验拍摄得到的彩色视频图像与试验数据,使用数字图像相关分析技术,在对原始彩色视频图像进行可读格式转换、灰度变换、傅里叶变换基础上,利用最大相关匹配技术与小变形假设实现了石灰岩视频图像中不同位置相对位移的计算,通过循环计算得到整个石灰岩试样中的位移场与试样中各点位置的变化过程。本文方法对分析岩石变形和破坏机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徐金明王强周廷文
关键词:石灰岩视频图像位移场
由试验视频图像计算加筋砂土位移场被引量:2
2010年
由数字图像计算土体位移场时大多使用数字图像相关匹配法,直接使用视频图像计算加筋砂土位移场的工作比较少。本文使用室内加筋砂土试验时拍摄的视频图像,将原始视频图像转换为多帧彩色图像及相应的灰度图像,利用最大相关匹配法对多帧图像进行相关匹配,由匹配点(区域)的移动计算加筋砂土中不同位置的相对位移,求得了任一时刻加筋砂土中的位移场和速度场、任一位置的位移变化过程。本文还对计算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研究加筋砂土的变形分布、影响因素、变形过程与破坏机理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徐金明王国珍王同兴
关键词:加筋砂土位移场视频图像
使用图像分析方法研究单轴压缩条件下花岗岩中细观组分的定向性变化被引量:3
2012年
使用图像分析方法,根据室内单轴压缩试验视频图像对花岗岩细观组分定向性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在对原始视频图像进行可读格式转换后,将可读视频图像转换成多帧静态图像,截取相同位置、相同大小的图像区域进行灰度化处理。对截取的每帧静态图像使用不同阈值识别花岗岩细观组分,得到不同时刻不同细观组分区域的分布情况。计算不同细观组分区域的长轴和短轴大小,根据各区域长短轴大小确定最小外接矩形,由长短轴交点与长轴中点定义长轴方向向量以计算全方向[0°,360°]内的长轴方向,进而计算不同细观组分区域的长轴走向,绘制不同时刻不同组分的长轴走向等值线图;计算不同时刻不同细观组分区域的面积以及概率熵,得到整个加载过程面积和概率熵的变化曲线。整个计算分析过程由自编程序自动实现。结果表明,在单轴压缩条件下花岗岩细观组分的定向性发生改变;不同细观组分的定向性增强区间相间分布、定向性减弱区间互不重叠,但某些区间为一种组分的定向性增强区间、另一种组分的定向性减弱区间;石英、长石、黑云母在加载过程中依次受力;不同细观组分在受力时面积变化出现明显异常;花岗岩中黑云母分布的有序性高于石英和长石;石英和长石在受力后区域分布变得有序,而黑云母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的定向性无明显变化。研究成果对岩石变形破坏过程机理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岩徐金明张文清
关键词:单轴压缩花岗岩
非完全粘结下饱和土中桩扭转振动的解析解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解析方法研究了桩土界面非完全粘结条件下饱和土中端承桩的扭转振动问题。利用Kelvin模型模拟饱和土层和端承桩接触面的相对滑移,与以往桩土界面连续性模型进行了对比。根据Biot波动原理,采用Novak薄层法推导了饱和土层对扭转振动桩的动力阻抗。将端承桩等效为Euler-Bernoulli杆模型,给出了桩顶动刚度因子和等效阻尼随激励频率的响应。通过算例分析了相对滑移和连续性两种模型条件下桩顶刚度因子和等效阻尼的差异。结果表明:当外荷载激励频率较大时,完全粘结条件下桩顶动刚度和动阻尼的振幅小于滑移条件下桩顶动刚度和动阻尼的振幅。因此,采用非完全粘结条件模拟桩土接触面更为合理。
闻敏杰徐金明
关键词:饱和土端承桩扭转振动解析解
石灰岩细观力学特性的颗粒流模拟被引量:61
2010年
岩体地区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取决于岩石细观组分的运动学行为。研究岩石运动学行为时通常将岩石作为整体研究对象较多,而直接以细观组分为对象的研究较少。以石灰岩为例,根据室内试验获得的岩石力学性质指标,使用基于非连续介质理论的颗粒流方法,将材料离散成刚性颗粒组成的模型,把颗粒细观变化与宏观力学特性联系起来,建立了石灰岩的细观结构模型,获得了颗粒接触力、颗粒接触模量、接触连接强度和连接刚度比等细观力学参数。由于文中直接以细观成分为研究对象、反映了岩石和岩体组成的本质特点,所得结论不仅对含裂隙岩石本构关系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且对岩体工程性质和地质灾害机制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徐金明谢芝蕾贾海涛
关键词:石灰岩颗粒流
基于K均值动态聚类分析的土样识别被引量:7
2010年
聚类分析是研究类型划分与类间关系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本文将K均值动态聚类分析方法应用于土样识别中。在介绍K均值聚类方法基本思想和计算步骤的基础上,选取某工程勘察的49个土样、每个土样取七个工程性质参数进行K均值动态聚类分析,通过比较样本聚类结果,分析了样本容量对聚类结果的影响,选取模糊C均值的聚类结果,验证了K均值动态聚类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K均值动态聚类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用于土样的识别和分类,本文方法对工程勘察中的土样分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同兴郭骏杰王强
关键词:K均值聚类模式识别土样
黏性土层位的聚类与判别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使用层次聚类(HC)、模糊C-均值聚类(FCM)、学习矢量量化(LVQ)、贝叶斯判别方法进行了黏性土层位的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土样选自上海某工程的26个样本,每一样本考虑10个常规土工试验指标。研究表明,使用FCM时,如果所选变量超过3个,误判率大约为19.2%;使用HC时,如果变量选为10个、类间距离采用类平均法、样品距离不使用海明距离,误判率也为19.2%左右;选择全部10个变量、使用LVQ进行网络训练与预测时,误判率大约为10.4%;使用贝叶斯判别方法对土样进行判别时,已有土样交叉验证的误判率为5.2%左右,新土样的误判率为14.2%左右。数据输入输出和分析判别过程全部使用作者编制的应用程序完成。作者提出的黏性土层位的聚类和判别分析方法,对土样鉴别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为土的类型确定和性质评判提供许多有用的信息。
徐金明龚克峰鲁辰达
关键词:黏性土层位聚类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