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B03A14-01)

作品数:2 被引量:24H指数:2
相关作者:张立华侯杰叶功富卢昌义林益明更多>>
相关机构:闽江学院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局南方山地用材林培育重点实验室基金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沙地
  • 2篇人工林
  • 2篇细根
  • 2篇木麻黄
  • 2篇滨海沙地
  • 1篇养分

机构

  • 2篇福建省林业科...
  • 2篇厦门大学
  • 2篇闽江学院

作者

  • 2篇林益明
  • 2篇卢昌义
  • 2篇叶功富
  • 2篇侯杰
  • 2篇张立华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滨海沙地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人工林细根养分与能量动态被引量:17
2007年
2005年1月到2005年11月对福建省惠安县赤湖林场不同林龄木麻黄人工林细根养分和能量的季节动态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1)6种元素的含量在不同林龄木麻黄细根中都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各林龄细根的N含量一般在冬夏季节较高,且死细根的N浓度高于相同林龄的活细根,除12林龄活细根P浓度在7月份有最大值外,其他各林龄活、死细根在一年中呈波动性下降,K含量在冬季较高,而在其他季节变化幅度不大,除5林龄活细根和18林龄死细根在3月份和7月份有两个峰值外,其他林龄细根Ca含量随季节变化较小,Mg含量随季节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而在11月份上升;各林龄C则呈波浪形变化;(2)随着林龄的增大,细根N、P、Mg含量的变化模式相似,都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K和Ca含量变化趋势相似,但变动幅度存在差别,C则呈波浪形变化;(3)随着季节的变化,灰分、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呈"V"形变动,一年中都存在两个峰值,分别在3月份和7月份或9月份;(4)灰分、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随林龄的增大表现为波浪形增加。由此可见,不同森林类型的细根养分和能量动态具有季节和林龄的特殊性,在进行整个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研究时,应考虑不同森林类型的特性。
叶功富张立华林益明侯杰卢昌义曾国强
关键词:木麻黄细根养分
滨海沙地木麻黄人工林细根的生产、分解及周转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在福建省惠安县赤湖林场用根钻法和分解袋法对18年生木麻黄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分解及周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8年生木麻黄活细根生物量平均为6.693 t.hm-2,死细根平均为2.292 t.hm-2,细根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活细根和死细根生物量年变化均为双峰型,活细根生物量峰值出现在1月和7月,死细根出现在3月和7月。用试验期间不同时间数据拟合得到木麻黄细根分解回归方程:x/x0=1.06e-0.0014t。应用模拟方程计算出木麻黄分解1年的干重损失率理论值(35.96%)与实测值(38.19%)较为接近。木麻黄细根半分解时间为537 d,95%分解时间为2 181 d。结合木麻黄人工林在不同季节的细根生物现存量,18年林龄木麻黄细根年死亡量分别为1.825 t.hm-2,年生长量为3.173 t.hm-2,年周转0.474次。
张立华叶功富林益明侯杰卢昌义曾国强
关键词:木麻黄细根滨海沙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