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AFX020)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峙焯董惠江曹锦秋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辽宁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票据善意取得制度评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票据法上的善意取得原理与民法善意取得相同,所以,对票据善意取得要基于民法传统制度去理解。但票据法的理念、制度目标与民法存在区别,票据法上的善意取得制度对第三人的保护更彻底。与票据善意取得相关的是票据无因性原则,同样是为促进票据流通而设计的保护票据受让人的制度,文章通过对二者的原理分析,认为无因性原则有覆盖善意取得制度的功能,票据法上善意取得制度是多余的。
- 董惠江
- 关键词:票据善意取得票据流通
- 电子票据行为的正当性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电子票据是新兴的金融工具,尽管实务中对电子票据有着强烈的需求,电子票据本身也在迅猛发展,但既有的以纸质票据为调整对象的票据法并未规定电子票据。电子票据能不能纳入现行票据法调整,理论上还有很大的争议。如果能把电子票据的规则纳入到票据法的框架内,无论从立法资源还是从法律适用上都是很经济的。类比《票据法》与《电子商业承兑汇票管理办法》关于票据行为的相关规定,从票据法理论的角度分析电子票据行为与传统票据行为的契合性,大胆尝试以契约说解释电子票据行为,合理解说电子票据行为的正当性,可以为今后电子票据法的未来走向做些基础性的工作。
- 王峙焯
- 关键词:电子票据契约说票据法
- 中国票据法理念与立法技术的反思被引量:3
- 2020年
- 在改革开放后制定的民商事法律中,票据法并不是一部很成功的法律。从立法理念上而言,以《票据法》第10条为代表的有因性规定,根本违背票据法促进票据流通和确保票据支付的理念;从立法政策上而言,限制个人汇票,排斥商业本票的使用,影响了票据功能的发挥;从立法技术上而言,较多概念、立法表达、逻辑关系等存在讹错,更有不当模仿、臆想式创新、越位规定其他部门法规则等问题广泛存在。然而,尽管这部法律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存在较多问题,但立法机关却并未进行根本性的修改与完善。另外,纵观世界范围内票据法的理论和实践,权利外观理论对于解决非常态票据流转第三人保护的问题是一个上佳的方案,完全可以上升为法律规范纳入修改后的中国票据法,这既符合立法规律,又可使我国票据法修改后达到世界领先立法水平。
- 董惠江
- 关键词:权利外观
- 票据行为无因性理论清源与我国票据法修订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将票据行为无因性理论贯彻于票据法,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动态交易安全保护之要求。我国现行票据法中关于"真实交易"和"对价"的规定与《票据法》第13条彰显的票据行为无因性理论相冲突,有损票据的交易安全,阻碍票据信用的生成,亟待修订。德国是票据行为无因性理论的发祥地,德国的票据法及其实践也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德国最新的主张是:对于票据无因性原则的适用不应超出票据法规定的范围。基于此,对于我国未来的票据法修订,应以理论清源的相关结论为指引,在限制票据行为无因性适用范围的同时,删除《票据法》第10条和第21条的相关内容。
- 王峙焯曹锦秋
- 关键词:票据行为无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