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20706) 作品数:13 被引量:30 H指数:3 相关作者: 康熙雄 刘志忠 王瑞珉 方芳 吕虹 更多>> 相关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CXCL16基因多态性与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趋化因子CXC配体16(CXCL16)基因多态性与血清CXCL16、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204名健康体检者CXCL16基因A181V多态性,同时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XCL16和高敏CRP(hs-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A基因型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GG、GA基因型(P=0.01);多元线性回归显示A等位基因是高hs-CRP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5,95%CI:1.08~2.59,P=0.021);以血清hs-CRP水平中位数(0.91 mg/L)为界定值分为2组,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在hs-CRP〉0.91 mg/L组中显著升高(P=0.008,0.036);而血清CXCL16水平与其基因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XCL16基因A181V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血清hs-CRP水平相关,A等位基因可能参与机体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 王克迪 刘志忠 王瑞珉 王雅杰 张国军 苏建荣 康熙雄关键词:基因多态性 C反应蛋白 炎症反应 蛋白标志组早期诊断脑卒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分析5种蛋白指标早期诊断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ELISA检测发病72h内的脑卒中患者174例,其中脑梗死(CI)85例,出血性脑卒中89例(含脑出血7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4例)、正常对照45例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S100β蛋白(S100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评估不同指标组合诊断脑卒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由vWF、S100β、MMP-9、MCP-1和VCAM-1组成诊断标志组,当其中任意3个指标的检测值高于各自的临界值时,判断结果为阳性,其诊断脑卒中的敏感度为81.03%,诊断发病6h内CI的敏感度为92.31%,特异度均为91.11%。在发病6h内,CI组与出血性脑卒中组相比,VCAM-1浓度显著升高,用VCAM-1鉴别经标志组诊断后的脑卒中患者,在发病6h内诊断CI的敏感度为69.23%,特异度70.89%。结论由vWF、S100β、MMP-9、MCP-1、VCAM-1组成的诊断标志组有助于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对发病6h内CI的诊断敏感性高,并有助于该时段内CI与出血性脑卒中的鉴别。 方芳 王雅杰 陈燕 陈兰枝 吕虹 杨雅琴 周衡 陈立云 宋新杰 王新高 崔韬 杜万良 康熙雄关键词:脑卒中 蛋白质类 循环内皮干细胞与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关系研究 2011年 目的研究外周血内皮干细胞(cEPC)数量与颅内动脉狭窄出现及严重度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包括了36名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病例组),40名无脑动脉狭窄卒中患者(病例对照组)和36名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内皮干细胞基于CD34、CD133和KDR抗原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仪确定为CD34(+)CD133(+)KDR(+)细胞。结果颅内大动脉狭窄患者外周血内皮干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卒中无狭窄患者(P<0.01)和健康志愿者(P<0.01),而卒中无狭窄患者和健康志愿者间内皮干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狭窄率≥70%患者cEPC数量显著高于<70%患者(0.091±0.035%vs 0.052±0.012%,P<0.01)。单支狭窄、多支狭窄两组间比较,cEPC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中,内皮干细胞数量与纤维蛋白原浓度均无相关性。结论内皮干细胞数量异常增加可能在颅内动脉狭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戚晓渊 丁秀荣 吕虹 康熙雄 刘志忠关键词:脑动脉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 流式细胞术 C反应蛋白基因+1444C/T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基因+1444C/T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选择28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脑动脉狭窄情况分为狭窄(136例)和无狭窄(150例)两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40例为对照组,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受试者的CRP基因型,同时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结果狭窄、无狭窄脑卒中组血清CRP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而这两组间CR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P基因+1444C/T多态性在各组人群中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CT基因型患者血清CRP浓度显著高于CC基因型患者[1.59(0.73-4.62)mg/L vs 0.67(0.10-1.81)mg/L,P<0.01],但卒中组不同基因型个体间hs-CRP浓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清hs-CRP浓度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而与卒中患者狭窄与否无关。CRP基因+1444C/T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无相关性,但其与健康人群血清CRP浓度有关。 刘志忠 吕虹 方芳 赵晖 康熙雄关键词:脑血管意外 C-反应蛋白 基因多态性 血清CRP水平及CRP 1059G/C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009年 石峻 刘志忠 李晓军 郑永强 夏静 康熙雄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C-反应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与脑动脉狭窄分布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与脑动脉狭窄分布的关系。方法选择连续行主动脉弓+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成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438例,根据脑动脉狭窄部位分为单独颅内狭窄(150人)、单独颅外狭窄(126人)、颅内外并发狭窄(162人)三组,比较三组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的差异。结果颅外狭窄组、颅内外并发狭窄组凝血因子I(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高于颅内狭窄组(P均〈0.05),而这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CRP水平比较,只有颅内外并发狭窄组水平显著高于颅内狭窄组(P〈0.05)。三酰甘油等其它因子各组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炎症标志物,而非传统危险因子,与脑动脉狭窄分布有关。 刘志忠 司丽萍 方芳 张果 王瑞珉 康熙雄关键词:脑动脉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 脑血管造影术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C反应蛋白+1444C/T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1444C/T基因多态性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关联。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检测192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和197名对照的CRP+1444C/T基因多态性,同时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浓度。结果所有研究对象中未发现TT基因型。患者与对照组、单侧与双侧狭窄组比较,CT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率〉70%与〈70%比较,CC基因型发生〉70%狭窄的风险增加(OR:2.958;95%CI:1.198~7.305;P=0.019)。患者组hs—CR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不同狭窄数目、不同狭窄率比较,hs—CR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RP+1444C/T多态性是颈动脉〉70%狭窄的遗传风险斟子。CRP浓度升高与颈动脉狭窄发生有关,与狭窄数目、狭窄率无关。 刘志忠 丁秀荣 郑华光 张果 王瑞珉 康熙雄关键词:颈动脉狭窄 C-反应蛋白 遗传多态性 缺血性脑卒中TOAST分型及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现状 2010年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的多基因疾病。TOAST分型是一种侧重于脑卒中病因学的分型方法,它将缺血性脑卒中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小动脉闭塞型(SAA)、心源性栓塞型(CE)、其他明确病因型(SOE)及不明原因型(SUE),且各亚型的遗传易感基因有所差异。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易感基因多态性及其在不同亚型之间的分布差异,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认识该疾病,并且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 王克迪 康熙雄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TOAST分型 基因多态性 中国汉族人群CRP+1444C/T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C反应蛋白(CRP)+1444C/T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联。方法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来自北京天坛医院的246例单独颅内动脉狭窄患者CRP+1444C/T基因多态性,同时测定血清hs—CRP浓度。根据颅内狭窄血管数的第50百分位数把病人分为两组:较低和较高程度组。结果较高与较低程度组比较,血清hs—CR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RP+1444C/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CVS.CT+TT)。与T等位基因携带者比较,CC基因型个体发生较高程度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增加(0R:4.040;95%CI:1.150~14.195;P=0.029)。结论CRP+1444C/T基因多态性与颅内脑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关,而血清CRP浓度与之无关。 于庆杰 刘志忠 康熙雄关键词:颅内动脉狭窄 C-反应蛋白 基因多态性 血清CXCL16浓度与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清CXCL16浓度与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135名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n thickness,IMT)分为IMT增厚组和IMT正常组;根据斑块情况分为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根据斑块面积(carotid plaque area,CPA)四分位数间距分为4组,同时应用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CXCL16浓度,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血清CXCL16浓度与IMT增厚、不稳定斑块和高CPA密切相关,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血清CXCL16浓度是IMT增厚、不稳定斑块和高CP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1,P=0.003,P=0.005)。结论CXCL16是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血清CXCL16浓度可能成为发现早期动脉硬化的方法。 王克迪 刘志忠 王瑞珉 康熙雄关键词:趋化因子 CXCL16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 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