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JY022)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许罕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青年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捕捞
  • 2篇捕捞量
  • 1篇演进
  • 1篇渔业
  • 1篇制度演进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渔业
  • 1篇实证
  • 1篇实证分析
  • 1篇配额
  • 1篇配额制
  • 1篇配额制度
  • 1篇资源衰退
  • 1篇TAC

机构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2篇许罕多

传媒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从挪威渔业制度演进看海洋生态渔业的理论体系及制度框架被引量:9
2012年
过度的渔业捕捞和无效的渔业制度导致渔业资源衰退日益严重。挪威渔业制度的演进表明将生态建议和配额制度结合形成的渔业配额制度对解决渔业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说明渔业制度的发展是依据实际情况自发演进的。在生态学研究和产权理论的指导下,由国际海洋勘测委员会(ICES)创立的总容许捕捞量(TAC)的科学建议同具体配额制度相结合形成的生态渔业制度框架,对于缓解和改变渔业资源衰退的现状具有重要价值。
许罕多
关键词:生态渔业配额制度
资源衰退下的我国海洋捕捞业产量增长——基于1956年-2011年渔业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自1980年代以来,资源衰退就成为制约我国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的难题。现存研究大多以资源衰退为既定前提,讨论如何通过渔业监管和制度创新破解海洋捕捞业的困境,而很少有从渔业数据入手,分析资源衰退的根源。1956年至2011年渔业数据表明海洋捕捞量增长在不同时期存在明显差异,监管政策对海洋捕捞量具有实际影响,1995年以来主要捕捞品种的产量和排序保持相对稳定。渔业捕捞量和劳动力、机动渔船功率的回归分析表明:1980年代中期之前,海洋捕捞业基本是"公开准入"性质的,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入海洋捕捞业导致资源衰退;1980年代中期之后,海洋捕捞业监管加强,机动渔船功率上升形成的庞大捕捞能力是资源衰退的主因。在资源衰退下海洋捕捞业仍能长期保持高产量,且大多数渔业种群捕捞量呈持续增长状态,原因是技术进步、捕捞区域和捕捞品种的增进。
许罕多
关键词:资源衰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