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SC13ZD02)
- 作品数:10 被引量:71H指数:4
- 相关作者:翟坤周王国敏刘世炜蒋和胜张宁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粮食安全三层次的逻辑递进研究被引量:20
- 2015年
- 本文认为,中国的粮食安全目标要从单一粮食数量安全向广义粮食安全转变,后者内在地包含数量安全、质量安全以及生态安全三个层次。数量安全是粮食安全的逻辑起点,质量安全是粮食安全的逻辑深化,生态安全是粮食安全的逻辑延展,这三个层次逐步递进,共同制约着粮食安全的实现。因此,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夯实国民经济基础,政府应采取复合手段,全面提升国家粮食安全水平。
- 王国敏张宁
- 关键词:粮食安全生态安全
- 生态文明融入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整合与技术路径被引量:17
- 2016年
-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镇化质量、水平和效益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突出地位的确立,已成为我国城乡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引领方向,生态文明建设逐渐被纳入到城镇空间实践范畴。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规划、实施、监管和评估的重要内容,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到城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是实现城镇空间界面上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整合"的本质要求。为此,亟需通过科学设计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新型城镇化的技术路径,从根本上促进城镇空间绿色转型,实现城镇"三生空间"共享共赢。
- 翟坤周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
- 确权赋能、结构优化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被引量:19
- 2014年
- 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与农民生活方式协同转型视角和从村庄(村域)不会终结、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并行的现实判断出发,重塑新农村建设的复合功能和多重目标,将村庄(村域)层面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系统建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最"底层"空间界面和最"直接"依托载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将农业生产方式与农民生活方式相结合,坚持因地制宜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确权赋能,优化农地权能结构,严格准入,实施动态监管,建立规范退出机制。
- 王国敏翟坤周
- 关键词: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 新农村综合体的内涵特征、体系框架与建设策略——四川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实践反思被引量:4
- 2014年
- 从传统分散"单体结构"式村落到新型村社共同体的发展,既是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基本路向,也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总体趋势。近年,四川省将新农村综合体作为实现"产村相融、成片推进"新农村示范建设的主导模式和重要载体,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对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仍缺乏系统的理论探讨和学理论证。该文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切入,系统构建了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体系框架,提出了相应建设策略。
- 翟坤周周庆元
- 关键词:新农村综合体
- 成都平原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党和国家针对新时期农村改革和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成都平原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具有四大特征:类型结构较为单一、产业布局趋于同化、经营效益差异较大、整体经营规模较小。存在领导工作、队伍建设、资金扶持、设施建设、农业保险、利益联结六大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从领导组织机制、队伍建设机制、资金扶持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保险服务、利益联结机制六个方面进一步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 蒋和胜刘世炜
- 关键词:新型农业
- 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本质意涵及绿色化路径
- 2015年
-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向。现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优先序列。在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新五化"框架下,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本质意涵是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和内容解构,其实现路径是推进经济思维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空间布局、城乡建设发展、公众生活方式、经济制度政策等全面绿色化。
- 翟坤周邓建华
- 关键词:生态文明经济建设
-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农业要素投入的规模收益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文章基于生产函数的理论框架,引入劳动力、土地和资本要素,引入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农业要素投入的规模收益情况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总体上我国区域农业产出之间存在空间依赖性,且区域农业产出存在较明显的局部空间集聚特征;总体上我国农业要素投入的规模收益是递减的,农业要素投入并没有充分实现规模经济;相比之下,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一直是农业产出的重要支撑力,但土地要素对农业产出的边际产出贡献已非常有限。
- 罗静郑晔
- 关键词:农业
- 农村土地整治的“四个环节”及其优化
- 2014年
- 农村土地整治是当前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重要举措之一。但政府主导农村土地整治的"规划—征收—整治—出让"四个环节,农民较难分享工业化、城镇化土地溢价带来的收益。实现农村土地整治"四个环节"的优化,关键在于厘清农村土地整治"四个环节"及其核心问题,认识现有制度框架下存在的产权、目的和现实三大困境。应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农村集体和农民对"四个环节"的主导。
- 王凡罗浩轩
- 关键词:农村土地整治
- 我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演进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该文主要从长时段或过程性角度揭示我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演进的逻辑理路和变迁规律,重点分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政策变迁对农村土地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阶段性含义及特征,进而探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演化的影响因素、动力机制等政治经济学逻辑,并做出结论性评价和提出政策展望。
- 刘渊翟坤周
- 关键词: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演进政治经济学
- 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体制机制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是新形势下"四化同步"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和有力保障,对促进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从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实践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来看,建立和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根本任务在于创新三个层面的体制机制,即核心机制、支持机制和保障机制。核心机制即利益联结机制;支持机制包括融资支持机制、人才支持机制、设施支持机制和科技支持机制等;保障机制包括主体合作保障机制、市场流通保障机制、农业保险保障机制、社会服务保障机制、市场监管保障机制和领导组织保障机制等。
- 蒋和胜刘世炜杨柳静
- 关键词:新型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