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XHJJ-1011)

作品数:6 被引量:67H指数:3
相关作者:刘小俊张千友蒋和胜王兴华陈秋静更多>>
相关机构:西昌学院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农村
  • 3篇农村人
  • 3篇农村人力资源
  • 1篇新农村
  • 1篇新农村建设
  • 1篇循环经济
  • 1篇养猪
  • 1篇养猪合作社
  • 1篇省际
  • 1篇省际面板
  • 1篇省际面板数据
  • 1篇实证
  • 1篇实证分析
  • 1篇统筹
  • 1篇统筹城乡
  • 1篇统筹城乡发展
  • 1篇农产
  • 1篇农产品
  • 1篇农产品质量
  • 1篇农产品质量安...

机构

  • 5篇西昌学院
  • 2篇四川大学

作者

  • 4篇刘小俊
  • 2篇张千友
  • 1篇陈秋静
  • 1篇蒋和胜
  • 1篇王兴华

传媒

  • 1篇商业时代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农村经济
  • 1篇合作经济与科...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凉山州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就业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1
2012年
介绍了凉山州农村人力资源现状、人口构成及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状况,指出了凉山州农村人力资源丰富、整体素质较低、结构不合理、就业信息不对称和城镇化发展缓慢等阻碍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就业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凉山州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就业的对策。
刘小俊
关键词:统筹城乡农村人力资源就业
供应链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问题探讨被引量:5
2013年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选择。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持,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的金融活动,与循环经济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好的支持作用,可以有效解决循环经济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可以促进循环经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以及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刘小俊
关键词:循环经济供应链金融
专业合作、重复博弈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的新机制——基于四川省西昌市鑫源养猪合作社品牌打造的案例分析被引量:33
2011年
本文以四川省西昌市鑫源养猪专业合作社为例,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互助机制及其内在运行机理。研究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具有正向效应,而这种效应源于合作社内部分配制度的设计、重复博弈的组织结构、外部的生存环境和政策引导;而农产品质量安全又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社会服务功能和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有效载体。基于此,提出了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性合作社、改进合作社的政策补贴方式、落实合作社内部奖惩制度等政策建议。
张千友蒋和胜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川“三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路径探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深入剖析四川"三州"(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制约因素,为促进四川"三州"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四川"三州"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文化程度和从业构成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制约"三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因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结果】四川"三州"农村人力资源具有数量大、文化素质偏低、从业结构不合理的特点,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上存在教育认识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资源不平衡等问题。【建议】应改变农村教育观念、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深化农村"三教统筹"、构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从而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素质和技能,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刘小俊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
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研究——基于2000—2009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5
2011年
运用加入自然资源的CD生产函数和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论是,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普遍偏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不可持续。建议从加快资源税改革、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调整产业结构、扶植区域主导产业、壮大优势产业集群等方面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张千友王兴华
关键词: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方式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创新探讨被引量:1
2012年
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生产力的关键,是强国之路、富民之本。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大、素质低的状况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着力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村人力资源技能与素质,将丰富的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力资本,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为强大的发展动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刘小俊陈秋静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人力资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