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98SG86SY10)

作品数:7 被引量:40H指数:4
相关作者:郝艳红李庆章刘永杰赵艳兵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发育过程
  • 4篇尾蚴
  • 4篇囊尾蚴
  • 3篇带绦虫
  • 3篇绦虫
  • 3篇猪带绦虫
  • 3篇猪囊尾蚴
  • 2篇细胞
  • 2篇发育
  • 1篇凋亡
  • 1篇英文
  • 1篇嗜酸
  • 1篇嗜酸性
  • 1篇嗜酸性粒细胞
  • 1篇体外
  • 1篇体外培养
  • 1篇猪带绦虫六钩...
  • 1篇组织学
  • 1篇组织学观察
  • 1篇细胞凋亡

机构

  • 7篇南京农业大学
  • 6篇东北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李庆章
  • 6篇郝艳红
  • 5篇刘永杰
  • 2篇赵艳兵

传媒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上海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3篇200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猪带绦虫囊尾蚴的发育过程及形态观察被引量:19
2002年
目的 观察猪带绦虫囊尾蚴的发育过程及其形态变化 ,以确定虫体的出现时间和成熟时间。 方法 仔猪感染猪带绦虫卵后不同时间剖杀 ,取各部位组织检查囊尾蚴的分布。剥离囊尾蚴作压片及组织切片 ,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 结果 猪囊尾蚴主要分布在肌肉组织 ,其次是脑、肝、肺、肾等器官。同一宿主不同部位甚至同一宿主同一部位囊尾蚴处于不同的发育阶段。感染后 19d仅在骨骼肌中发现幼期囊尾蚴 ,头节区未见吸盘和小钩。组织学检查显示了早期发育的头节。感染后 3 0d的囊尾蚴出现小钩及吸盘的雏形 ,随感染时间的延长 ,吸盘直径及小钩长度增加。感染后 60d ,囊尾蚴头节区出现较大的吸盘和许多折叠。 60d以后的囊尾蚴在形态学上与 60d的相似。在每一发育阶段均有退化变性的囊尾蚴出现。 结论 猪体感染猪带绦虫卵后 ,囊尾蚴 19d出现 ,60d成熟。
刘永杰李庆章郝艳红
关键词:猪囊尾蚴发育
猪带绦虫卵体外孵化方法的比较被引量:4
2006年
本文比较了次氯酸钠(NaClO)法和消化酶法对带绦虫卵的孵化率及六钩蚴存活率。结果,两种方法对虫卵的孵化、激活均有显著效果(P值均>0·05)。NaClO法,反应时间短(<5min),孵化率和六钩蚴存活率高达96·4%和89·0%,不需要昂贵的反应试剂,是较为理想的体外虫卵孵化方法。
赵艳兵
关键词:酶法次氯酸钠法
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囊尾蚴发育过程中的周围宿主反应被引量:1
2003年
首次系统地研究了猪囊尾蚴发育过程中的周围宿主反应。结果显示 ,宿主炎性细胞在囊尾蚴周围出现有先后顺序。初期以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 ,随后巨噬细胞及上皮样细胞开始出现 ,并在虫体周围呈围墙样增生 ,最后在虫体外围形成结缔组织包囊。从病理组织学结果可以看出 。
刘永杰郝艳红李庆章
关键词:绦虫囊尾蚴发育过程嗜酸性粒细胞
发育过程中的猪带绦虫囊尾蚴的组织学观察(英文)
2002年
目的 系统地研究猪囊尾蚴发育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变化。 方法 仔猪感染猪带绦虫卵不同时间后剖杀 ,取囊尾蚴寄生部位作病理组织学检查。 结果 同一宿主不同部位甚至同一宿主同一部位囊尾蚴的组织结构发育程度不同。感染后 19d在骨骼肌中即有幼年期囊尾蚴出现 ,组织学检查显示了头节的早期发育 ,其他组织器官内未发现有囊尾蚴寄生。感染后 30 d骨骼肌内寄生的囊尾蚴出现小钩及吸盘的雏形。随着猪囊尾蚴体内发育时间的延长 ,头节区逐渐分化 ,出现吸盘及折叠。感染后 6 0 d,骨骼肌内寄生的囊尾蚴头节区出现较大的吸盘和大量折叠。70 d以后的囊尾蚴在组织学结构上和 6 0 d的囊尾蚴相似。在每一发育阶段均有退化变性的囊尾蚴出现。(本文图 1~ 6 ,见封底 ) 结论 猪囊尾蚴的最早出现时间大约是感染后 19d,而成熟时间大约是感染后 6 0 d。在猪囊尾蚴的组织结构发育过程中囊壁相当于暂时的胚胎 ,头节在囊壁的基础上分化而来。
刘永杰郝艳红李庆章
关键词:发育过程组织学
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囊尾蚴发育过程的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10
2005年
系统地研究了猪囊尾蚴发育过程中超微结构的变化。5头仔猪,分别经口服感染3节猪带绦虫孕卵节片,于感染后不同时期剖杀,剥离囊尾蚴。取囊壁和头颈部,作透射电镜观察。观察结果表明,随感染时间的延长,猪囊尾蚴细胞或组织的类型未发生明显变化,只在大小或发育程度上有所增加。头节和囊壁均由皮层和实质区构成,但二者的超微结构有差别。头节肌肉较发达,皮层外表面的微毛较短,基质区线粒体较少,实质区糖原颗粒不及囊壁贮存多,并且排泄管也较少。提示二者可能执行不同的功能:囊壁与营养吸收有关,而头节可能与将来的发育有关。
赵艳兵李庆章郝艳红
关键词:猪囊尾蚴超微结构
猪带绦虫六钩蚴的体外培养被引量:4
2002年
采用 12种培养体系培养猪带绦虫六钩蚴 ,结果发现单层细胞且无气相存在的培养体系效果较好 ,促使大部分六钩蚴进入了六钩蚴后期发育 ,且虫体可延长存活至 16d。
刘永杰郝艳红李庆章
关键词:带绦虫六钩蚴体外培养
猪囊尾蚴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研究猪囊尾蚴发育过程中猪囊尾蚴细胞是否存在凋亡。方法 仔猪感染猪带绦虫卵后 ,定期剖杀 ,剥离囊尾蚴 ,作组织切片 ,采用TUNEL法检测囊尾蚴头节和囊壁细胞的凋亡率 (S -AI和W -AI)。结果 头节细胞和囊壁细胞均存在凋亡现象 ,尤以囊壁细胞凋亡明显。感染后 19d时头节细胞和囊壁细胞凋亡率较高 ,分别为 7%和 15 %左右。以后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至 80d时稍有回升 ,并分别稳定保持在 4 %和 8%左右。结论 猪囊尾蚴发育过程中猪囊尾蚴细胞存在凋亡 ,且囊壁细胞凋亡明显。
刘永杰李庆章郝艳红
关键词:猪囊尾蚴发育细胞凋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