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2009GB109002)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相关作者:杨柯单以银严伟王威陈云翔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电机
  • 2篇蠕变
  • 2篇耐热钢
  • 2篇火电
  • 2篇火电机组
  • 2篇超超临界
  • 2篇超超临界火电...
  • 2篇超临界火电机...
  • 1篇断口分析
  • 1篇正火
  • 1篇正火温度
  • 1篇碳化物
  • 1篇铁素
  • 1篇温度
  • 1篇马氏体
  • 1篇马氏体耐热钢
  • 1篇金属
  • 1篇金属材料
  • 1篇晶界
  • 1篇晶界碳化物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金...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国网福建省电...

作者

  • 4篇单以银
  • 4篇杨柯
  • 3篇王威
  • 3篇严伟
  • 2篇陈云翔
  • 1篇石全强
  • 1篇杨振国
  • 1篇周强国
  • 1篇赵立君
  • 1篇王望根

传媒

  • 1篇钢铁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广东电力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铁素体系耐热钢持久性能的预测方法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介绍几种目前比较常用的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新型铁素体系耐热钢持久性能的预测方法,对已有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各种预测方法的特点及局限性。分析结果表明:等温线外推法将会严重高估新型铁素体系耐热钢的持久性能,时间-温度参数法则仍然适用;由于9%~12%(质量分数)Cr系耐热钢在长期的服役过程中显微组织演变明显,应使用多区时间-温度参数法;连续介质损伤力学(continuum damage mechanics,CDM)模型中的各个参数都有具体的物理含义,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陈云翔杨柯单以银
关键词:耐热钢蠕变
正火温度对含硅型高铬马氏体耐热钢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以一种硅和碳量分别为1.5%和0.32%的含硅型高铬马氏体耐热钢为对象,研究了正火温度对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钢中的大量碳化物在980℃以上正火时溶解,热膨胀曲线上发生额外膨胀现象,回火后沿板条界析出杆状和粒状两种形态碳化物;在1030-1100℃正火并回火后沿晶界析出的含硅Cr23C6碳化物易粗化,呈链状分布于晶界;正火温度低于1030℃时拉伸强度随着温度的提高而提高,在更高温度下正火基本保持不变;随着正火温度的提高,冲击韧性总体呈降低趋势,分布在晶界的大尺寸链状含硅碳化物弱化晶界是冲击韧性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
周强国石全强严伟王威单以银杨柯
关键词:金属材料马氏体耐热钢正火温度晶界碳化物
温度对T91铁素体/马氏体钢拉伸性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在-30~600℃之间进行了ADS嬗变系统候选结构材料T91铁素体/马氏体钢的拉伸试验研究,分析了温度对拉伸曲线、强塑性、瞬时加工硬化率曲线的影响,通过SEM与TEM观察了样品在不同温度拉伸后的断口形貌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3种不同的机制分别控制着不同温度区间的变形。在-30~100℃之间,变形机制与螺位错热激活滑移和其它热激活过程有关;在150~375℃之间,材料发生动态应变时效,导致塑性出现低谷,强度下降速率减缓,加工硬化能力增强;在400~600℃之间,动态应变时效消失,动态回复过程控制着材料的变形行为,材料强度迅速下降,塑性快速上升,加工硬化能力减弱。
王望根杨振国严伟王威单以银杨柯
关键词:变形温度
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T23钢的高温蠕变断裂行为被引量:4
2014年
通过研究和分析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T23钢持久试样的断口形貌及其在600℃高温蠕变过程中的组织演变,探讨了不同应力水平下T23钢的蠕变断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T23钢在高应力条件下的蠕变断裂机制类似于常温下典型的韧性断裂,蠕变空洞主要形核于晶内的夹杂物处;而在低应力条件下的蠕变断裂机制表现为脆性沿晶断裂,蠕变空洞则主要形核于晶界第二相处。
陈云翔赵立君严伟王威单以银杨柯
关键词:T23钢断口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