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I13B02-2)

作品数:9 被引量:74H指数:7
相关作者:李隆云张雪陈大霞宋旭红谭均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市中药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重庆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玄参
  • 2篇酶活性
  • 1篇药剂
  • 1篇药剂防治
  • 1篇药效
  • 1篇药效试验
  • 1篇生长期
  • 1篇生育
  • 1篇生育时期
  • 1篇施肥
  • 1篇施肥配方
  • 1篇糖苷酶
  • 1篇桃叶珊瑚苷
  • 1篇土壤
  • 1篇土壤肥力
  • 1篇土壤酶
  • 1篇土壤酶活
  • 1篇土壤酶活性
  • 1篇内生
  • 1篇内生真菌

机构

  • 9篇重庆市中药研...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重庆邮电大学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重庆天生药业...

作者

  • 9篇李隆云
  • 7篇张雪
  • 7篇陈大霞
  • 3篇谭均
  • 3篇宋旭红
  • 2篇潘媛
  • 1篇伍晓丽
  • 1篇吴叶宽
  • 1篇杨宪
  • 1篇郑一敏
  • 1篇孙年喜
  • 1篇王钰
  • 1篇胥秀英
  • 1篇刘飞
  • 1篇刘金亮
  • 1篇喻欢欢
  • 1篇宋旭红
  • 1篇杨宏国

传媒

  • 5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药材

年份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玄参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分别从武隆产区玄参根、主茎、侧枝、叶片和重庆市区栽培玄参侧枝中分离内生真菌,根据形态学特征和26Sr DNA D1/D2测序结果对其进行鉴定,并进行了种群多样性分析,对优势属炭疽菌属内生真菌构建了系统发育树。试验结果显示:真菌种群多样性指数,武隆玄参叶片>主茎=侧枝>根,重庆玄参侧枝>武隆玄参侧枝。共计分离得到内生真菌58株,绝大部分是各种植物病原菌,其优势属为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其中绝大多数是C.gloeosporioides和C.boninense。叶片和子芽可能是内生菌侵染的主要途径;内生菌和病原菌可能相互转化,受环境、基因型等多种因素影响。
伍晓丽宋旭红杨宏国刘飞张雪刘金亮陈大霞李隆云
关键词:玄参内生真菌系统发育分析
玄参不同生长期氮、磷、钾的积累与分配特点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玄参不同生长期氮、磷、钾的积累与分配特点,以期为玄参科学施肥技术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在玄参苗期、茎叶生长期、块根膨大期、块根充实期4个不同生长期进行动态采样,测定各样品中氮、磷、钾含量,计算积累量,研究茎、叶、根、芦头、子芽各器官中的氮、磷、钾分配和积累规律。结果:苗期氮、磷、钾的积累量较少,氮、磷、钾的积累量占整个生长期的13.8%、13.2%、14.0%;茎叶生长期和块根膨大期植株生长旺盛,氮、磷、钾的积累量占整个生长期的86.2%、85.2%、86.0%;块根充实期茎叶逐渐枯萎凋零,氮、磷、钾积累量呈明显下降趋势。氮、磷、钾的分配比例排序在苗期、茎叶生长期及块根膨大期始终为叶>茎>根>芦头>子芽,生长中心集中在茎叶中。块根膨大期后期,根代替植株地上部分成为玄参的生长中心,氮、磷、钾的积累也由茎叶转为根部。整个生长期对氮和钾需求量最高,磷次之。干物质积累量与氮、磷、钾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R2分别为0.844、0.959、0.827)。结论:茎叶生长期和块根膨大期是玄参对氮、磷、钾吸收的主要时期,要注意及时追肥以满足植株对养分的需求。中等肥力条件下,每生产100 kg玄参需吸收氮7 kg、磷0.73 kg、钾6.5 kg。
张雪陈大霞李隆云孙年喜
关键词:玄参生长期
玄参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条件及干燥过程中酶活性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采用p NPG法测定玄参中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通过单因素及均匀设计实验对提取液的种类、反应体系、反应时间、温度、以及底物浓度等提取条件与反应条件进行了筛选,并在此基础上测定了新鲜玄参在40~100℃干燥温度中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柠檬酸磷酸缓冲液提取效果较好,50℃环境下反应30 min时酶促反应产生的吸光度最大,均匀设计实验确定最佳提取液pH 7.0、酶反应体系pH 6.0、底物浓度20 mmol·L^(-1)。酶活性变化受干燥温度和失水率影响,60~100℃干燥过程中温度升高,随着失水率加快酶活性迅速下降,而40,50℃干燥过程中一定的酶活性始终存在。该研究为环烯醚萜苷类水解机制和最佳干燥工艺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喻欢欢吉光见稚代胥秀英郑一敏李隆云
关键词:玄参Β-葡萄糖苷酶
应用SCoT标记分析玄参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24
2012年
目的:研究玄参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方法:应用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SCoT)技术对来源于全国各地的48份玄参种质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遗传距离采用TREECONW软件计算,UPGMA方法构建亲缘关系树状图。结果:28条引物共检测到279个位点,其中214个为多态位点,占76.7%。遗传距离变化范围在0.150 7~0.493 3。聚类结果显示栽培玄参亲缘关系较为复杂:有的种质具明显的地理相关性;有的种质聚类混杂,与地理分布无明显相关性;也有来源于同一地区的种质仅部分聚在一起,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分布规律。结论:栽培玄参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为优良品种的培育提供了丰富的遗传基础。
陈大霞张雪王钰李隆云
关键词:玄参种质资源
玄参子芽分级标准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对全国玄参主产区子芽的长、粗和重3个形态指标进行检测,使用SPSS统计软件,通过聚类分析制定玄参子芽的质量分级标准。田间试验观测不同等级子芽玄参的植株生长情况及产量。田间试验表明,Ⅰ级玄参长势最好,产量最高,Ⅲ级玄参长势最差,产量最低。玄参药材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等级的子芽对药材的内在品质无明显影响。为保证高产及减少成本,玄参生产用子芽应控制在Ⅱ级以上。此方法制定的质量分级标准科学、可行,可作为玄参子芽的质量控制标准,为玄参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
张雪陈大霞谭均李隆云
关键词:玄参
不同配方肥对玄参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0.3%磷酸溶液为流动相,在210nm波长条件下,同时测定了不同施肥配方的玄参药材中梓醇、桃叶珊瑚苷、哈巴苷、栀子苷、安格洛苷C、哈巴俄苷、肉桂酸7种有效成分的含量,玄参中上述7种有效成分均具有较高含量,可作为玄参质量评价指标。田间实验表明,9种配方肥的每公顷产量均高于复合肥处理,显著高于空白处理(P<0.05),9种配方肥均可以在生产中推广使用。本研究采用药效成分产量的方法对不同施肥处理对玄参药材质量的影响进行统一评估,配方肥4为最优配方。
宋旭红陈大霞谭均潘媛张雪李隆云
关键词:玄参梓醇桃叶珊瑚苷哈巴苷哈巴俄苷
西南中山地区玄参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4
2014年
通过田间试验,对西南中山地区玄参不同生长期进行动态采样调查。根据玄参各器官生长变化及干物质积累特点,将玄参的个体发育分为4个时期,即苗期、茎叶生长期、块根膨大期和块根充实期。玄参一生共形成叶片约370片(主茎叶50片左右)。茎叶生长期的叶面积增长速度最快,平均日增量为225 cm^2,8月中旬叶面积达到16 270 cm^2/株。整个生育期内叶面积系数随着茎叶的生长直线上升,茎叶生长期和块根膨大期维持在8以上,块根充实期迅速降低至0。叶面积比率总体呈降低的趋势。净同化率的变化幅度较窄,一般为1~3 g·m^-2·d^-1,分别在苗期和块根充实期出现了2个小高峰。比叶面积值苗期较高,生长中期有所下降。相对生长率值变化幅度较大,苗期最高,茎叶生长期迅速降低,块根膨大期有所升高,块根充实期下降,甚至出现负值。作物生长率茎叶生长期至块根充实期前期相对较高,苗期和块根膨大期后期较低。干物质积累规律为苗期慢,茎叶生长期和块根膨大期快,块根充实期减慢,略微降低,整个过程呈S曲线。生长中心由茎叶逐渐转移至块根。准确掌握玄参生长发育时期、干物质积累特点及其生长参数的变化规律,可为生产中制定合理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张雪陈大霞李隆云杨宪宋旭红
关键词:玄参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
连作对玄参产量和根际土壤肥力及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研究连作对玄参产量、根际土壤肥力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结果:连作对玄参病情指数、烂根率、药材及子芽产量有显著影响,连作年限越长影响越严重;连作可降低玄参根际土多酚氧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对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酸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没有显著影响;连作也没有对玄参根际土的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H值和有机质有显著影响。结论:连作会严重影响玄参的生长,造成死苗、烂根等,但是没有影响到玄参根际土的营养平衡,多酚氧化酶和酸性磷酸酶可能是影响玄参产生连作障碍的关键性酶,连作对其他土壤酶活性影响不显著。
宋旭红谭均潘媛张雪潘红梅李隆云
关键词:玄参连作障碍土壤酶活性
几种药剂防治玄参斑枯病药效试验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研究几种药剂防治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斑枯病的药效。[方法]玄参在栽种前以4种杀菌剂进行子芽浸种处理,田间发病后调查不同处理的防治效果;在玄参斑枯病发病初期,以5种杀菌剂进行田间药剂防效试验。[结果]用4种杀菌剂浸种后均能有效的防治玄参斑枯病,且能显著提高保苗率;5种杀菌剂的田间药剂防效以80%多菌灵800倍液(67.1%)和70%甲托1 000倍液(65.6%)的防效最好,在斑枯病发病初期,能达到较理想的控制效果。[结论]采用药剂处理玄参子芽,结合田间施药防治可有效的防治玄参斑枯病,使损失降到最低。
陈大霞李隆云宋春泉曾凡明吴叶宽
关键词:斑枯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