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01158)
- 作品数:4 被引量:72H指数:4
- 相关作者:原立峰吴淑芳张增信蒋志远刘星飞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育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泥沙研究》征订启事被引量:8
- 2015年
- 《泥沙研究》为中国水利学会泥沙专业委员会编辑出版的学术性期刊(双月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本专业最有影响力的中文学术期刊。
- 吴淑芳张永东崇峰
- 关键词:征订启事泥沙编辑出版
- 基于GIS和USLE的鄱阳湖流域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被引量:14
- 2013年
- 水土流失是鄱阳湖流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以USLE模型为基础,结合鄱阳湖流域自然环境特征,确定评价指标及其分级标准。运用GIS技术,实现研究区土壤侵蚀敏感性综合评价,揭示其流域空间分异特征及规律,并对流域土壤侵蚀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调控措施。研究表明:流域土壤侵蚀敏感性主要以中度和高度敏感为主,不敏感、轻度和极度敏感所占比例较少。从空间分布上来看,极敏感地区集中分布在赣东南部的宁都县和会昌县,赣中吉安县和泰和县,赣西北的万载县,赣东北的德兴市和上饶市;高度敏感地区主要分布在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及修水这5条河流域中、上游河流两岸和鄱阳湖滨湖地区,以及坡度<25°的坡耕地、疏幼林地;中度敏感性地区分布面积最广,在整个流域内各地貌和用地类型(除水域外)上均有分布;轻度敏感性地区主要分布在赣西南的井冈山市、万安县、赣县、大余县一带,呈月牙形分布;不敏感地区以鄱阳湖及五河沿线向四周呈辐射状分布,还包括赣西北的拓林水库、赣西江口水库和赣东洪门水库等区域。
- 原立峰杨桂山李恒鹏张增信蒋志远刘星飞
- 关键词:鄱阳湖土壤侵蚀
- 鄱阳湖流域近49年降雨序列一致性检验与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对搜集到的鄱阳湖流域16个气象站1960~2008年的降雨数据进行一致性检验与分析。首先,对各站数据进行图解法检验,利用双累积曲线法绘出各气象站的双累积曲线图;然后,对站点缺失资料进行插补,采用算术平均法、正常值比率法和改进距离倒数法对宁冈站1999~2006年的缺失数据进行插值,并利用VNR法对插值结果进行统计检验;最后,利用VNR、累积偏差和贝叶斯检验3种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检验,结果显示所有数据全部通过95%置信度检验。
- 原立峰张增信刘星飞蒋志远
- 关键词:鄱阳湖
-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坡面细沟侵蚀动态过程研究被引量:46
- 2011年
-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探索多场降雨情况下同一坡面细沟侵蚀的动态过程,为解释细沟侵蚀过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在坡度为15°的土槽上进行恒降雨强度的7场降雨冲刷实验,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每场降雨冲刷后的坡面形态进行了监测,定量分析坡面细沟侵蚀的动态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前2场降雨与后5场降雨产流产沙过程和细沟侵蚀发育过程有较大差异,细沟从第3场降雨开始明显发育。表现为小跌水—下切沟头—断续细沟—连续细沟—细沟沟网的发育过程。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精确监测7场降雨坡面各点微地形变化,发现细沟平均沟宽、平均沟深、沟长最大值、细沟平均密度在前2场降雨增长幅度较小,至第3场降雨后开始迅速增大,细沟侵蚀强度不断加强。侵蚀强度由第1场降雨的0.103 kg/m2发展至第7场降雨的8.788 kg/m2,增加了84倍。
- 霍云云吴淑芳冯浩原立峰
- 关键词:细沟发育过程三维激光扫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