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020095)
-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3
- 相关作者:陈进姜淮芜李金林勾忠杰肖琳更多>>
- 相关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川北医学院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胃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近端胃癌根治术后两种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术式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4年6月~2007年1月收治的59例近端胃癌次全胃切除患者分别采用了胃食管吻合(GE组)和调节型双通道间置空肠重建(GIE组)两种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术式。在术前及术后1、6个月应用Spitzer生存质量总体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调查。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得分较术前均增加(P<0.05);GIE组术后1、6个月的生存质量得分高于GE组(P<0.05)。结论:调节型双通道间置空肠消化道重建术有利于近端胃癌次全胃切除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提高。
- 周燕李金林刘静梅
- 关键词:胃肿瘤
- 胃切除后两种重建术式返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比较胃切除术环路吻合与毕Ⅱ式吻合术后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情况 ,为胃癌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术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行远端胃根治性切除的胃体、胃窦癌 5 5例。手术后 3~ 12月通过胃镜检查了解食管下段 ,贲门区胆汁黄染、粘膜糜烂情况 ,同时询问有无胸骨后灼痛。结果 :环路吻合组 30例 ,胆汁返流 5例 ,占 16 .6 % ,均为轻度返流 ,胸骨后灼痛 1例 ;毕Ⅱ式吻合组 2 5例 ,胆汁返流 17例 ,占 6 8% ,其中重度返流 8例 ,轻度返流 9例 ,胸骨后灼痛 7例 ,两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环路吻合与毕Ⅱ式吻合比较 ,前者能明显降低胆汁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及程度。
- 姜淮芜陈进张法强勾忠杰赵世泉
- 关键词: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术式返流性食管炎
- 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空肠贮袋重建术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4年
- 全胃切除术后空肠贮袋重建可减少术后症状 ,改善营养。本文就空肠贮袋对食物排空的影响、空肠贮袋长度选择、空肠贮袋对肠道细菌学影响、双空肠贮袋优越性、空肠贮袋伴空肠间置、空肠贮袋伴Roux -en -Y比较等方面予以综述。
- 陈进姜淮芜
- 关键词:空肠间置全胃切除术术后重建术胃癌患者ROUX-EN-Y
- 胃癌患者胃肠环路重建术后生存质量的调查分析及对策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调查胃癌患者胃肠环路重建术后不同时期的生存质量(QOL)状况,分析影响患者QOL的原因,提供术后健康指导。方法对55例行胃肠环路重建术的胃癌患者,应用Spitzer生存质量总体评分量表,对不同时期的QOL总分及活动、日常生活、健康、支持及精神5个主题项目得分进行比较及分析。结果患者术后QOL总分是持续增加的,在术后1年内得分相互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术后不同时期,各主题项目的得分变化趋势各不相同。结论各主题项目变化对患者的QOL有着重要的影响,护理人员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QOL水平。
- 勾忠杰李金林韩爱华
- 关键词:胃肿瘤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 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后的两种重建术式评价被引量:20
- 2008年
- 目的探讨近端胃癌根治术后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回顾性总结2004年6月至2007年1月期间我院行近端胃癌次全胃切除连续病例59例,依据重建方式分为2组:胃食管侧端吻合重建组(GE组)和调节型双通道间置空肠重建组(GIE组),GIE组重建在残胃与食管间增加一段长35cm的连续性间置空肠,对比分析2组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全组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吻合口漏、倾倒综合征及中度以上贫血病例发生。术后1和6个月体重、RBC、Hb、Alb、PNI值以及其相对于术前的变化值〔术后1个月RBC(P=0.006)、Hb(P=0.001)相对于术前的变化值除外〕,GIE组和GE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IE组术后腹部症状和反流性食管炎症状的Visick评分优于GE组(P<0.001):GIE组主要为Ⅱ级(74.2%),GE组主要为Ⅲ级(64.3%)。与GE组比较,GIE组术后并未延迟首次化疗时间(P>0.05),手术时间延长(0.35±0.13)h(P=0.01)。结论调节型双通道间置空肠消化道重建在近端胃次全切除术中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防止癌细胞残留和改善近端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 肖仕明姜淮芜吴宸欧荣册陈进肖琳
- 关键词:胃肿瘤消化道重建间置空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