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70120)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3
相关作者:高中信张明海金崑龚世平王文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洞穴
  • 1篇生境
  • 1篇生境选择
  • 1篇食性
  • 1篇频率法
  • 1篇中蒙边境
  • 1篇夏季
  • 1篇呼伦贝尔草原
  • 1篇VULPES
  • 1篇草原
  • 1篇春季
  • 1篇春夏季

机构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华南濒危动物...
  • 1篇上海农林职业...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2篇高中信
  • 1篇张明海
  • 1篇张佰莲
  • 1篇龚世平
  • 1篇金崑
  • 1篇刘群秀

传媒

  • 1篇林业科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内蒙古东部草原沙狐夏季洞穴选择研究
沙狐(Vulpes corsac)为中型穴居兽类,洞穴是其生活栖息的主要场所。研究洞穴选择是沙狐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有助于认识沙狐的洞穴特征、洞穴选择的原因和生态适应对策等,对该物种栖息地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001...
龚世平张明海高中信田村·维新
文献传递
内蒙古东部地区春夏季沙狐的食性被引量:3
2008年
2003年5—7月、2004年5月和2005年7—8月,在内蒙古东部草原收集沙狐(Vulpes corsac)粪便148份(N03=46、N04=61、N05=41),采用频率法、相对剩余物干质量法,并以捕食痕迹和剩余物为辅助手段,对沙狐食性进行了定性及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沙狐以啮齿类动物为主要食物,鸟类和昆虫次之。啮齿类食物组分中,达乌尔黄鼠(Citellus dauricus)、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和布氏田鼠(Microtus brandti)在沙狐食物组分中超过50%,其它啮齿类动物:草原旱獭(Marmota sibirica)、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和跳鼠科(Dipodidae)所占比例小于25%,鸟类主要为百灵科(Alaudidae),昆虫以蝗科(Acridiidae)为主,还包括红蝽科(Pyrrhocoridae)、步甲科(Garabidae)、虎甲科(Gicindelidae)、水龟甲科(Hydrophilidae)等。沙狐食物生态位宽度随季节变化有所变化,春、夏两季节间食物组成无显著差异(P>0.05)。
刘群秀张明海张佰莲高中信
关键词:食性频率法
呼伦贝尔草原中蒙边境地带春季沙狐洞穴生境选择被引量:11
2006年
The selection of dens of Vulpes corsac% was investigated at Xinbaerhu Youqi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main factors notably influence on den habitats of %V. corsac% were human disturbance and water resource. The table of frequency and dentrogram indicated that the suitable habitat of %V. corsac’s% dens was: the flat grassland, hillside, and small hills with the distance from the water ≤1 000 m, from the human disturbance ≥1 000 m. the main resource of %V. corsac% is the scrap dens of %Marmola bobak.%
金崑廖志冬高中信
关键词:洞穴生境选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