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40201027)

作品数:5 被引量:44H指数:4
相关作者:陈小琴王火焰周健民杜昌文吴礼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土壤
  • 4篇
  • 2篇养分
  • 2篇四苯硼钠
  • 2篇土壤有效
  • 1篇氮肥
  • 1篇氮肥形态
  • 1篇氮钾
  • 1篇养分吸收
  • 1篇油菜
  • 1篇生物产量
  • 1篇生物有效
  • 1篇生物有效性
  • 1篇水稻
  • 1篇水稻生长
  • 1篇四苯硼钠法
  • 1篇土壤钾
  • 1篇土壤钾素
  • 1篇离子交换树脂...
  • 1篇钾素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5篇周健民
  • 5篇王火焰
  • 5篇陈小琴
  • 4篇杜昌文
  • 2篇朱树国
  • 2篇吴礼树
  • 1篇钦绳武
  • 1篇孙海霞

传媒

  • 2篇土壤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土壤通报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氮肥形态及氮钾施用措施对水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17
2007年
为探明不同氮(NH_4-N和NO_3-N)源下,不同施钾水平及氮钾施用次序对水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进行了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早期(20d左右时),以NO_3-N作为N源时水稻的生物产量和氮钾养分吸收量均显著高于NH4-N作N源的处理,但随着生长时期的延长,NH4-N源更能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养分吸收,因此,从整个营养生长时期来讲,铵态氮肥作为水稻N源更具有优越性。结果同时表明,氮肥施用效果与钾肥的施用水平有很大关系,在一般盆栽试验氮肥用量(纯N用量0.15g/kg)水平下,施钾(K2O)量达到0.51g/kg时会导致水稻的生长及养分吸收量显著下降。铵钾施用次序对水稻的营养生长及养分吸收均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施钾量较高时,铵钾在土壤中的交互作用会导致水稻因氮素供应不足而影响生长和养分吸收。
陈小琴周健民王火焰杜昌文
关键词:水稻氮肥形态生物产量养分吸收
运用四苯硼钠法准确测定土壤有效钾素变化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5
2007年
通过室内实验探讨了四苯硼钠法用来测定土壤有效K素变化的效果及其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四苯硼钠法提取的土壤K量因四苯硼钠浓度、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温度而有显著的变化。选择较高的四苯硼钠浓度、较长的提取时间或较高的提取温度均会显著促进四苯硼钠对土壤中非交换性K的提取。研究初步提出的一种土壤有效K素变化的测定方法,从12种土壤中提取的K量分别为各土壤常规缓效K值的2.3~7.4倍。当土壤添加100~2500mg/kg的外源K后,12种土壤中用该法测定的K素变化的回收率绝大多数在90%~110%之间,平均为101.9%±8.2%,说明改进后的四苯硼钠法将可以用来测定土壤中的有效K素变化。
王火焰朱树国周健民吴礼树杜昌文陈小琴
关键词:土壤四苯硼钠
长期定位试验土壤钾素肥力变化及其对不同测钾方法的响应被引量:7
2009年
土壤K素肥力因长期施肥管理可能会发生变化。本文以土壤K素肥力相对较高的河南封丘16年长期定位试验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K素肥力的影响,以及常规速效K、缓效K、全K和两种四苯硼钠法等土壤测K方法对土壤K素变化的响应能力。16年K肥施用量和作物吸K量的差值表明,不施K土壤K素发生耗竭,任何肥料都不施的CK处理K耗竭较少,为K 28.5 kg/(hm^2·a),而不施K的NP处理中K的耗竭速率较高,为CK处理的5.2倍,所有施K土壤中由于作物吸K量小于K肥施用量,表现为土壤K素盈余,其中不施P或N的NK和PK处理K素盈余最高,分别达K 207和190.5 kg/(hm^2·a),平衡施用化肥或有机肥土壤K的盈余较少,为K 31.5~63.0 kg/(hm^2·a)。不同土壤测K方法反映的16年前后土壤K素变化与以上理论值均有差异,醋酸铵法、沸硝酸法、两种四苯硼钠法和碱熔法反映的7个不同施肥处理K素变化的回收率(测定值与理论值的比率)平均值分别为39%、51%、66%、71%和176%,7个施肥处理回收率的变异系数5种方法分别为103%、74%、36%、30%和141%。回收率偏离估计值较大并且不稳定,说明土壤常规测K方法(速效K、缓效K和全K)不能够准确地反映土壤K素肥力的变化,而四苯硼钠法较常规方法可以较准确地反映土壤K素变化。
孙海霞王火焰周健民杜昌文陈小琴钦绳武
关键词:潮土长期定位试验四苯硼钠
离子交换树脂膜法在铵钾交互作用研究上的应用及其与养分生物有效性的关系被引量:1
2007年
为探明离子交换树脂膜作为养分提取手段在土壤铵钾交互作用研究上的应用效果,设置了相同培养条件下的树脂膜埋置实验和油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钾能减少铵的膜提取量,而施铵对钾的膜提取量影响不显著,这与铵钾同时施用时铵优先固定有关。膜提取养分量与植株养分吸收量及干物重之间均达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加上树脂膜使用便捷且可以原位提取养分,因而树脂膜可以被当作"根系模拟器"进行养分原位提取和养分交互作用方面的研究。但由于膜与真正的植物根系毕竟不同,故研究中也发现了一些膜提取养分量与植株养分吸收量并不完全一致的情况,这一点在前人的研究中甚少提及,这些情况的发现说明今后的研究中对树脂膜的应用条件还应多加注意,以便对树脂膜更好地利用,达到仅通过树脂膜这种便捷手段不需要通过植物试验就能了解土壤中养分交互作用可能对养分植物有效性的影响的目的。
陈小琴周健民J.J.SchoenauP.Y.Qian王火焰P.M.Huang
关键词:土壤离子交换树脂膜油菜
常规方法准确测定土壤有效钾素变化可能性的探讨被引量:14
2006年
土壤中的有效钾状况通常用1mol L^-1中性醋酸铵提取的速效钾或1mol L^-1硝酸煮沸法提取的缓效钾量来表征。我国农田土壤中近些年来1mol L^-1中性醋酸铵提取的速效钾量呈普遍下降趋势。但土壤中的有效钾素的实际下降值,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办法通过测土的方法进行准确评估。本文通过室内培养实验,人为改变土壤有效钾量,对常规土壤有效钾测定方法反应土壤有效钾素变化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和评价。并对硝酸连续提取法准确测定土壤钾素变化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几种提取方式中,以2mol L^-1冷硝酸超声波连续提取10次获得的外源钾变化的回收率最高,达75%~80%。其次是1mol L^-1硝酸100℃水浴法连续提取6次,测钾变化的累计回收率可达75%。如进一步增加提取次数,可能会有限地提高测钾变化的回收率,但随提取次数的增加,提取过程的可操作性和结果的稳定性将显著下降。因而用硝酸作为提取剂,即使是在高温、超声波等方式下,也很难准确测定强固钾能力土壤中有效钾的变化。能够准确测定土壤有效钾素变化的方法必须能将土壤中易发生变化的有效态钾全部提出,并尽量不提取土壤的原生矿物态钾,寻找这一方法将是未来土壤钾素测定工作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王火焰朱树国周健民吴礼树杜昌文陈小琴
关键词:土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