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O520010101)
- 作品数:9 被引量:38H指数:4
- 相关作者:付亮赵宗武蒋志凯刘朝辉马华平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乡市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优质强筋小麦新麦26号的系谱分析和遗传性状探讨被引量:1
- 2011年
- 对新麦26号的品质性状、农艺性状及其亲缘关系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新麦26号品质性状属双亲互补且超亲遗传,年际间品质性状稳定,在产量与品质两个负相关性状选育上有重大突破。新麦26号遗传基础丰富,农艺性状继承了双亲的优良性状,5+10优质亚基和含有偏凸山羊草的抗病基因来源于亲本新麦18和济南17,品质更优。
- 付亮蒋志凯李洋刘朝辉王映红马华平赵宗武
- 关键词:小麦系谱
- 国审高产小麦品种新麦20号的育种实践被引量:1
- 2011年
- 新麦20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和郑州大学河南省离子束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合作,用高产、抗病、早熟、多穗型亲本偃展1号为母本,超高产、多抗、中早熟小麦品种温麦6号为父本杂交,F_1种子进行离子束照射处理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抗病、早熟小麦新品种。2007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国审麦2007012),
- 付亮李洋范永胜刘朝辉王映红董昀骅平
- 关键词:小麦品种育种实践离子束生物工程中早熟
- 新麦21号的高产栽培技术
- 2011年
- 新麦21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用偃展1号为母本、新麦9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抗寒、抗病、中早熟小麦新品种,为促进新品种在生产上的推广利用,特提出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 付亮李洋刘震宇刘朝辉王映红盛坤杨丽娟
-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 国审小麦新品种新麦21的育种实践被引量:4
- 2010年
- 新麦21由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用偃展1号为母本、新麦9号为父本杂交,经后代系谱法连续选择培育而成。新麦21属弱春性偏冬、高产、稳产、抗病、抗寒、中早熟品种。系谱分析表明,新麦21综合了双亲的优良性状,含有英国抗源和波兰、意大利小麦血缘,具有抗逆性强、综合性状优良及广泛的适应性等特点,适宜河南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关中、山东菏泽地区中高肥水、中晚茬地种植。全生育期667m2施纯氮12~15kg、磷(P2O5)6~7kg、钾(K2O)6~7kg、锌肥1kg。注意精细整地,适期播种,足墒下种,搞好后期病虫害防治。
- 范永胜郜战宁蒋志凯朱红彩付亮赵宗武
- 关键词:小麦选育
- 氮肥追施时期对强筋小麦产量和面粉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5年
- 为给强筋小麦高产优质栽培中的氮肥合理运筹提供依据,以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26’为材料,在施氮量为240 kg/hm2的前提下,研究了分别在起身期、拔节期、孕穗期和开花期4个时期追施氮肥对优质强筋小麦产量及面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一致的基础上,从起身期到开花期随着氮肥追施时期的推迟,‘新麦26’籽粒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孕穗期追施氮肥小麦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穗数最多,穗粒数仅次于拔节期追施氮肥,千粒重最高。拔节追施氮处理面团稳定时间最长,粉质评价值最高,籽粒产量次于孕穗氮处理。开花氮处理籽粒产量和粉质评价值最低。‘新麦26’面团吸水率、稳定时间在不同处理间差异较小。建议在生产中将强筋小麦的氮肥追施时期安排在孕穗开始时,既可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又能保证面粉品质。
- 杨丽娟蒋志凯盛坤李晓航赵宗武
- 关键词:强筋小麦追氮
- 新麦系列品种在黄淮麦区的表现与新麦26号的应用前景被引量:3
- 2011年
- 2000年以来河南省新乡市农科院和河南敦煌种业新科种子公司先后育成新麦9号、新麦11号、新麦12号、新麦13号、新麦16号、新麦18号、新麦208、新麦19号、新麦9817、新麦21号、新麦26号等省级以上审定小麦新品种11个.其中10个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 付亮刘朝辉李洋马华平周德慧赵宗武
- 关键词:黄淮麦区品种审定农科院
- 优质强筋高产小麦新品种新麦26号的选育被引量:4
- 2011年
- 新麦26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科院用新麦9408作母本,济南17作父本杂交,利用高分子麦谷蛋白亚基标记,优良低分子麦谷蛋白亚基互补和聚合,5+10高分子麦谷蛋白亚基累加,经过多年定向选择选育而成的超强筋半冬性中熟多穗型小麦新品种。其品质经多次化验,达到甚至超过国标一级强筋粉标准,品质总体评价居国内先进水平,可用作面包生产专用粉,也可用作快食面及饺子等的配麦、配粉原料。
- 付亮蒋志凯李洋刘震宇刘朝辉李江伟赵宗武
- 关键词:小麦选育
- 国审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新麦26号的特点及广阔应用发展前景被引量:10
- 2011年
- 国审超强筋半冬性小麦品种新麦26号,品质优、产量高、抗病抗逆性好、适应性广,品质指标达到国家强筋小麦一级标准且稳定性强,适合规模化种植和深加工,有着良好的发展应用前景,可以满足黄淮南片麦区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需求,有效促进我国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的发展。
- 付亮马华平刘朝辉李洋蒋志凯赵宗武
- 关键词:小麦规模化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