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01243)

作品数:18 被引量:157H指数:7
相关作者:臧淑英那晓东李苗孙清展周海涛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湿地
  • 5篇扎龙湿地
  • 4篇松嫩平原
  • 3篇遥感
  • 3篇重金
  • 3篇重金属
  • 2篇淡水沼泽
  • 2篇扎龙保护区
  • 2篇沼泽
  • 2篇栖息
  • 2篇栖息地
  • 2篇污染
  • 2篇仙鹤
  • 2篇保护区
  • 2篇ASAR
  • 2篇ENVISA...
  • 1篇丹顶鹤
  • 1篇地形
  • 1篇信息提取
  • 1篇盐碱

机构

  • 19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黑龙江科技大...

作者

  • 16篇臧淑英
  • 13篇那晓东
  • 5篇李苗
  • 3篇孙清展
  • 2篇刘蕾
  • 2篇吴彬
  • 2篇亢红霞
  • 2篇周海涛
  • 1篇马宁
  • 1篇杨婧茹
  • 1篇解瑞峰
  • 1篇张囡囡
  • 1篇苏丹
  • 1篇王克奇
  • 1篇季伟东
  • 1篇张玉红
  • 1篇裴雪原
  • 1篇王建华
  • 1篇乔艳雯
  • 1篇孙丽

传媒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地理与地理信...
  • 2篇环境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遥感图像编码方法综述
图像压缩编码技术是现代多媒体及通信领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图像编码方法的种类繁多,每一种编码方法都存在着各自的优缺点。本文综述了传统的编码方法、现代编码方法以及当前主流的混合压缩编码算法的原理以及实现方法。并针对遥感图...
王建华孙惠杰魏洪伟张伟
关键词:小波变换JPEG2000
文献传递
东北地区典型淡水沼泽湿地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2019年
项目针对我国东北地区湿地退化、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在全面野外调查、遥感监测与模型模拟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东北地区草本沼泽湿地和森林沼泽湿地的遥感分类方法,提取了典型沼泽湿地的空间分布范围;提出了基于时间序列的景观转换系数和转换幅度,分析了典型湿地景观的动态变化过程;构建了基于生态位的水禽栖息地适宜性评价模型,评价了典型保护区水禽栖息地的生境质量;耦合多源遥感影像与野外观测数据构建了水动力学模型,模拟了湿地的生态水文过程及其环境效应。该项目成果有效地增强了对湿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监测、评估和服务能力,提高了湿地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的水平。
那晓东张玉红李苗
关键词:沼泽湿地遥感监测栖息地水文情势
兼容光学雷达影像及地形辅助数据的扎龙湿地遥感分类被引量:10
2013年
结合Landsat TM影像、Envisat ASAR的C波段雷达影像和地形辅助数据,采用决策树方法,包括分类回归树(C1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对扎龙湿地进行遥感分类。用实测GPS样本点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验证,并与最大似然监督分类方法(Maximum Likelihood Classification,MLC)对比。结果表明,地形辅助数据和雷达后向散射系数对湿地分类精度的提高起重要作用。基于RF算法分类结果的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92.6%和0.901,沼泽湿地的分类精度达到96.3%,较CART算法和MLC监督分类方法有明显提高。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内陆淡水沼泽湿地遥感分类技术。
刘蕾臧淑英那晓东裴雪原
关键词:扎龙湿地ENVISAT
近30年松嫩平原西部地区丹顶鹤栖息地适宜性动态变化被引量:19
2016年
栖息地适宜性评价是开展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与关键。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利用Landsat TM遥感影像,选取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河流密度、湖泊密度、居民地密度、道路密度和耕地密度7个变量作为评价指标环境因子,结合实测丹顶鹤(Grus japonensis)数据,采用Max Ent模型建模评价分析松嫩平原西部地区1980—2010年丹顶鹤栖息地空间分布及其质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适宜丹顶鹤栖息的环境主要分布在河流、湖泊周围植被覆盖度较好且人为活动干扰密度较小的沼泽湿地和草地;(2)1980年、1995年、2000年和2010年4个时期研究区内丹顶鹤栖息地最适宜区和较适宜区面积均逐渐减少,最适宜区面积由1980年的7536.38 km2减少到2010年的3762.50 km2,非适宜区面积逐年增加;(3)栖息地不同等级适宜区之间转化具有就近性与可逆性,多为最适宜区转为较适宜区,较适宜区转为次适宜区,非适宜区转为最适宜区所占比重较少。本研究为今后湿地发展规划、保护区合理布局、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周海涛那晓东臧淑英
关键词:MAXENT丹顶鹤可持续发展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湖水重金属污染评价与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仙鹤湖湖水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研究。为了突出外界有毒物质的影响,发展了模糊综合-加权平均模型,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精度。模糊评价结果表明仙鹤湖水质有轻度重金属污染,其中As、Cd和Pb的污染相对较重。通过对分值化评价结果进行参数估计,知仙鹤湖水质符合Ⅲ类水质及以上标准的可信度超过95%,Ⅱ类水质及以上标准的可信度为80%以上。通过比较,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孙清展臧淑英张囡囡
关键词:加权平均
扎龙湿地叶绿素a浓度的协同克里格插值被引量:2
2013年
研究扎龙湿地叶绿素a含量的空间分布情况,可以为水环境质量监测提供依据。选取分布在扎龙湿地西北部的克钦湖,中部的仙鹤湖,西南部的南山湖等3个较大的湖为研究区,采用协同克里格方法,以随机抽取的48个采样点的叶绿素a含量数据为目标变量,并以这48个采样点的反射率数据为辅助变量,对3个湖水中叶绿素a含量进行插值分析。结果表明:克钦湖的水体叶绿素a浓度分布总体上是南湖比较低,北湖较高,总趋势是由南向北递增。仙鹤湖的叶绿素a浓度大致趋势是东部偏中心的位置浓度较高。南山湖的水体叶绿素a浓度总体比较高,西北—西南区域比东北—东南区域高。这与同步的水质采样数据基本一致,反映了3个湖富营养化状态的实际情况。
张晓庆李苗臧淑英
关键词:扎龙湿地叶绿素A反射率
基于决策树方法的淡水沼泽湿地信息提取——以扎龙湿地为例被引量:16
2013年
为了及时准确地获取湿地基础信息,对湿地进行动态监测和保护。以扎龙湿地为研究区,以区域湿地遥感信息提取为目标,采用TM影像数据、DEM数据、归一化植被指数、纹理信息等复合识别指标构建决策树模型,对研究区不同地类进行分类。然后与传统的最大监督分类法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基于指数的决策树分类方法对扎龙湿地类型进行分类,较传统的最大似然监督分类精度提高了14.6%;总体Kappa系数提高了0.1751,分类精度较监督分类有明显的提高,证明基于多源数据决策树分类方法是内陆淡水沼泽湿地信息提取的有效手段。
乔艳雯臧淑英那晓东
关键词:湿地信息提取决策树模型扎龙湿地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在2000—2015年松嫩平原土壤湿度中的应用被引量:19
2019年
选取了时间序列良好的MODIS影像,对松嫩平原2000—2015年逐月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进行计算,并结合农业气象站点的相对土壤湿度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发现TVDI和相对土壤湿度数据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表明TVDI可以作为表示土壤含水量的指标。重建1km分辨率的松嫩平原作物生长季(4—10月)表层土壤湿度空间信息数据集,引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分析方法探究了松嫩平原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并探讨了松嫩平原土壤湿度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近16年来松嫩平原土壤湿度的时间变化趋势是逐渐变湿,土壤湿度的空间变化趋势是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变湿,极端土壤缺水事件频率呈现出增高的趋势。松嫩平原粮食产量和年均土壤湿度水平显著相关说明粮食产量受到年平均土壤湿度的影响显著,不同季相的土壤湿度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夏季土壤湿度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尤为明显。
吴欣睿那晓东臧淑英
关键词:松嫩平原土壤湿度粮食产量
基于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优化开关神经网络的木材表面缺陷识别被引量:3
2012年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IPSO),由混沌序列产生初始种群,采用克隆选择变异算子避免算法过早收敛于一个平衡点。用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训练开关神经网络,将其用于木材表面缺陷识别。结果表明在较少的网络节点连接数目的情况下,获得了较高的识别率及良好的网络泛化性能。
季伟东王克奇张建飞马宁
关键词:粒子群BP神经网络木材缺陷
松嫩平原盐碱化反演及其动态变化过程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监测2000—2013年来松嫩平原盐碱地时空演变过程,为松嫩平原盐碱地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MODIS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结合野外实测样点建立回归模型,对松嫩平原土壤含盐量进行定量反演。将整个研究时期分为3个时段:时段1(2000—2004年),时段2(2004—2008年),时段3(2008—2013年)。[结果]时段1和时段2盐碱地面积增加,增加速度为5 109.75和2 240.62km2/a,同时盐碱化程度加剧;以2008年为转折点,时段3盐碱地面积减少,主要是轻度盐碱地的减少,但是盐碱化程度仍在加剧。[结论]松嫩平原的盐碱化趋势不容乐观,应该采取紧急措施防止盐碱化程度进一步恶化,保护松嫩平原的生态环境健康发展。
花锦溪臧淑英那晓东
关键词:松嫩平原盐碱化反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