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3CB956004)

作品数:15 被引量:310H指数:11
相关作者:高艳红李栋梁许建伟余晔李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4篇农业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1篇青藏
  • 11篇青藏高原
  • 5篇气候
  • 3篇土壤
  • 3篇气候变化
  • 3篇气温
  • 3篇陆面
  • 2篇冻土
  • 2篇水循环
  • 2篇土壤水
  • 2篇土壤水热
  • 2篇黄河源区
  • 2篇极端气温
  • 2篇降水
  • 2篇干旱
  • 2篇感热
  • 2篇EOF分析
  • 2篇春季
  • 1篇导水率
  • 1篇地表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重庆市气象局
  • 1篇四川省气候中...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作者

  • 5篇李栋梁
  • 5篇高艳红
  • 4篇许建伟
  • 3篇李凯
  • 3篇余晔
  • 2篇柳艳菊
  • 2篇吕世华
  • 2篇李瑞青
  • 2篇张婧雯
  • 2篇解晋
  • 2篇葛骏
  • 2篇潘永洁
  • 2篇刘川
  • 2篇李霞
  • 1篇汪诗平
  • 1篇鲍艳
  • 1篇王青霞
  • 1篇蒋元春
  • 1篇姜丽丽
  • 1篇崔树娟

传媒

  • 9篇高原气象
  • 1篇气象科学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冰川冻土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气象学报
  • 1篇科技纵览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沙漠化的生态和物理过程
2017年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将荒漠化定义为: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汪诗平姜丽丽邹学勇张春来李耀明崔树娟
关键词:物理过程青藏高原生态干旱地区
青藏高原极端气温的动力降尺度模拟被引量:8
2016年
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作为边界条件,基于耦合陆面模式Noah-MP的区域气候模式WRF在东亚区域进行了动力降尺度模拟(简称WRF2),对比格点观测资料,评估了动力降尺度对青藏高原极端气温指数的模拟能力,在此控制试验基础上,分别将WRF的陆面模式替换为Noah LSM,边界条件替换为CCSM4,进行了两组敏感性试验(分别是WRF1和WRF3),通过与控制试验的比较,分析了边界条件和陆面模式对极端气温指数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WRF2能较好地模拟青藏高原极端气温指数气候态的空间分布,但存在一定的冷偏差;受边界条件影响WRF3模拟的极端气温指数的气候倾向率存在负偏差。同时,尽管采用不同的边界条件,耦合相同陆面过程的两次数值试验对极端气温空间分布的模拟能力相似,相比WRF2,WRF1表现出更强的冷偏差;但边界条件对极端气温指数气候倾向率的影响大于陆面模式,WRF3模拟的极端气温指数气候倾向率与观测结果更为接近。
肖林鸿高艳红Chen Fei许建伟李凯李霞蒋盈沙
关键词:动力降尺度极端气温陆面模式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土壤冻融过程对地表能量通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9
2016年
利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青藏高原沙漠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北麓河站2014-2015年陆面过程观测资料,根据5 cm土壤日最高和最低温度将冻土分为融化过程、完全融化、冻结过程和完全冻结四个阶段,分析了地表感热通量Hs、潜热通量LE、地表土壤热通量G_0和波文比在不同冻融阶段的季节和日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土壤冻融过程对地表能量及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波文比和G_0的季节变化受土壤冻融阶段转变的影响显著,其中土壤完全融化使波文比减小,G_0变为正值;土壤冻结使波文比增大,G_0变为负值。冻结过程对Hs和LE变化趋势的影响不明显,但是使波文比显著增大;融化过程使Hs停止增长并出现减小趋势,使LE增大,从而使波文比显著减小。Hs的日变化在不同冻融阶段差异较小。LE的日变化主要与浅层土壤含水量的大小和日变化有关,其中完全融化和完全冻结阶段土壤含水量的日变化较小,土壤含水量越大,LE越大;在融化过程和冻结过程阶段,土壤含水量的日变化较大,且与R_(net)的日变化相反,限制了LE的增长。在冻结过程阶段,受冻融过程的影响,G_0的日变化小于其他阶段。
葛骏余晔李振朝解晋刘川昝蓓蕾
关键词:多年冻土冻融过程波文比
砾石对青藏高原土壤水热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5
2015年
针对青藏高原土壤砾石含量较高的特点,对陆面过程模式CLM4.0土壤结构进行改进,发展了较适合青藏高原土壤特性的土壤参数化方案,在青藏高原那曲(BJ)站进行了应用,通过模拟结果和观测资料的对比,客观评估了新方案的模拟性能。结果表明:砾石含量越高的土壤,其导水率越大。土壤含水量较大时,土壤水势随砾石含量增高而变小;反之,土壤含水量较小时,土壤水势随砾石含量增高而变大。考虑了砾石对土壤水热过程影响后的新方案对土壤含水量和温度的模拟均有一定的改进,其中新方案较原方案对模拟的各层土壤含水量的平均均方根误差降低了32.7%;模拟的各层土壤温度平均均方根误差降低了24.6%。
潘永洁吕世华高艳红李照国
关键词:陆面过程砾石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干旱区气候变化特征与GLDAS适用性分析被引量:26
2013年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干旱区的水循环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十分敏感。基于观测资料驱动的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ADS)能为区域尺度水循环变化研究提供更全面的数据。利用GLADS数据,首先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干旱区进行气候区划分,分析了各气候区内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然后检验了GLDAS数据在青藏高原地区的适用性;最后探讨了模拟期间地表水循环关键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区域水资源分配格局。结果表明,各气候区在2000-2007年比1979-1994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65~0.97℃,增幅明显提高。不同区域降水量变化各异,干旱区和半干旱区2000-2007年比1979-1994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别升高了14mm和25mm。1979-1994年间GLDAS气温、降水数据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适用性较高;极端干旱区气温数据与中国地面气温格点数据之间的均方根误差仅为0.41℃;在各气候区GLDAS数据与APHRODITE平均降水差值均小于0.18mm·d-1,但2000-2007年数据质量有待提高。研究时段内研究区域水循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2000年以来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干旱区径流量、蒸发量呈增长趋势的区域明显扩大,且幅度大幅上升,但变化量级存在不确定性。新疆大部分地区水循环变化特征表现为暖干向暖湿转变。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干旱区自2000年以来水循环有所加强,降水仍主要用于蒸发,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大多小于0.2。
王婉昭高艳红许建伟
关键词:水循环
北半球极涡新特征及其对中国冬季气温的影响被引量:15
2014年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统计了近50年500,300,200和100 hPa等压面上北半球及4个分区冬季极涡面积和强度指数,并讨论了各层等压面上不同区域极涡面积比例变化特点和500 hPa极涡中心位置变化特征,揭示了冬季各层极涡之间同期和滞后关系,分析了冬季极涡面积与中国平均温度和极端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1)北半球极涡面积、强度均经历了先扩张后收缩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气候变暖以后4层等压面上发生了极涡面积缩小,90年代中期发生强度减弱的年代际突变,只是较面积变化而言,强度年代际变化较弱,极涡面积和强度在年代际上相关显著。(2)位于平流层低层(100 hPa)的极涡年平均面积、强度最大,并且随季节变化幅度也是最大,尤以Ⅰ区(亚洲大陆区)、Ⅳ区(大西洋欧洲大陆区)更为显著。就年内变化而言,100 hPa极涡面积极大值的出现落后于其他层,极小值的出现又早于其他层,并且冬季前期100 hPa极涡面积对其后期500,300和200 hPa的变化有一定影响。(3)4层极涡面积都偏离Ⅳ区,500 hPa极涡基本偏向Ⅱ区(太平洋区)、Ⅲ区(北美大陆区),300,200和100 hPa偏向Ⅰ、Ⅱ区,500 hPa极涡中心多位于Ⅱ区或Ⅲ区。(4)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50年中国冬季平均气温、暖日(夜)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冷日(夜)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并且突变都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5)中国冬季平均气温、极端气温指数与极涡面积相关关系以500hPa最为显著。分区来看与500 hPaⅠ区相关最为明显,300 hPaⅠ区、200 hPaⅠ区和100 hPaⅣ区次之。极涡从平流层低层(100 hPa)到对流层中层(500 hPa)是从IV区到I区逐渐影响中国冬季气温。(6)500 hPaⅠ区极涡面积的扩大有利于除东北以外中国大部分地区冷日/夜(暖日/夜)次数的增加(减少),而100 hPaⅢ、Ⅳ区、500 hPaⅣ区面积的扩大有利于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冷日/夜(暖日/夜)次数增�
张婧雯李栋梁柳艳菊
关键词:冬季气温极端气温
青藏高原沙漠化逆转及其对高原气候突变的响应
沙漠化是全球最严重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问题之一。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绝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干旱,生态环境系统敏感脆弱,具备土地沙漠化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和潜在因素,其土地沙漠化的动态变化与气候变化、植被变化紧密联系...
蒋元春
关键词:气候突变南海季风青藏高原
文献传递
中国西北东部汛期降水对青藏高原东部春季感热在准3a周期上的响应被引量:14
2015年
利用1960—2010年中国西北东部地区39个气象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月平均地表感热通量再分析资料以及大气环流各要素场资料,通过多锥度-奇异值分解(MTM-SVD)等方法,分析了中国西北东部汛期降水、青藏高原东部春季感热的周期振荡特征以及它们在准周期循环上的协同耦合关系。结果表明,感热与降水均存在显著的准3 a周期,其耦合场在准3 a周期上表现也最为明显。当青藏高原东部春季感热在青藏高原主体上偏强(弱)时,对应中国西北东部汛期降水的异常偏多(少)。该准3 a周期循环上的协同关系在1960—1982年表现最为显著,1983—1990年为调整阶段,90年代之后又逐渐明显。青藏高原东部春季感热对大气环流的持续加热过程影响西北东部汛期降水,且主要体现在8月。
李潇李栋梁王颖
关键词:汛期降水青藏高原东部
青藏高原不同时间尺度植被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分析被引量:61
2014年
利用1982-2006年GIMMS NDVI数据,以多种统计方法为基础,探讨了青藏高原(下称高原)不同时间尺度(年际、季节及月)植被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原整体年平均NDVI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夏季趋势最大,达0.004(10a)-1。不同覆盖度像元变化对总体植被变化的贡献不同,低植被覆盖像元变化对各季节总体植被变化贡献均较大,其中冬季最大;中等植被覆盖像元变化的贡献主要在秋季;高植被覆盖像元的贡献则夏季最明显。青藏高原植被变化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其中夏季呈增加和减少趋势的面积均最大,分别达30.51%、10.52%,增加的区域主要位于高原东部,减少的区域主要在高原中部的藏北高原。进一步分析高原植被和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表明,中等植被覆盖区植被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最高,其次是高植被覆盖区,低植被覆盖区的相关性则最低。在年际和季节尺度上,植被生长主要与温度和降水的累积效应有关,其中在植被生长较好的季节和区域更明显。而在月尺度上,中低植被覆盖区植被生长受短期降水事件影响较大,高植被覆盖区则仍是温度的累积效应占主导。
王青霞吕世华鲍艳马迪李瑞青
关键词:青藏高原NDVI气候因子
前期春季北太平洋海温异常与冬季北半球极涡的关系
2015年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NOAA海温资料,用EOF、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60—2010年500 h Pa和100 h Pa等压面上北半球后冬(2月)极涡面积和前春(4月)北太平洋(20~60°N,120°E^120°W)海表温度(SST)的变化特征,揭示了二者的时空联系。结果表明:近50a来,(1)冬季北半球500 h Pa和100 h Pa极涡面积整体经历了先扩张后收缩的变化。春季北太平洋SST经历了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其突变时间与500 h Pa极涡面积的突变时间相近,均出现在1987年,且与后冬500 h Pa大西洋欧洲大陆区(Ⅳ区)极涡面积相关更好。(2)春季北太平洋SST的EOF第一模态空间型表现为PDO,第二模态表现为三极子型,突变分别出现在1980s初期和中期。(3)北太平洋SST与500 h PaⅣ区极涡面积相关的空间分布表现为:当前期春季北太平洋中部海温异常偏高(低),南部和北部海温异常偏低(高),使得下一个冬季500 h PaⅣ区极涡面积的扩大(缩小),这种空间遥相关型对应着海温的第二模态。北太平洋海温异常以第一模态空间型居多,但是对后冬北半球极涡面积影响大的却是第二模态。(4)当前春北太平洋SST呈第二模态时,对应次年冬季中高纬度对流层温度"上冷下暖",极地东风和绕极西风环流加强,极涡面积偏大。
张婧雯李栋梁柳艳菊
关键词:海温异常EOF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