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274007)

作品数:24 被引量:169H指数:8
相关作者:温变英张扬段磊陈铭忆刘鹏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工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化学工程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主题

  • 8篇复合材料
  • 8篇复合材
  • 5篇电磁
  • 5篇修饰
  • 4篇电磁屏蔽
  • 4篇纤维
  • 4篇聚合物基
  • 4篇聚乳酸
  • 4篇改性
  • 4篇表面修饰
  • 3篇导热
  • 3篇多巴
  • 3篇多巴胺
  • 3篇乙烯
  • 3篇乙烯醇
  • 3篇流延
  • 3篇聚丙烯
  • 3篇聚乙烯
  • 3篇聚乙烯醇
  • 3篇聚乙烯醇缩丁...

机构

  • 25篇北京工商大学

作者

  • 25篇温变英
  • 12篇张扬
  • 5篇段磊
  • 3篇刘鹏
  • 3篇陈铭忆
  • 2篇李晓媛
  • 1篇张金玉
  • 1篇邓兰英
  • 1篇张静
  • 1篇李鹏坤

传媒

  • 5篇高分子材料科...
  • 4篇材料导报
  • 4篇中国塑料
  • 3篇高分子通报
  • 3篇工程塑料应用
  • 2篇高分子学报
  • 1篇塑料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Journa...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5篇2015
  • 12篇2014
  • 5篇201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 Novel Technique for Preparation of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ABS/Cu Polymeric Gradient Composites被引量:3
2013年
A novel technique for preparing functionally gradient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olymeric composites was developed by using of solution casting technique on the principle of Stokes' law. Acrylonitrile- butadiene-styrene/Cu (ABS/Cu) gradient polymeric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successfully using this technique. The gradient structures,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erformanc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ABS/Cu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 Optical microscope observation shows that the gradient distribution of Cu particles in ABS matrix was formed along their thickness-direction. The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testing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order of magnitude of surface resistivity was kept in 10^15 Ω at ABS rich side, while that declined to 10^5 Ω at Cu particles rich side, and the percolation threshold was in the range of 2.82 vo1%- 4.74 vol% Cu content at Cu particles rich side. Mechanical test shows that the tensile strength reduced insignificantly as the content of Cu increases owing to the gradient distribution.
宦春花温变英
关键词:ABS
聚多巴胺对聚丙烯膜表面的修饰研究
对聚合物材料表面进行修饰,可以赋予其新的功能,扩展材料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多巴胺通过发生类似海洋贻贝黏液固化的反应可以稳定附着在固体材料表面,能在不破坏基体材料自身结构的基础上,赋予材料亲水性、生物相容性等特...
张扬温变英陈铭亿
关键词:POLYDOPAMINEPOLYPROPYLENE
文献传递
重力沉降法制备功能梯度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沉降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固体粒子在受到重力作用时在液体中的迁移行为,而借助于重力沉降理论制备功能梯度材料,是一种既节约能源而又经济环保的方法。但由于粒子运动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导致其过程复杂。因此,深入研究粒子在溶液中的沉降行为对材料的制备有着重要的意义。以Stokes法则为基础,综述了重力沉降理论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基于重力沉降理论所开发出的共沉降法、溶液流延法、离心铸造法等功能梯度材料的制备技术。
方晓霞温变英刘鹏
关键词:梯度功能材料
碳系导电填料性质对PVB基功能薄膜结构及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分别以形状和电导率不同的石墨、镀镍石墨和镀银碳纤维为功能填料,采用溶液流延法制备了聚乙烯醇缩丁醛基导电薄膜,并对薄膜的微观结构和电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填料性质(包括形状、密度和电导率)对复合材料的分布结构和电学性能有重要影响,纤维状的填料更容易搭接成导电网络。石墨和镀银碳纤维填充体系中,填料在聚合物基体内部分布基本均匀;而镀镍石墨填充体系中,填料在聚合物基体内部形成了梯度分布。不同的分布状态导致材料的导电性能在薄膜的上下表面产生差异并对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产生影响。在同等体积含量下,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主要受材料电导率的影响,三种复合材料中,镀银碳纤维填充体系的屏蔽效能最高,镀镍石墨填充体系次之,石墨填充体系最低。
温变英王雪娇方晓霞张扬
关键词:复合材料薄膜电磁屏蔽
碳酸钙品种对无规共聚聚丙烯树脂力学性能与热传导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不同品种的碳酸钙粒子与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熔融共混,制备了系列碳酸钙/PPR复合材料。考察了碳酸钙粒子形状、粒径和弹性体增容剂对PPR树脂力学性能和热传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子形状对复合材料的热传导性能有重要影响,其中,无定形的重质碳酸钙对复合材料热传导性能的提高优于纺锤形的轻质碳酸钙和针状碳酸钙晶须。粒径对复合材料的热性能也有影响,小尺寸粒子对改善复合材料的热传导性能更好。弹性体增容剂对改善复合材料的韧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对材料热传导性能的提高无益。
郭赫楠段磊温变英张扬
关键词:无规共聚聚丙烯碳酸钙
电阻渐变聚合物基电磁屏蔽膜研究
电磁干扰会造成精密仪器发生误动作,电磁辐射有损于人体健康,电磁波辐射可导致信息泄露,直接威胁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安全。采用屏蔽材料对电磁波进行屏蔽,是减轻电磁辐射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研发高效价优的电磁屏蔽或电磁...
温变英张扬方晓霞段磊
关键词:POLYMERFILM
文献传递
聚合物基吸波材料结构设计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介绍了目前吸收剂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布特点和类型,通过与单层聚合物基吸波材料的结构对比,重点阐述了聚合物基吸波材料角锥、双层、多层结构的设计原理。同时对聚合物基吸波材料的角锥和层状结构特征与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段磊温变英
关键词:吸波材料多层结构
苎麻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在不同pH环境下的水解行为被引量:20
2015年
以生物基树脂聚乳酸为基体,以植物纤维苎麻为补强剂,利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苎麻纤维/聚乳酸(RF/PLA)复合材料,考查了RF/PLA复合材料在不同pH环境下的水解行为,并以力学性能测试、SEM、DSC和维卡软化温度检测为手段对其降解行为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RF/PLA复合材料在碱性(pH=12.0)环境中的降解比在酸性(pH=2.0)和中性(pH=7.0)环境中的更快,界面侵蚀空化是其性能劣化的主要原因。RF的加入提高了PLA的结晶度和维卡软化温度,同时也加快了PLA的降解速度,降解导致材料的力学强度下降。随着降解过程的加剧,RF/PLA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和维卡软化温度因材料内部产生缺陷而有所降低;而纯PLA树脂的结晶度却随碱液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其维卡软化温度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温变英李晓媛张扬
关键词:聚乳酸苎麻纤维复合材料PH值降解
回收聚乳酸树脂的扩链改性被引量:6
2013年
以转矩流变仪为反应器,采用环氧类扩链剂对聚乳酸回收料进行熔融扩链改性研究。考察了扩链剂加入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扩链反应的影响;并以冲击强度和熔体流动速率作为主要考核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对扩链反应条件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扩链剂用量是影响扩链效果的主要因素。在优化反应条件下制备的扩链产物,其重均分子量从5.8万提高到了30.3万,相应的熔体流动速率从8.28g/10min降低到了2.13g/10min,冲击强度比扩链前提高近3倍,显示出良好的扩链效果。
吴笛青温变英
关键词:聚乳酸回收利用扩链改性分子量力学性能
填充型导热塑料导热性能影响因素探析被引量:20
2015年
填充型导热塑料因其良好的可加工性及较低的成本而被广泛应用,探求影响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对推进其技术进步和市场化应用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导热填料的种类、形态及复配方式、填料与树脂基体结合的界面层及树脂基体的成分与结构等方面对填充型导热塑料导热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讨论,并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邹文奇温变英
关键词:导热塑料导热系数影响因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