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09J05134)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姚艳波刘安华董炎明舒欣夏文丽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中间相沥青
  • 3篇碳纤维
  • 2篇缩聚
  • 2篇缩聚法
  • 2篇氢化
  • 2篇热缩聚
  • 2篇各向同性沥青
  • 1篇预氧化
  • 1篇中间相沥青纤...
  • 1篇沥青
  • 1篇沥青改性
  • 1篇沥青基碳纤维
  • 1篇沥青纤维
  • 1篇各向同性
  • 1篇改性

机构

  • 4篇厦门大学

作者

  • 4篇舒欣
  • 4篇董炎明
  • 4篇刘安华
  • 4篇姚艳波
  • 3篇夏文丽
  • 1篇陈剑铭

传媒

  • 3篇功能材料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沥青原料对沥青基碳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以中间相萘沥青(AR树脂)和各向同性煤沥青(ICP)为原料,系统研究了沥青原料性质与由其制备的碳纤维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AR树脂中的一维有序中间相结构在纺丝中被拉伸,形成不同中间相间的界面,成为应力集中区,在后续碳化过程因应力释放导致纤维开裂而损害其力学性能;而ICP沥青基本为无定形相结构,在纺丝过程中无明显的择优取向,碳化过程石墨化程度低,故其所成的碳纤维无应力集中和开裂问题,但也正是这无定形结构,使其最终力学性能也较差。以上结果说明,原料的性质可以"遗传"到沥青基碳纤维中。因此,改变沥青原料的性质是改善沥青基碳纤维结构和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
刘安华姚艳波舒欣夏文丽董炎明
关键词:碳纤维中间相沥青各向同性沥青
各向同性沥青改性的中间相沥青纤维预氧化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以各向同性沥青改性的中间相沥青为原料,经熔融纺丝、氧化及碳化处理得到沥青基碳纤维,重点研究了原丝的氧化行为.偏光显微镜研究表明,混合沥青为两相不相容共混物,中间相沥青为连续相,各向同性沥青为分散相.氧化过程中,沥青的脂肪氢和芳氢被脱除,主要生成羰基,醚键.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纤维中含氧量逐渐提高.当氧化时间较短时,纤维氧化不足,碳纤维芯部出现孔洞,微观组织呈现大片层结构.随着氧化程度逐渐提高,截面孔洞逐渐减小并最终消失,同时,碳纤维的强度显著提高;但是当原丝过度氧化时,碳纤维强度反而下降.
姚艳波舒欣刘安华董炎明
关键词:中间相沥青各向同性沥青
同步氢化/热缩聚法制备中间相沥青的工艺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系统地研究了在氢化剂量固定情况下,反应温度与时间对同步氢化/热缩聚法所制得的中间相沥青(MP)性质的影响,并制得了可纺MP。研究表明反应时间同为4h时,MP的软化点和不溶分含量随反应温度的提高而升高;偏光结果显示,低温产物为中间相小球和各向同性基质的混合物,高温产物为连续中间相。反应温度同为410℃时,MP软化点和不溶分含量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显著提高,经历了从中间相小球到小球发生融并,最后形成了马赛克织构的中间相。纺丝性能测试表明,反应温度为410或420℃,反应4h制得的中间相沥青,可以熔融纺丝,经氧化和碳化后制得两组碳纤维。
夏文丽陈剑铭舒欣姚艳波刘安华董炎明
关键词:中间相沥青热缩聚氢化碳纤维
同步氢化/热缩聚法制备中间相沥青被引量:3
2011年
通过同步氢化/热缩聚反应,制得中间相沥青(MP);重点研究了四氢萘(THN)用量对MP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THN增加,MP的软化点(SP)随之降低,H/C随之提高,不溶分随之减少;偏振光显微镜研究表明THN用量少于8%时,MP的形貌为分布不均的各向异性与各向同性两种沥青的混合物;而随着THN的增加,各向异性沥青逐渐趋于以中间相小球形态,并且较为均匀地分布到各向同性沥青基质之中。MP经保温处理后,纺丝性能得到改善,最终制得横截面呈无规结构的沥青基碳纤维。
舒欣姚艳波夏文丽刘安华董炎明
关键词:中间相沥青氢化热缩聚碳纤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