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71052)

作品数:121 被引量:2,357H指数:30
相关作者:孙根年马丽君刘康康国栋王美红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咸阳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5篇经济管理
  • 3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9篇天文地球
  • 11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3篇建筑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0篇旅游
  • 14篇气候
  • 14篇污染
  • 13篇气候舒适度
  • 11篇生态
  • 8篇城市
  • 7篇植被
  • 6篇地下水
  • 6篇水污染
  • 5篇地下水污染
  • 5篇省际
  • 5篇温湿指数
  • 5篇旅游气候
  • 5篇旅游气候舒适...
  • 5篇节能
  • 5篇基于GIS
  • 5篇本底趋势线
  • 5篇GIS
  • 4篇游客
  • 4篇能源

机构

  • 95篇陕西师范大学
  • 19篇西北大学
  • 3篇咸阳师范学院
  • 2篇长安大学
  • 2篇西安理工大学
  • 2篇西安科技大学
  • 2篇商洛学院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宿州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陕西教育学院
  • 1篇北京市科学技...
  • 1篇乌鲁木齐石化...
  • 1篇中国石油新疆...
  • 1篇新疆石油学院
  • 1篇中国石油
  • 1篇陕西省农业遥...

作者

  • 88篇孙根年
  • 21篇马丽君
  • 14篇刘康
  • 11篇康国栋
  • 10篇王美红
  • 9篇李琦
  • 8篇陈素景
  • 7篇吴晓娟
  • 7篇韩亚芬
  • 5篇于立新
  • 5篇秦耀民
  • 4篇杨兆立
  • 4篇苏惠敏
  • 4篇路敏
  • 3篇刘顺艳
  • 3篇杜忠潮
  • 3篇王洁洁
  • 3篇冯煜
  • 3篇刘红
  • 3篇薛亮

传媒

  • 17篇陕西师范大学...
  • 12篇干旱区资源与...
  • 9篇统计与决策
  • 6篇资源科学
  • 5篇西北大学学报...
  • 4篇农业系统科学...
  • 4篇生态学杂志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干旱区地理
  • 2篇软科学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统计与信息论...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干旱区研究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山地学报
  • 2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地球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12篇2009
  • 26篇2008
  • 20篇2007
  • 21篇2006
  • 8篇2005
  • 9篇2004
  • 6篇2003
  • 1篇2002
1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植物修复研究进展被引量:44
2004年
 概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概念、特点,综述了近年国内植物修复主要研究进展,探讨了植物修复技术目前尚存在的某些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张健孙根年
关键词:土壤污染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超富集植物生物技术
时域组合模型与西安市城区地下水污染预测被引量:5
2007年
基于系统层次性的分解与综合,将区域环境质量的时间序列变化概括为趋势项、周期项和随机项,提出了用于环境预测的时域组合模型及其检验方法;以20年来西安市地下水污染预测为例,在电子表格软件Lotus1-2-3forWindows的支持下,完成了西安市地下水总固体、总硬度、硝酸盐、氯化物、氟化物、六价铬6种污染及样本超标率、平均污染指数和超标区面积3个指标的数学建模。该方法事物变化规律清晰,预测精度远高于传统方法,同时也为西安市地下水污染的预测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吴晓娟孙根年冯煜
关键词:数值模拟地下水污染
TM影像解译中去除云层及其阴影方法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对TM(Thematic Mapper,专题制图仪)影像上的云层及其阴影进行处理以识别被覆盖的地物。方法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的支持下,综合运用该软件提供的多种图像处理方法,分别进行去除云层及其阴影试验。结果利用空间卷积运算、傅立叶变换、傅立叶图像编辑、傅立叶逆变换组合和缨帽变换的方法有效地去掉了试验区图像上的云层;利用去霾处理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按一定顺序组合将有效地去除云层的阴影。结论该方法及其思想不仅可用于去除云层和阴影对遥感图像质量的影响,而且也可用于其他图像处理中,如影像的割补、分类后处理等。
苏惠敏薛亮
关键词:THEMATICMAPPER遥感影像解译
基于资源—环境双调控的我国工业产业分类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从资源和环境双调控的角度出发,利用2005年40个工业部门能源消耗、SO2排放和水资源消耗、COD排放的数据,对我国40个工业行业进行新的分类,突破了传统以产品为中心分类的局限性,建立起工业生产与资源消耗、环境压力之间的双向联系。
陈素景孙根年张旭
关键词:环境策略环境管理环境会计
基于WebGIS的西安市旅游资源信息系统设计
<正> 旅游业是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一个综合性产业,一次旅游活动涉及到众多的服务设施和旅游资源,旅游要素特别强调固有的地理分布特征,其中旅游区位是面状要素,旅游景点及设施是点状要素,连接各点间的交通和景区线...
宋毓卫海燕
文献传递
基于GIS的陕西省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被引量:48
2004年
在对区域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应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其进行叠加综合,辩识出陕西省水土流失潜在敏感性和现实敏感性不同等级的空间分布特征,得到了水土流失敏感性分布图。从潜在敏感性看,微-轻度敏感性分布面积较大,占全省总面积的75.77%,中度敏感性分布面积占20.41%,高度-极敏感性分布面积为3.82%。敏感性的区域分异规律十分明显,影响因子也不尽相同。水土流失现实敏感性与潜在敏感性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微-轻度敏感性分布面积占61.65%,中度敏感性面积明显增大,占34.15%,高度-极敏感性面积也增加,占4.2%。对比潜在敏感性和现实敏感性,在其它自然影响因子不易控制的情况下,植被作为侵蚀动力的重要抑制因子,保护植被,提高覆盖度对控制水土流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刘康康艳曹明明汤国安孙根年
关键词:GIS水土流失
西安市周边河流水质F-G综合评价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在国家《地面水质标准》的基础上,依据黄金分割法确定了河流水质评价基准;将模糊评价和灰色聚类(F-G)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对西安城市周边10条河流26个断面进行了F-G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渭河氵、皂河属于污染最严重的超V类水质,黑河上游为优良I类水质,氵产河、灞河、沣河等均有从上游向下游污染加重的趋势,涝河、新河、临河入渭口均属Ⅵ水质;纠正了传统指数模型对一些区段的认识,为河流水质的综合防治提供了新依据.
冯煜孙根年
关键词:河流水质灰色聚类
陕西楼观台森林公园的深层生态旅游开发被引量:7
2006年
提出了深层生态旅游开发的概念,构建了一个“两翼对接”模式.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依据上述理念和开发模型,针对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的景观资源特征,对其深层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系统设计.重点突出自然山水、生物景观和道教文化三方面,揭示了三大类60个景物的生态文化主题,设计了相应的开发展示模式和游客生态体验方式.其目的在于提高森林公园生态文化的展示水平和加深旅游者的生态体验.
于立新孙根年
关键词:生态旅游森林公园生态文化生态体验
新疆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与评价被引量:24
2010年
文中运用综合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分析计算了新疆15个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划分出适宜于旅游的季节分布,依据舒适期的年内分布划分为3种类型:夏适型包括阿勒泰、富蕴、和布克赛尔、奇台、伊宁、乌鲁木齐、和田等6个城市,年内气候舒适度呈倒"U"型,年综合气候舒适指数在54.4-64.2。春秋适型吐鲁番、库车、巴楚、克拉玛依、精河、若羌、哈密等城市,年内气候舒适度呈"M"型,年综合舒适性指数在55.2-67.2。春夏秋3季适宜型气候,包括喀什、和田2个城市,年内气候舒适度呈宽倒"U"型,年综合舒适性指数在70.8-71.6。年综合气候舒适指数随纬度的降低呈上升趋势。系统收集了2005-2007年新疆入境客流量数据,对新疆入境客流量年内变化及其与气候舒适度、沙尘暴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马丽君孙根年玉素朴江贾英
关键词:气候舒适度温湿指数
秦岭地区近20年来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及分析被引量:16
2006年
秦岭地区是中国南北自然环境的天然分界线,是我国自然环境特征形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用RS和G IS技术,分析了近20年来秦岭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在数量、结构、类型和空间分布上的变化情况,并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力作了进一步探讨,得出以下结论:20年间秦岭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呈增长趋势,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则呈减少趋势,林地基本呈稳定状态,增幅仅为0.70%,但增加和减少的面积均较大;耕地减少的幅度较大,减幅为158 838.02 hm2,主要转变为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并且多为优质良田;建设用地高速增长,增幅为47.46%,主要源于耕地,草地也呈增加态势,增幅为10.99%,主要源于林地与耕地;该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力主要为:人口压力、经济因素、宏观政策等,且这3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它们共同作用影响着秦岭地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变化。
胥彦玲刘康秦耀民李怀恩姜凌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