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3BA327C)

作品数:51 被引量:259H指数:12
相关作者:张跃军李潇潇赵晓蕾朱玲玲刘程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化学工程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篇建筑科学
  • 5篇理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2篇二甲基二烯丙...
  • 31篇聚二甲基
  • 31篇聚二甲基二烯...
  • 23篇混凝
  • 22篇混凝剂
  • 18篇复合混凝
  • 18篇复合混凝剂
  • 17篇烯丙基
  • 17篇烯丙基氯
  • 17篇氯化
  • 17篇甲基
  • 17篇二甲基
  • 17篇二烯
  • 17篇二烯丙基
  • 17篇丙基
  • 15篇PDM
  • 13篇强化混凝
  • 8篇水处理
  • 7篇长江水
  • 6篇低温低浊

机构

  • 52篇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52篇张跃军
  • 29篇李潇潇
  • 25篇赵晓蕾
  • 12篇刘程
  • 12篇朱玲玲
  • 7篇孙彬
  • 7篇毕可臻
  • 6篇贾旭
  • 5篇苏林
  • 4篇印东凯
  • 4篇贾进洲
  • 3篇吴晓莉
  • 2篇王海鹰
  • 2篇仇金
  • 2篇陈伟忠
  • 2篇余沛芝
  • 2篇黄娟凤
  • 2篇张巧巧
  • 1篇邢云杰
  • 1篇廖惠云

传媒

  • 17篇精细化工
  • 6篇南京理工大学...
  • 3篇工业水处理
  • 3篇中国给水排水
  • 3篇应用化学
  • 2篇工业用水与废...
  • 2篇环境科学
  • 2篇高校化学工程...
  • 2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净水技术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城镇供水
  • 1篇石油化工
  • 1篇江南大学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生态环境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9篇2009
  • 14篇2008
  • 10篇2007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在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1年
对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在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介绍PDMDAAC结构与性质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PDMDAAC在原水处理中作为混凝助剂的应用,强化混凝机制,和用于供水处理时的安全性问题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强调了PDMDAAC通过与无机混凝剂制得复合混凝剂用于原水强化混凝处理制取饮用水的方法的优势。指出结合机理研究展开复合混凝剂针对不同地表水水质特点的应用工艺研究,以提高其应用性能,是今后工作的方向。
李潇潇张跃军
关键词: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原水处理强化混凝水处理技术
复合聚铝用于冬季太湖水的混凝脱浊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将特征黏度系列化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与聚合氯化铝(PAC)复合用于冬季低温太湖原水强化混凝脱浊处理。由混凝烧杯实验,考察了PAC/PDM复合比例、PDM特征黏度对脱浊效果及絮团沉淀性能的影响,并与经预加氯处理的太湖水的相应处理结果作对比。结果表明,对浊度在24~26NTU,温度为5~9℃,藻含量为8.01×10^3个/mL的太湖水,在与某市某水厂混凝强度相近的搅拌强度下,要达到其2NTU沉淀池出水的余浊标准,PAC投加量3.28mg/L,而复合比例分别为20:1、10:1、5:1的PAC/PDM复合混凝剂所需PAC投加量随PDM特征黏度0.55、1.53、2.47dL/g的增加,分别为2.93~2.83,2.70~2.60,2.62~2.51mg/L,相应的PAC投加量减少的幅度分别为10.67%~13.72%,17.68%~20.73%,20.12%~23.48%;当沉淀出水浊度要求提高至1NTU时,PAC需4mg/L的投加量,复合混凝剂需3.77~3.04mg/L的投加量,相对于PAC可减少投加量5.75%~24.00%。可见PDM明显提高了PAC的混凝脱浊效果,且PAC/PDM复合配比越低,PDM特征黏度越高,复合混凝剂的脱浊效果与沉淀性能越好。此外,PAC/PDM复合混凝剂有可能通过减少预加氯的投加量,来减少卤代有机物的形成机会,增强供水水质安全性。
张跃军李潇潇赵晓蕾苏林朱玲玲
关键词:太湖水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混凝剂强化混凝水处理技术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在江苏内河淤泥中的降解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研究了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在江苏内河脱水淤泥中降解情况。以江苏2地区无锡古运河、吴江横草路内河泥样为代表,经过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PDA(Poly-Dimethyldiallylammoniumchloride-Acrylamide)絮凝脱水后,以显微拍照、浊度和透过率为指标,考察淤泥样微量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降解情况。在20d时,古运河絮凝泥样1%质量分数的悬浮液透过率由77.8%减少为36.9%,浊度由32.8NTU增加为117.4NTU;横草路絮凝泥由90.9%减少为52.1%,浊度由15.45NTU增加为94.2NTU,两个地区的降解泥样浊度和透过率与各自原泥样的相应值都随降解时间的递增而趋向一致。同时采用显微拍照的方法观察淤泥的降解情况,20d常温降解后絮凝淤泥重新以小颗粒状分散排布。实验结果表明:常温下存放20d时,淤泥样中微量PDA已基本降解为小分子,降解后淤泥的物理状态和原泥趋近。
张跃军黄娟凤贾旭
关键词:絮凝剂降解浊度透过率显微照片
预氯化下PAC/PDM对冬季太湖水的除藻脱浊性能被引量:5
2009年
研究了预氯化工艺下,聚合氯化铝(PAC)与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制成的复合混凝剂对冬季太湖水的除藻脱浊性能,考察了混凝剂投加量、PAC与PDM的质量比、PDM特征粘度对除藻脱浊效果的影响,并与硫酸铝(AS)制成的AS/PDM复合混凝剂的除藻脱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AC/PDM复合混凝剂对冬季太湖加氯水的除藻脱浊效果,比单独使用PAC时明显提高,具有余浊达标时节省投加量、投加量相等时提高处理效果的特点;PDM的复合比和特征粘度越大,则PAC/PDM复合混凝剂的除藻率越大、余浊越低,但使用PDM比例低但特征粘度高的PAC/PDM复合混凝剂是提高除藻脱浊效果的既经济又高效的手段;PAC、PAC/PDM复合混凝剂对冬季太湖加氯水的除藻脱浊效果分别优于AS、AS/PDM复合混凝剂的。
赵晓蕾张跃军李潇潇刘程朱玲玲
关键词: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合氯化铝预氯化
强化混凝处理低温低浊北渡水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报道了对低温低浊的宁波北渡水进行强化混凝处理时,混凝剂及混凝搅拌条件的优化选择过程及结果。通过混凝烧杯实验,比较了聚合氯化铝、硫酸铝、聚合硫酸铁、两种市售药剂对该水的混凝脱浊效果,同时考察了强弱两种混凝搅拌条件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李潇潇张跃军赵晓蕾孙彬苏功建陈雨
关键词:低温低浊水混凝剂强化混凝
PDM复合混凝剂用于低温低浊宁波北渡水处理
2010年
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分别与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硫酸铝(AS)3种无机混凝剂复合对宁波市冬季低温低浊北渡水的强化混凝脱浊进行处理。通过混凝烧杯实验,探讨了无机混凝剂的种类、PDM质量分数等因素对低温低浊北渡水脱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温度为8-13℃,浊度为6-13 NTU的低温低浊北渡水,在与宁波某水厂实际生产相近的混凝强度下,PDM助凝脱浊效果明显,且PDM质量分数越高,复合混凝剂脱浊效果越好。要达到2 NTU的沉淀池出水浊度标准,AS,PAC,PFS质量浓度分别需达到6.0,8.5,9.0 mg/L。使用PDM质量分数为5%,10%,20%的AS/PDM,PAC/PDM,PFS/PDM复合混凝剂投加量相对于原有无机药剂分别约减少8%-20%,12%-40%,11%-27%。若需达到1 NTU沉淀池出水余浊的标准,使其满足深度处理生产工艺要求,复合混凝剂依然可发挥良好的作用。
张跃军李潇潇赵晓蕾印东凯吴晓莉苏功建
关键词:低温低浊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混凝剂强化混凝
不同离子性质絮凝剂在淤泥脱水中的脱水作用特征被引量:20
2007年
用几种不同高分子絮凝药剂对某湖底淤泥进行了絮凝脱水实验研究。通过应用相同离子性质不同离子度(阳离子度)和特征黏度、不同离子性质相近特征黏度的高分子絮凝药剂的不同加药量,对天然湖泊淤泥进行絮凝处理,考察了药剂用量对经处理后淤泥的絮团大小、滤饼含水率、滤液透过率、滤液CODcr值和ζ电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特征黏度分别为14.4、10.4、13.5 dL/g的APAM(T-150)、20%阳离子度的自制阳离子型CPAM(PDA)、NPAM(351)3种聚丙烯酰胺在各自形成絮团最佳点时药剂用量依次为208.8、261.0、261.0 mg/L;絮凝处理后淤泥滤饼含水率依次为54.8%、53.2%、57.0%。经不同性质药剂絮凝处理后,淤泥上清液化学需氧量(CODcr值)随药剂用量递增的变化规律均呈先减后增趋势,对应的透过率T(%)则成锯齿折线状,先增后减;最佳絮凝点对应的CODcr值一般在曲线的最低点之后。随着药量变化,阳、非离子型药剂ζ电位递增,阴离子递减。由此可知,阴、阳、非离子药剂均可用于淤泥絮凝脱水;就形成较佳絮团的加药量而言,阴离子型絮凝剂有一定优势;从得到低含水率滤饼的效果上比较,某些自制阳离子型PDA有一定优势,能从较大程度上降低淤泥运输成本和堆放体积。此研究工作结果可为现代清淤工程中的淤泥,尤其是浮淤絮凝脱水工艺和絮凝剂选择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张跃军黄娟凤周莉李潇潇张鲁琰贾进洲仇金
关键词:絮凝剂含水率CODCRΖ电位水处理技术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合成工艺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对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简称DMDAAC)合成工艺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基于DMDAAC的结构与性质,从合成反应基本历程及代表性制备工艺方法出发,详细介绍了其国内外研究工作的发展历史与现状。重点陈述了DMDAAC单体中所含杂质的形成、分析以及控制方法等的研究工作进展,指出了已有研究工作的特色与不足,对未来高纯工业DMDAAC单体合成工艺研究及相关工作提出若干建议。
张跃军刘程
关键词: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合成工艺综论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合成被引量:18
2007年
以一步法工业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一次性加入引发剂,梯度升温,分步引发水溶液聚合反应的方法,对制备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的聚合反应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在前期实验基础上,用正交优化等方法研究了w(DMDAAC)(简称A)、w(APS)(简称B,以其质量占单体质量的百分比计)、w(Na4EDTA)(简称C,以其质量占单体质量的百分比计)和聚合反应引发温度(简称D)等因素对产物PDMDAAC特征黏度影响强弱的顺序和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强弱排序为A>B>D>C。最佳工艺条件为:A为65.0%,B和C分别为0.35%和0.007%,聚合反应在引发温度D44℃下反应3 h后,再在聚合反应温度50℃下反应3 h,最后在成熟温度70℃下完成反应3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PDMDAAC产物的特征黏度为1.59 dL.g-1,单体转化率为95%;产物的最高特征黏度达到1.71 dL.g-1,单体转化率为94%。此外,对产物的结构、性质用1HNMR1、3CNMR和FTIR进行了分析表征。研究表明,所得的合成工艺方法是一种经济、清洁、易于工业化的PDMDAAC制备方法。
张跃军余沛芝贾旭廖惠云陆建青
关键词: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过硫酸铵
两种低阳离子度高相对分子质量PDA的制备被引量:4
2011年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复合物为引发体系,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10%和20%阳离子度DMDAAC和AM的共聚物(PDA)胶体产物。研究了单体质量、引发剂用量、聚合反应温度和Na4EDTA用量对产物特征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单体质量百分数为20%和37.5%,引发剂质量分数为3.0×10-4和5.1×10-5,聚合反应温度为45℃,Na4EDTA质量分数为2.0×10-4的最佳工艺条件下,10%和20%阳离子度PDA的特征黏度分别为17.1 dL/g和12.2 dL/g。2种反应单体的不同竞聚率导致其PDA产物最佳工艺参数的不同。
毕可臻张跃军
关键词: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共聚合阳离子度竞聚率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