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0702)
-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 相关作者:张利莉杨刚毅李伶贾彦军赵昕怡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进展被引量:10
- 2023年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是目前全世界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全球带来了极大的医疗负担。NAFLD包括了单纯的肝脂肪变性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但目前仍没有针对NAFLD/NASH的有效治疗措施,生活饮食干预仍然是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有大量针对NAFLD的药物治疗研究正在进行,并且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临床研究表明,噻唑烷二酮类、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己酮可可碱、奥贝胆酸等药物均能使NAFLD病人获益,表现出组织学上的改善,有望成为治疗NAFLD的新选择。本文就生活方式干预、药物及代谢手术治疗NAFLD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论述,旨在为临床治疗NAFLD提供参考与指导。
- 陈星宇张利莉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生活方式干预减肥药物治疗
- KLF14基因过表达对改善Hepa1-6小鼠肝癌细胞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 2015年
- 目的探讨KLF14基因过表达对小鼠肝癌细胞Hepa1-6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KLF14基因m RNA在健康C57BL/6J小鼠各组织的表达分布情况;构建小鼠KLF14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 IRES2-EGFP-KLF14并转染Hepa1-6细胞,RT-PCR法检测KLF14基因m 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KLF14及p-AKT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p IRES2-EGFP-KLF14质粒;转染肝癌细胞48 h后,KLF14 m 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空载组(P<0.01);转录水平上KLF14基因在小鼠体内普遍表达,其m RNA相对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心脏、骨骼肌、肝脏、脂肪、小肠、肾脏、脑、肺、胃、脾、附睾;非转染组给予血清干预后,正常人血清处理组和糖尿病病人血清处理组无明显差异;而转染组给予血清干预后,糖尿病病人血清处理组p-AKT表达量较正常人血清处理组明显增加;在胰岛素刺激情况下,无论转染组或非转染组,给予PI3K抑制剂LY294002后,p-AKT表达受抑。结论 KLF14在C57BL/6J小鼠多种组织均有表达,提示其可能在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中发挥一定作用;KLF14基因过表达可促进AKT的活化,并且其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在糖尿病状态下较正常人更为明显。
- 代继桓李伶杨刚毅任艳贾彦军罗小河冉文侠曾梦
- 关键词:基因表达胰岛素抵抗
- 肠道菌群功能紊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致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9年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病率逐年增加,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慢性肝病的常见原因。NAFLD是一种多系统疾病,会增加发生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等肝外疾病的发病风险[1]。在临床实践中,其初步诊断是通过影像学技术,除外明确的肝损伤原因如酒精、药物、病毒、自身免疫等。目前,NAFLD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越来越多基础及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肠道菌群与NAFLD发生和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益生菌可改善肠道微生物环境,为预防及改善NAFLD提供了新思路。
- 彭佳佳张利莉
- 关键词:肠道菌群
- BMI正常人群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特点被引量:3
- 2022年
- 近年研究显示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在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正常的人群中发病率并不低,但尚未受到应有重视。而BMI正常的MAFLD并非既往认为的良性疾病,它不仅具有与肥胖MAFLD患者相似的代谢紊乱、临床表现、并发症,同时在这些方面还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应当给予更多关注。本文将围绕BMI正常的MAFLD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后和治疗等方面的特点做一综述,以期为个体化MAFLD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雷小维(综述)张利莉
- JAZF1基因调节棕榈酸诱导肝细胞促炎因子表达的作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JAZF1过表达对棕榈酸诱导肝细胞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白细胞介素(IL)-8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棕榈酸作用于肝细胞以构建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并行油红O染色;将Ad—JAZF1转染入脂肪变性的肝细胞模型中,用RT-pCR法检测转染前后肝细胞JAZF1、TNFα、MCP-1及IL-8mRNA表达,Westem blot法检测JAZF1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上述促炎因子的分泌情况。对数据的比较,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组问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0、0.125、0.25、0.5、1mmol/L)棕榈酸诱导肝细胞促炎因子TNFα、MCP-1及IL-8mRNA的表达,其相对表达量随着浓度升高呈逐渐升高趋势(P〈0.01),但在0.5mmol/L和1mmol/L浓度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以0.25mmol/L棕榈酸作用于肝细胞0、6、12、24、48h,促炎因子TNFα、MCP-1及IL-8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在12h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呈时间依赖性,且各时间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TNFα=26.51,FMCP-1=57.20,FIL-8=353.85,P值均〈0.01)。与Ad-GFP空载体组相比,Ad—JAZFl转染组肝细胞JAZF1 mRNA和蛋白质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增高。JAZF1过表达可以抑制肝细胞中由棕榈酸诱导的TNFα、MCP-1及IL-8mRNA的表达,使其相对表达量分别降低89.69%、77.68%及83.21%护〈0.01),同时TNFα、MCP-1及IL-8相对分泌量也分别减少37%、37%及41%(P〈0.01)。结论棕榈酸能促进肝细胞促炎因子mRNA的表达;JAZF1基因过表达能够抑制棕榈酸诱导的肝细胞促炎因子的表达及释放。
- 刘瑞林志敏贾彦军杨刚毅李伶李钶张利莉
- 关键词:胰岛素抗药性脂肪肝促炎因子棕榈酸
- 利拉鲁肽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肝脂肪沉积的机制探讨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改善肝脏脂肪沉积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标准饲料喂养作为野生对照组(WT组,n=10);ApoE KO小鼠56只,随机分为标准饲料喂养组(ApoE KO组,n=10)、高脂喂养组(HF组,n=10)、高脂喂养+空载腺病毒组(Ad-shGFP组,n=6)、高脂喂养+脂联素RNM腺病毒组(Ad-shAcrp30组,n=10)、高脂喂养+脂联素RNAi腺病毒+利拉鲁肽组(Liraglutide组,n=10)、高脂喂养+脂联素RNAi腺病毒+等渗盐水组(Saline组,n=10).共喂养16周,于14和15周末给予Ad-hGFP组和Ad-hAcrp30组尾静脉分别注射Ad-shGFP和Ad-shAcrp30重组腺病毒(1×1010/ml).Liraglutide组第9周开始腹腔注射利拉鲁肽(1mg/kg,2次/d).16周末测血浆葡萄糖、血脂、脂联素及胰岛素等.取肝脏组织做HE染色及油红O染色.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基因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非正态分布数据采取自然对数转换.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SNK法.结果 与Ad-shGFP组相比,Ad-shAcrp30组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蛋白表达及血浆脂联素水平均降低(均P<0.01);HF组的空腹血糖(FB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较WT组及ApoE KO组均显著升高(均P<0.01),给予Ad-shAcrp30后,FBG、TC、TG、FFA进一步升高.Ad-hAcrp30组肝脏TC及TG含量较HF组升高(P值均<0.05).油红O染色见Ad-shAcrp30组肝内大量脂滴沉积,HE染色示Ad-shAcrp30组肝小叶结构紊乱.与Saline组相比,Liraglutide组体质量、血糖、血脂及ALT均显著降低(均P< 0.01);脂肪组织脂联素蛋白表达及血浆脂联素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 0.01);肝脏TG、TC均减少(P值均<0.05);油红O染色提示肝脏脂滴明显变小,且数量减少;肝脏ACC、FAS表达下调,而磷酸化AMPK蛋白表达增加(P< 0.01).结论 利拉鲁肽可以显著改善高脂喂养联合低脂联素血症诱导的代谢紊�
- 赵昕怡张利莉索朗曲珍杨刚毅李伶李生兵陈文雯
- 关键词:脂联素利拉鲁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