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XJG-12-9-9)
- 作品数:6 被引量:37H指数:4
- 相关作者:关志宇陈丽华刘婧杨明朱继孝更多>>
- 相关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西藏藏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D-最优混料设计优选五味金色分散片制剂处方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应用D-最优混料设计优选五味金色分散片处方。方法:以片剂外观、片剂硬度和崩解分散均匀时间的综合评分为指标,考察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配比对片剂成型的影响,并测定了优化处方片剂释放度。结果: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和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最优处方配比为23.27%∶19.36%∶7.37%;释放速度高于胶囊剂。结论:优化处方具有良好的分散片制剂学特定,重复性好;D-最优混料设计用于分散片处方优化效果较佳。
- 关志宇吴文婷刘亚丽陈丽华格桑顿珠朱继孝罗晶尼玛次仁
- 关键词:分散片处方优化
- 五味金色分散片的提取工艺与制剂处方优选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考察五味金色分散片的提取工艺与制剂处方,为五味金色丸的二次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总多酚、没食子酸含量和浸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料液比对五味金色分散片水提工艺的影响。以外观、分散均匀性、硬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该分散片的辅料种类和用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90 min;总多酚得率6.29%,没食子酸质量398.37 mg,浸膏得率24.28%。以可压性淀粉和微晶纤维素为填充剂,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崩解剂,微粉硅胶为润滑剂,在130 s内完全崩解并均匀分散。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有效成分提取率高,制剂处方设计合理,片剂质量稳定。
- 关志宇吴文婷刘亚丽陈丽华刘婧朱继孝程虹毓黄潇
- 关键词:分散片没食子酸总多酚信息熵
- 基于问题的seminar教学法在药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课程为例被引量:9
- 2015年
- 本文根据基于问题的seminar教学法在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介绍了其课堂组织、实施过程和应用经验,并通过自身对照比较的方法,评价了学生在实施seminar教学方法前后,在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该教学形式可较好地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学效果优良。
- 关志宇陈丽华杨明朱卫丰罗晓健刘婧
- 关键词:高等教育SEMINAR教学法
- 设计性实验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实践被引量:3
- 2016年
- 建立可行可控的药剂学设计性实验,通过独立查阅文献、研讨辩难,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撰写报告论文等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培养药学拔尖创新型人才和卓越工程师。
- 关志宇陈丽华杨明黄潇曾文雪刘婧朱卫丰徐欣欣关云艳
- 关键词:设计性实验药剂学实验教学
- 胆胃通颗粒剂制备工艺研究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优选胆胃通颗粒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多糖、总黄酮和浸膏得率的信息熵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应用正交设计试验优选胆胃通颗粒的提取工艺;以颗粒外观、喷雾时间、成品得率为指标,考察浸膏密度、进风温度、蠕动泵转速,优选最佳喷雾制粒工艺。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加水量分别为10倍,提取时间1.5 h,提取次数为2次;喷雾制粒工艺为浸膏相对密度1.15(80℃)、进风温度120℃,蠕动泵转速为60 r/min。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适用于胆胃通颗粒的制备。
- 关志宇罗晓健黄潇杨辉杨华生朱继孝程虹毓
- 关键词:信息熵综合评分颗粒剂喷雾制粒
- D-最优混料设计优选新疆一枝蒿滴丸处方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应用D-最优混料设计优选新疆一枝蒿滴丸处方。方法:以浸膏、PEG4000、PEG6000的配比为考察因素,以丸重变异系数、溶散时限、外观为评价指标,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优选新疆一枝蒿滴丸处方。结果:浸膏、PEG4000和PEG6000最优处方配比为14.0%∶12.0%∶74.0%。结论:优化处方所制备的滴丸具有良好的制剂学重复性;D-最优混料设计可用于新疆一枝蒿滴丸处方的优化。
- 张丽华关志宇陈丽华杨明刘婧陈冠宜
- 关键词:新疆一枝蒿滴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