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S2008022)
-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朱道立王康乐陈佩林徐大刚姜雅琼更多>>
- 相关机构:南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慢肌卫星细胞移植修复骨骼肌的钝挫损伤被引量:2
- 2010年
- 背景:肌卫星细胞在骨骼肌的损伤、修复和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骨骼肌的肌湿质量、肌横切面积及肌动蛋白的含量可为损伤肌肉的恢复提供指标。目的:观察骨骼肌慢肌卫星细胞移植对肌肉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分离Sprague-Dawley大鼠慢肌卫星细胞,分别取慢肌卫星细胞悬液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入钝挫伤动物模型的损伤部位,观察骨骼肌损伤的修复情况。结果与结论:移植后实验组比对照组恢复效果好。①卫星细胞移植后5,10,15d,实验组肌肉组织内荧光标记的肌卫星细胞逐渐减少,形成肌管并最终融合成肌纤维参与损伤修复。②移植后5,10,15d大鼠肌电图的纤颤电位和正尖波均逐渐减少,且损伤侧的肌电强度和波宽依次增大,逐渐接近正常侧,而对照组肌电强度与波宽则增加缓慢。③随着损伤修复的进程,肌湿质量恢复率均逐渐降低。④随着恢复的进程,实验组灰度值大于对照组数值。提示骨骼肌慢肌卫星细胞移植到钝挫损伤的肌肉内可明显加快损伤肌肉的恢复。
- 胡久婷朱道立
- 关键词:卫星细胞比目鱼肌
- 股中间肌卫星细胞移植对大鼠骨骼肌钝挫伤的修复作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股中间肌卫星细胞对大鼠骨骼肌钝挫伤的修复作用,为提高对肌肉损伤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取体外培养SD大鼠股中间肌卫星细胞悬液(实验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入大鼠骨骼肌钝挫伤模型损伤部位,观察比较两组动物损伤修复进程及差异。结果:移植后实验组比对照组恢复效果好。(1)卫星细胞移植后5、10、15天,实验组肌肉组织内荧光标记的肌卫星细胞逐渐减少,形成肌管并最终融合成肌纤维参与损伤修复;(2)移植后5、10、15天大鼠肌电图的纤颤电位和正尖波均逐渐减少,而实验组大鼠异常自发活动的消失较对照组早,且损伤侧肌肉肌电强度振幅和波宽依次增大,逐渐接近正常侧,而对照组肌电强度振幅与波宽则增加缓慢;(3)随着损伤修复的进程,实验组肌肉湿重恢复率逐渐降低并接近1;(4)随着修复的进程,HE染色灰度值逐渐增加,且实验组灰度值大于对照组。结论:股中间肌卫星细胞移植对骨骼肌钝挫伤有明显修复作用。
- 孙立新朱道立
- 关键词:骨骼肌
- 氧化苦参碱对H_2O_2诱导的L_6成肌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研究氧化苦参碱对L6大鼠成肌细胞H2O2凋亡的影响.采用过氧化氢损伤L6大鼠成肌细胞的方法,建立L6大鼠成肌细胞H2O2凋亡模型.使用剂量为0.3,0.15,0.75 g/L的氧化苦参碱处理细胞.应用MTT法统计存活率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用DAPI荧光染色、HE染色以及Bax和Bcl-2抗体鉴定损伤程度,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质差异.结果表明,H2O2损伤的成肌细胞存活率降低,凋亡率增加.各种剂量氧化苦参碱能提高成肌细胞的存活率,促使Bcl-2增高,Bax降低.对成肌细胞的保护程度随氧化苦参碱剂量增加而增强,在剂量为0.3 g/L时,效果显著,其次是0.15、0.75 g/L的氧化苦参碱.其生理生化机制是氧化苦参碱保护H2O2通过NFκB信号通路造成的大鼠成肌细胞凋亡模型.结果显示,氧化苦参碱具有作为新的抗氧化药物的潜力.
- 朱道立王康乐陈佩林姜雅琼
- 关键词:氧化苦参碱BCL-2BAX
- ATP对大鼠成肌细胞抗H_2O_2凋亡模型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为了探讨解决L6大鼠成肌细胞被H2O2损伤的问题,分别用1.210 48、2.420 96、4.841 92 g/L ATP溶液对成肌细胞处理后,利用MTT法、流式细胞仪和荧光凋亡抗体检测了细胞损伤程度.结果表明,经H2O2损伤后L6成肌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凋亡率增加.各种剂量ATP溶液均能提高L6成肌细胞的存活率,促使抗凋亡因子bcl-2表达增加,促凋亡因子bax表达降低,减少凋亡的发生.其保护程度随ATP溶液剂量的减少而增强,在1.210 48 g/L剂量时效果最为显著.ATP溶液对H2O2诱导损伤的L6大鼠成肌细胞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是通过mTOR/STAT3信号通路增强凋亡抑制因子bcl-2表达、抑制凋亡促进因子bax表达,从而与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 朱道立王康乐陈佩林沈威
- 家兔在发育过程中外侧腓肠肌内MyHCs变化与诱发电位的关系被引量:1
- 2011年
- 为研究在生后不同年龄组家兔外侧腓肠肌各亚体肌纤维MyHCs变化与诱发电位的关系,探讨生后发育期间肌纤维MyHCs组成和作用差异与表型之间的相关联系,采用电生理记录仪结合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外侧腓肠肌各亚体。结果表明中间亚体在刺激时各年龄组的峰值电压基本相同,而外侧亚体和内侧亚体分别有些变化。同时发现成年家兔的持续时间都较幼年的长,这可能与各亚体的肌纤维型构成比例有很大关系。外侧腓肠肌各亚体的肌球蛋白重链异构体(MyHCs)电泳条带分别显示MyHCsⅡa、Ⅱd(或Ⅱx)、Ⅱb、Ⅰ共4种,对应于骨骼肌纤维表型ⅡA型(FOG型)、ⅡX(FO型)、ⅡB型(FG型)及Ⅰ型(SO型)4类。
- 朱道立宋旭甦徐大刚
- 关键词:诱发电位腺苷三磷酸酶家兔
- 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对钝挫伤动物模型的修复作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 探讨新生大鼠肌卫星细胞移植修复钝挫伤致动物骨骼肌损伤的作用.方法 取Sprague-Dawley成年大鼠36只,制作右后肢钝挫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大鼠左侧末造模正常后肢作为正常对照.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肌卫星细胞,免疫荧光抗体细胞染色鉴定后进行荧光标记.用微量注射器抽取肌卫星细胞悬液0.2 ml缓慢注射于实验组右侧小腿腓肠肌的内、外侧头,生理盐水对照组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第5,10和15天分别测定大鼠肌电图(记录振幅、波宽)、肌湿重恢复比值、HE染色肌纤维横切面积灰度值.所得数据用SPSS 13.0版统计软件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对新生大鼠肌卫星细胞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和移植.移植前免疫抗体荧光化学染色鉴定细胞呈鲜红色,荧光标记细胞核为蓝色.术后移植细胞观察发现,随着移植时间延长,荧光细胞荧光度减弱,数目减少,逐渐形成肌管,融人肌组织参与修复;HE染色显示,游离在肌纤维间隙中的细胞核逐渐融入基膜内侧,肌组织轮廓逐渐清晰;肌电图检查结果显示,随着移植时间延长,纤颤电位和正锐波逐渐减少,波形趋于正常;肌电图的振幅及波宽测定结果显示,实验组损伤侧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并且接近正常对照侧;HE染色肌纤维横切面积灰度值测定结果显示,移植后第5天,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实验组损伤侧灰度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侧,术后第10天、第15天观察,实验组损伤侧灰度值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接近于正常对照侧;实验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肌湿重恢复比值结果显示,实验组肌湿重恢复比值≈1,而生理盐水对照组远<1,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生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异体移植对修复损伤肌肉有显著效果.
- 周倩朱道立
- 关键词:新生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
- 家兔胫前肌肌亚体诱发电位和梭内外肌纤维出生后的增龄改变
- 2010年
- 背景:家兔骨骼肌生后发育过程中,梭内外肌纤维酶组织化学构成比例和肌电特征的变化反映其与功能的关系。目前,国内外缺乏对长肌胫前肌肌亚体的相关结构功能的系统研究。目的:探讨生后不同年龄阶段家兔胫前肌肌亚体的诱发电位和酶组织化学表现。方法:应用大体解剖结合酶组织化学法明确不同年龄阶段家兔胫前肌肌亚体。来用电生理记录仪测量家兔胫前肌肌亚体的诱发电位振幅、持续时间及波形,ATP酶组织化学染色观察ⅡB型、ⅡA型、ⅡX型、Ⅰ型梭外肌纤维组成,梭内肌纤维的构成特点。结果与结论:幼年家兔的诱发电位振幅、持续时间及波形波动均较小,波形相对较简单且波动平缓;随着年龄增长,成年后诱发电位振幅、持续时间及波形波动较大,波形比幼年的延续时间长而复杂,有小的棘波出现。胫前肌前、后亚体内ATP酶组织化学染色显示ⅡB型、ⅡA型梭外肌纤维随增龄而增加;而ⅡX型、Ⅰ型梭外肌纤维随增龄而减少。梭内肌纤维分为核袋纤维b1、b2和核链纤维c,其外被结缔组织构成的梭囊包绕。结果表明在行走和奔跑状态下,后亚体协助维持小腿的姿势和保持后肢关节的稳定性,当运动需要力量和速度时,前亚体与后亚体一起提供足够的收缩速度和力量以适应运动的需要。
- 朱道立王康乐徐大刚
- 关键词:胫前肌诱发电位腺苷三磷酸酶家兔
- 大鼠胫前肌和比目鱼肌生后增龄的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骨骼肌是一个非均质组织,存在功能多样性是由于肌球蛋白存在多种亚型。肌球蛋白是热休克蛋白,由2个重链(MHC)和4个轻链(MLC)组成。
- 王康乐陈佩林马以桐叶辉印庆艳朱道立
- 关键词:比目鱼肌增龄肌球蛋白热休克蛋白非均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