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2257)
-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家寿叶少文李钟杰张堂林郭志强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太湖新银鱼卵巢发育不同阶段个体生化组成和能量密度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对丹江口水库太湖新银鱼雌鱼性腺发育不同阶段个体的生化组成和能量密度变化进行研究,以分析性腺发育的物质和能量来源。卵巢8—11月间基本处于Ⅱ期,之后迅速发育;1—3月主要为Ⅳ期或Ⅴ期,4月开始以Ⅵ期个体为主。卵巢发育的Ⅱ期和Ⅲ期,太湖新银鱼全鱼中的生化组成和能量密度随卵巢发育而显著增高。当发育至Ⅳ期时,全鱼和去性腺鱼体中的干物质、粗脂肪、粗灰分相对含量和能量密度仍明显增加,而粗蛋白相对含量在全鱼当中有所减少。由Ⅳ期发育到Ⅴ期时,全鱼中的各生化组成无明显变化,能量密度显著增加;去性腺鱼体中的粗蛋白相对含量显著增加,粗脂肪显著减少,其他生化组成和能量密度无明显变化。产后Ⅵ期,全鱼中的粗脂肪、粗灰分相对含量和能量密度显著下降,干物质和粗蛋白相对含量则显著上升。性腺发育成熟前(Ⅳ期前),去性腺鱼体中的总能量和粗蛋白绝对含量明显增加,而性腺中能量和粗蛋白绝对含量增加不明显,粗脂肪含量的增加明显。由Ⅳ期发育到Ⅴ期时,全鱼中的总能量、粗蛋白和粗脂肪绝对含量均略有增加,主要是由于性腺中能量、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的增加,而去性腺鱼体中能量、粗蛋白和粗脂肪绝对含量均明显减少。产后Ⅵ期全鱼中的总能量、粗蛋白和粗脂肪绝对含量均急剧降低。上述结果初步表明太湖新银鱼卵巢发育成熟前在鱼体中储存物质和能量,在卵巢发育成熟时这些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可能向卵巢转移,成为卵巢发育成熟的主要物质和能量来源。
- 吴朗刘家寿张国刘宗娟柳明谢松光
- 关键词:太湖新银鱼生化组成能量密度
- 傀儡湖鲢、鳙的生长特性及渔业利用被引量:8
- 2013年
- 对江苏昆山市傀儡湖冬季围网捕捞到的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鱅(Aristichthys mobilis)的生长状况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在保水渔业模式下,鲢、鳙的生长速度慢于传统放养模式;鲢的全长、体重生长方程分别为:Lt=73.12×[1-e-0.35(t+0.86)];Wt=7.74×[1-e-0.35(t+0.86)]2.9031,鳙的全长、体重生长方程分别为:Lt=94.35×[1-e-0.25(t+0.73)];Wt=15.26×[1-e-0.25(t+0.73)]2.7372;鲢体重生长速度以1-3龄较高,生长拐点为2.2龄,鳙体重生长速度以1-4龄较高,生长拐点为3.3龄。为了使鲢、鳙放养的除藻效应和经济效益达到最优,傀儡湖渔业利用鲢应以4龄为起捕年龄,鳙应以5龄为起捕年龄。
- 朱峰跃刘家寿李钟杰张堂林叶少文苑晶郭志强张超文
- 关键词:渔业利用
- 丹江口水库太湖新银鱼不同繁殖群体的繁殖特征比较被引量:8
- 2012年
- 2010年6月—2011年6月,对丹江口水库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不同繁殖群体的繁殖生物学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太湖新银鱼在该水库产卵时间为1—5月(春群)和9—10月(秋群);其中春季群体的体长(65.79 mm±6.05 mm)、性腺成熟指数(17.26±6.42)、繁殖力(1851粒±342粒)和成熟卵径(0.62 mm±0.05mm)均显著高于秋季群体(体长(55.04 mm±3.18 mm)、性腺成熟指数(11.72±5.01)、繁殖力(1 067粒±190粒)和成熟卵径(0.53 mm±0.04 mm))(P<0.05);但是两个群体的丰满度指数(101.43±19.71,101.87±11.85)差异并不显著(P>0.05)。春群是丹江口水库太湖新银鱼种群的主要补充者,春群管理与控制应是银鱼种群管理的重点。
- 杨战伟李钟杰刘家寿张堂林叶少文张华
- 关键词:繁殖生物学丹江口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