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ZW106)

作品数:17 被引量:35H指数:3
相关作者:刘永志黄俐唐春兰邹灿谭妮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四川民族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文学
  • 5篇语言文字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艺术

主题

  • 4篇文学
  • 4篇翻译
  • 2篇文学地图
  • 2篇小说
  • 2篇翻译策略
  • 1篇地学
  • 1篇学法
  • 1篇夜莺
  • 1篇意识觉醒
  • 1篇译本
  • 1篇异化
  • 1篇英国女性
  • 1篇语篇
  • 1篇语篇衔接
  • 1篇语篇衔接与连...
  • 1篇语言
  • 1篇语言特征
  • 1篇语言特征分析
  • 1篇中国古典
  • 1篇中国古典文学

机构

  • 14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四川民族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6篇刘永志
  • 3篇黄俐
  • 2篇邹灿
  • 2篇唐春兰
  • 1篇周可戈
  • 1篇朱桂兰
  • 1篇李瑾
  • 1篇陈星君
  • 1篇张洁
  • 1篇谭妮

传媒

  • 3篇语文建设
  • 1篇电影文学
  • 1篇当代文坛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芒种
  • 1篇吉林广播电视...
  • 1篇四川省干部函...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四川理工学院...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临沂大学学报
  • 1篇中外文化与文...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数字文学地图平台的教学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数字文学地图(digital literary map/atlas/cartography)指文学的数字地图。数字文学地图平台具有文学研究与制图学、人文地理、计算机科学和历史学等的跨学科研究特征,具有移动性、互动性、空时性、多媒体性,有的还具有众包性特征。国内外现有的近50个在线数字文学地图平台为文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研究性学习平台;将数字文学地图平台应用于文学教学可采用沉浸式和辅助式教学法;教师在正确认识数字文学地图教学价值的同时,坚持文本阅读的本位思想至关重要。
刘永志唐春兰
关键词:文学教学沉浸式教学法
目的论视角下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翻译策略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派提出的观点,他们认为翻译者在翻译任何一个译本的时候通常都是有自己的翻译目的 ,翻译目的是由翻译者在翻译的时候采取的翻译策略决定的,而我们评价译本的翻译成功程度往往是看翻译者的翻译策略是否满足读者对译本的需求。小说《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一部名代表作,也是一部在世界文学史上重要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作者用幽默的语言去描述一个自己想象中的奇特环境,吸引了世界各地无数读者的关注,其中小说中的儿歌更是增加了这部作品的趣味性。本文试从翻译目的论的视角下对《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翻译本中使用到的翻译策略做出一定的剖析,从而提出有助于翻译者实现翻译目的而采取的翻译策略的合理性,旨在为翻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李瑾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翻译策略
少数民族外语教育世界性与民族性之交互平衡被引量:1
2014年
外语教育是实现教育体系多元化、全面化以及科学化的关键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一大核心组件。一方面,伴随着少数民族教育体系的规模扩充与质量提升,教育的世界性视角得以有效扩展,外语教育已被迅速普及并得以稳步发展;另一方面,基于教育的民族性,外语教育又与既有的民族文化基因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在此,旨在交互平衡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的世界性与民族性,调节优化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的架构层次,继而实现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稳定、协调、持续地延伸运作。
黄俐刘永志
关键词:少数民族外语教育民族性
西方地学在晚清中国的翻译和传播
2018年
1909年中国地学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地学研究的机构化。本文梳理了1833至1909年晚清时期中国地学翻译和传播的脉络,总结了地学翻译在晚清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探究了晚清地学翻译与传播对近代中国地学发展做出的贡献和所产生的影响。对于探讨中国现代地学研究的自主化形成过程具有参考价值。
谢语
关键词:晚清时期
《夜莺与玫瑰》中的象征意义
2014年
夜莺的声音音域宽广,婉转动听;玫瑰芬芳馥郁,象征着坚贞不渝的爱情。然而,奥斯卡·王尔德的童话《夜莺与玫瑰》却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本文旨在对该作品中夜莺、玫瑰、学生、教授女儿以及其他角色的象征意义作具体分析。
黄俐刘永志
关键词:夜莺玫瑰唯美主义
文学翻译的主体及主体间性——从冯唐译本《飞鸟集》谈起被引量:2
2021年
主体和主体间性是文学翻译研究不可回避又富有争议的话题。以冯唐中文译本《飞鸟集》为研究个案,从传统的作者与译者的主仆关系、读者反应理论和接受理论、解构主义理论讨论了文学翻译的主体不是作者和读者,译者是文学翻译中唯一的主体问题;译者作为文学翻译的唯一主体,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主体性,但要注意译者与文学翻译这个多元系统中其他主体的影响与互动,尤其要注意译者与作者、译者与读者、译者与其他译者的主体间性。
陈家晃
关键词:文学翻译主体间性《飞鸟集》
从《成为简·奥斯汀》看英国女性意识觉醒被引量:2
2014年
影片《成为简·奥斯汀》艺术地再现了英国著名小说家简·奥斯汀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并揭示这段经历如何促使她进行文学创作,最终成为举世瞩目的作家。影片的情节跌宕起伏,令人潸然泪下,堪比简·奥斯汀的文学作品,令人久久不能忘怀。本文重点从影片中的几大事件,即简·奥斯汀对汤姆·勒弗罗伊的偏见,简·奥斯汀对卫斯理求婚的态度,简·奥斯汀对爱情的追求,以及简·奥斯汀对爱情的放弃来分析其中所体现出的英国女性意识的觉醒。
黄俐
关键词:女性婚姻观偏见
中国古典文学“中和优化”翻译策略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剧,促使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不断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全球跨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也加速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对外传播,对翻译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在对具有丰富历史底蕴和文化负载的中国古典文学进行英译时,单纯使用直译或意译,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策略都很难实现既保留源语的文化特点又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的翻译目标。为此,文章创新性地提出了"中和优化"的翻译策略,即在跨文化视阈下,翻译中国古典文学时,译者应针对语言和文化差异,综合考虑源语和译语的语言和文化特征、原文作者的写作意图、情感内涵和目标受众对源语及其所内含文化的理解水平、接受程度等因素,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或策略组合对译语进行相对异化。在保持译文适度异化的基础之上,在原作和译作之间找到一个融合点,通过译者的艺术再创造加以优化,突破源语语言形式的束缚,在形与神、信与美的对立中寻求和谐优化,使源语与目的语、作者与读者相互和谐顺应,既使译文准确、顺畅、生动,符合古典文学的表达方式,又能让读者领会源语所蕴含的语言之美和文化内涵,通过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对话,达到传播中国古典文化之目的。
邹灿
关键词:跨文化视阈中国古典文学翻译策略归化异化
论鲁迅文学创作中拜伦式英雄的中国化
2016年
清末文坛的拜伦热给鲁迅带来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漂泊、孤独和具有反抗气质的"拜伦式英雄"已经深入到鲁迅文学创作的灵魂,他结合中国的实情,发掘其可利用的价值,在自身的文学创作中使拜伦式英雄中国化。鲁迅在早期和中期的小说创作中塑造了一些中国语境下的拜伦式英雄,对拜伦式英雄这一异域形象经历了由乌托邦式的憧憬到遇到卷土重来的传统势力后在妥协中求生存的转变,不同层面地展现出拜伦式英雄的质疑精神和抗争元素。其小说精心刻画的拜伦式英雄为改造国民性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周可戈刘永志
关键词:拜伦式英雄改造国民性
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应用探讨被引量:8
2016年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理论,不仅对语言学其他分支的语篇理解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在阅读、写作及教学等方面的应用,还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本文就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应用从阅读、写作等具体教学方面加以详细分析,以期为更好地把握语言的规律、进行语言学习与研究略尽绵力。
邹灿刘永志
关键词:语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