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7301575)

作品数:1 被引量:16H指数:1
相关作者:陈钢金描真侯世祥胡平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广东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地塞米松
  • 1篇脂质纳米粒
  • 1篇外淋巴
  • 1篇淋巴
  • 1篇纳米粒
  • 1篇内耳
  • 1篇给药
  • 1篇鼓室
  • 1篇鼓室给药
  • 1篇固体脂质纳米...

机构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1篇胡平
  • 1篇侯世祥
  • 1篇金描真
  • 1篇陈钢

传媒

  • 1篇药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经内耳途径靶向脑给药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6
2007年
本文探寻经内耳途径输送药物到脑部的可行性,为脑靶向给药提供一条崭新的研究思路。制备醋酸地塞米松(DA)固体脂质纳米粒(SLN),建立相应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经静脉和鼓室注射DA-SLN,并与地塞米松磷酸钠(DSP)溶液相比较,测定药物在脑脊液(CSF)和内耳外淋巴液(PL)中的浓度及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与静脉注射比较,鼓室注射药物在CSF的局部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鼓室注射DA-SLN比静脉注射高2.5倍,鼓室注射DSP溶液比静脉注射高4.3倍。与DSP溶液比较,鼓室注射DA-SLN能明显增加进入CSF的药量和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AUC和MRT分别较前者高13和19倍;并且药物在PL中分布减少,其AUC低76%。提示经内耳途径给药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脑靶向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陈钢侯世祥胡平金描真刘军
关键词:鼓室给药地塞米松固体脂质纳米粒外淋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