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4D1A4J012)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符悦冠陈蕊姚刚温丽娜张方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大学海南省吊罗山林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螺旋粉虱
  • 4篇粉虱
  • 2篇药效
  • 2篇药效试验
  • 2篇入侵
  • 2篇入侵害虫
  • 2篇田间
  • 2篇田间药效
  • 2篇田间药效试验
  • 2篇害虫
  • 1篇诱捕
  • 1篇植物
  • 1篇杀虫
  • 1篇杀虫剂
  • 1篇趋性
  • 1篇寄主
  • 1篇寄主植物
  • 1篇光源
  • 1篇防效
  • 1篇彩色光源

机构

  • 4篇中国热带农业...
  • 2篇海南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海南省热带农...
  • 1篇海南省吊罗山...

作者

  • 4篇符悦冠
  • 2篇刘奎
  • 2篇郑凌燕
  • 2篇毕仁军
  • 2篇韩冬银
  • 2篇刘静
  • 2篇张方平
  • 2篇温丽娜
  • 2篇姚刚
  • 2篇陈蕊
  • 1篇王玉洁
  • 1篇金启安
  • 1篇苏振国
  • 1篇黄华
  • 1篇覃华芳

传媒

  • 2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生物安全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彩色光源诱捕螺旋粉虱成虫的效果初探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自制行为反应箱,研究不同颜色光源对螺旋粉虱成虫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1)不同颜色光源对螺旋粉虱的诱捕效果差异显著,浅桃红色光源效果最好,红色、紫色次之;(2)诱捕光源对螺旋粉虱雌、雄成虫的诱捕效果差异显著,雌虫较雄虫数量多;(3)2种诱捕效果差异显著的光源同时存在时,趋向高诱捕效果光源的雌成虫较雄成虫数量多,差异达极显著。
郑凌燕符悦冠韩冬银毕仁军金启安王玉洁
关键词:螺旋粉虱光源诱捕
常用杀虫剂对新入侵害虫螺旋粉虱的田间药效试验被引量:18
2007年
螺旋粉虱是新入侵中国海南的危性害虫,为迅速压低虫口密度,进而将其逐步扑灭,开展了螺旋粉虱的药剂防治研究;选用2.5%敌杀死乳油、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480g/L乐斯本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2.5%功夫水乳剂、20%啶虫脒可溶性液剂等常用杀虫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10d,2.5%敌杀死乳油的防效在94.09%~100%之间,2.5%功夫水乳剂的防效在91.72%~100%之间,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的防效在32.24%~70.96%之间,1.8%阿维菌素乳油的防效在-11.54%~21.54%之间;因此,2.5%敌杀死乳油和2.5%功夫水乳剂是防治时可供选用的良好药剂,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和1.8%阿维菌素乳油对螺旋粉虱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差,不适用于螺旋粉虱的防治。
刘奎姚刚符悦冠张方平覃华芳温丽娜刘静陈蕊
关键词:入侵害虫螺旋粉虱
螺旋粉虱对10种寄主植物的趋性研究
2008年
本文通过随机摆放寄主植物(呈圆形)和采用Y形嗅觉仪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螺旋粉虱成虫对多种不同寄主植物的趋性差异,寻找诱集植物,为螺旋粉虱的监测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10种寄主植物同时存在时,螺旋粉虱成虫趋向于在番木瓜和番石榴上停落、取食和产卵;在不同寄主植物叶片挥发物的Y形嗅觉仪实验中,螺旋粉虱雌成虫对番木瓜、番石榴的趋向性最强。
郑凌燕符悦冠韩冬银毕仁军黄华苏振国
关键词:螺旋粉虱寄主植物趋性
新入侵害虫螺旋粉虱的田间药效试验及防效被引量:23
2008年
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es Russell)是新入侵我国海南省的1种外来有害生物,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具有较大危害性。田间防治研究结果表明:10%(质量分数,以下各农药浓度均为质量分数)联苯菊酯乳油、10%高效灭百可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等3种菊酯类杀虫剂对螺旋粉虱均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其中又以10%高效灭百可乳油防效最高,为98.32%~100%;40%乐果乳油、30%敌百虫乳油和40%乙酰甲胺磷乳油等3种有机磷类农药的防效以40%乙酰甲胺磷乳油较好,但都低于上述3种菊酯类农药的防效;98%巴丹粉剂速效性较好,持效性较低;18%杀虫双水剂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差。
刘奎姚刚符悦冠张传海温丽娜刘静张方平陈蕊
关键词:入侵害虫螺旋粉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