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09CASPMI-002)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冯霞闫惠平张海萍赵艳王熠更多>>
-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LPS对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PBMC分泌细胞因子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通过观察PBMC分泌细胞因子功能的变化,探索内毒素血症对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0例健康人,分别抽取外周血10mL,分离血浆和PBMC。采用鲎实验检测血浆中LPS的浓度。同时常规体外培养PBMC,分为LPS刺激组和LPS未刺激组两组,培养24h后收集上清液,Luminex检测上清液中TNF-α、IFN-γ和IL-6的浓度。数据处理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及LSD法。结果 1.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PBMC体外培养上清液中TNF-α为(2729±778)pg/mL、IFN-γ为(33.97±14.33)pg/mL及IL-6为(30415±8132)pg/mL,健康人组分别为(350±190)、(5.53±4.86)和(4532±538),慢性乙型肝炎组分别为(504±226)、(0.58±0.59)和(15587±2983),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组明显高于健康人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浆LPS平均值为(31.16±20.15)pg/mL,明显高于健康人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LPS刺激组PBMC培养24h后,在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组,PBMC分泌的TNF-α和IL-6刺激组与未刺激组相比有明显降低(P=0.015和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FN-γ刺激组与未刺激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7)。而健康对照组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无明显改变。结论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存在明显的内毒血症,PBMC处于活化状态。长期内毒血症可能会引起患者出现内毒素耐受状态,加重患者免疫状态的紊乱,提示临床诊治过程中要积极关注并评估患者免疫状态。
- 冯霞张伟帅陈煜闫惠平段钟平李珊珊丁美
- 关键词:重型肝炎患者分泌细胞因子肝功能衰竭LPS培养上清液LUMINEX
- 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特异性T细胞免疫观察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了解抗病毒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特异性T淋巴细胞对HBV抗原蛋白免疫应答的变化及其特征。方法收集1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HBV特异性抗原蛋白HBsAg、HBcAg和HBeAg为刺激物,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其分泌IFN-γ产生斑点的情况。同时对血清HBVDNA和HBsAg、HBeAg等病毒学指标及谷丙转氨酶(ALT)等生化学指标进行检测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治疗前,所有患者ALT、总胆红素(TBiL)均高于正常上限,17例患者HBVDNA均大于10。拷贝/ml;治疗1个月后,ALT复常率为35.3%,9例患者HBVDNA降为检测下限以下;治疗3个月后,ALT复常率为58.8%,有11例患者HBVDNA降为检测下限以下。抗病毒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患者针对HBV特异性蛋白总的T细胞反应阳性率分别为64.7%、76.5%和82.4%,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不论治疗前后,患者对HBcAg的特异性T细胞反应频率和平均反应强度最高;治疗后,对3种蛋白的特异性T细胞反应频率和平均反应强度各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以对HBcAg蛋白的平均反应强度的增强最明显,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治疗1个月和治疗3个月之间的差别都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对HBcAg蛋白的特异性T细胞反应平均反应强度与病毒载量有明显负相关,与血清AIJT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抗病毒治疗后,患者对HBV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有所增强,这种改变可能与HBV DNA的下降有关。检测HBV特异性T细胞反应对了解患者的免疫状态有重要的意义。
- 冯霞闫惠平廖慧钰刘燕敏张国元赵艳黄云丽张海萍王爽王熠
- 关键词:细胞免疫抗原蛋白抗病毒治疗
- 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cAg蛋白诱导T细胞产生干扰素γ的影响被引量:5
- 2012年
- 【摘要】目的分析HBcAg蛋白诱导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T细胞产生干扰素(IFN-Υ)反应特征。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在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的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和Luminex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在HBcAg刺激后产生IFN-Υ的反应特征。结果(1)抗病毒治疗前HBcAg蛋白诱导的Υ细胞反应频率为69.6%,治疗后为91.3%,明显高于治疗前(P=0.001)。核苷类似物组与干扰素组治疗后Υ细胞反应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2)治疗前HBcAg诱导Υ细胞分泌IFN-Υ的反应强度120斑点形成细胞(SFU)/10。PBMCs,治疗后为1060SFU/10。PBMCs,治疗后的反应强度明显高于治疗前(P=0.001)。治疗前Υ细胞分泌产生IFN-Υ阴性组与阳性组治疗后的Υ细胞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初始病毒学应答组与早期病毒学应答组治疗前(P=0.63)和治疗后(P=0.41)Υ细胞的反应强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核苷类似物组治疗后患者Υ细胞反应强度1713SFU/10。PBMCs比治疗前189SFU/10。PBMCs有明显增强(P=0.0034)。干扰素治疗组治疗后患者Υ细胞反应强度305SFU/10。PBMCs比治疗前120SFU/10。PBMC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0)。抗病毒治疗前两组患者Υ细胞反应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治疗后核苷类似物组患者Υ细胞反应强度明显高于干扰素抗病毒组(P〈0.001)。(4)抗病毒治疗前后HBcAg诱导的PBMCs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FN一Υ的含量分别为(38±9)ng/L和(90±9)ng/L,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抗病毒治疗后,慢乙肝患者HBcAg蛋白诱导Υ细胞产生IFN-Υ反应明显增强,提示患者免疫状态由免疫抑制向免疫清除转换。
- 冯霞闫惠平刘燕敏黄云丽张国元林芳张欣赵艳张海萍王爽王熠
- 关键词:肝炎肝炎乙型肝炎核心抗原乙型